西元301年正月,司馬倫稱帝,五月13日,司馬倫被殺。在這半年不到的時間裡,司馬倫到底做錯了啥,導致他滅亡得這麼快?
咱說西晉,自晉武帝選擇了晉惠帝這個無能的皇帝後,就開始走弱。先是楊駿專權,被賈南風滅了,然後賈南風又滅了太子司馬遹,然後是司馬倫滅了賈南風。
照理說,司馬倫滅賈南風後,被封為相國,該知足了,因為惠帝昏庸,還不是你說了算!但司馬倫不這麼想,硬是想過皇帝的癮。於是逼惠帝退位,自立為帝。
那些手握實權的王爺自然就不干了,頭一個反對的是齊王司馬冏,然後是司馬穎和司馬顒。咱一個個說:
首先公開反對司馬倫稱帝的,是司馬詠。廣發英雄帖,號召各王攻打司馬倫的,也是司馬冏。搞笑的是,司馬塚發動以後,就停擺了,天天以招兵為由,就是不出發。
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塚既想摘桃子,又不想出力。雖然司馬塚有幾十萬人,但一個沒動,等於是擺設。
其次咱說說司馬顒。話說有個人叫夏侯奭,聽說司馬冏反後,準備帶著自己的幾千人跟隨司馬詠。司馬顒知道後,立刻派人將夏侯奭打敗,殺了夏侯奭。這態度很清晰了,就是支持司馬倫,反對司馬詠。
沒多久,司馬塚派人送英雄帖來了。司馬鋇將來使綁了,送給司馬倫,還派部將張方帶兵幫司馬倫。誰知張方出發後,司馬顒聽說司馬詠和司馬穎的人很多,於是立刻派人叫回張方,決定支持司馬詠。
由此可知,司馬鋇就一牆頭草,誰厲害跟誰!所以,當司馬冏不動時,他也不動。
咱再來說說司馬穎,話說司馬穎到朝歌的時候,人馬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這麼多人,應該是所向披靡的,但司馬穎一到黃橋,就被殺一萬多人。司馬倫的人比司馬穎的多?非也!
話說司馬倫派孫會帶著士猗和許超阻擊司馬穎,人馬只有三萬。
照理說,二十萬對三萬,司馬穎怎麼可能敗?但事實就是敗了。主要原因是,司馬穎的人,多數是沿途的百姓加入的,沒有經過訓練就上場了,再者,打仗的器杖也缺乏,導致司馬倫的人在這二十萬人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孫會三人得勝後,司馬倫犯了個管理錯誤,大賞孫會三人,讓他三人各帶一萬人,互不歸屬。這就導致如果司馬穎再來攻擊其中任何一方,另兩方為了保存實力,可以不救。
果然,司馬穎得知消息後,發動總攻,將孫會三人打得大敗。
司馬倫聽前方戰敗,急得寢食難安。果然,某天深夜,宮中大亂,王輿帶七百人進宮殺了司馬倫的屬下孫秀,然後逼司馬倫下詔道:「我是被孫秀所騙,才當的這個皇帝,現在已經殺了孫秀,我願退位讓賢給原來的皇帝,只求各位饒我一命!
這意思很明顯,是王輿想給司馬倫找一條活路。那王輿為什麼不殺了司馬倫?因為他是宗室,犯再大的罪,也不該由他來處置。
可惜的是,三個反對司馬倫的王,可沒王輿這麼好的脾氣。迎回惠帝後,首先便是殺司馬倫。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疑惑了:王輿好歹也是司馬倫的下屬,怎麼想到對自己的上司動手?
因為王輿背後站著廣陵公司馬漼。話說司馬倫稱帝後,將朝中所有大臣,一個不剩的刷了下來,全部換成了自己和孫秀的人。這就激起了群臣的不滿,因為昨天還吃著火鍋唱著歌,現在鹹菜都沒得吃了。所以大臣們一聽司馬倫敗了,就高興不已,進而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扳倒司馬倫。司馬漼就是其中的一位。
從這可知,凡事不可做絕,一旦做絕,別人想救你,也救不成!這也是人脈管理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