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項羽怎麼死的(告訴你一段較少人知道的歷史隱情)

2024-07-24項羽

呂馬童詔死楚霸王

在河北省獻縣城西北四十華裡有一個叫竇三疃的村子,這裡地處平原,田疇平坦,廣闊無垠,但在這村子的周圍,從北到東呈扇形依次排列著五個土嶺,在這馬平川之地顯得特別突兀,人們把這五個土嶺統稱為「五王山」。原來都很高大,後來風雨侵蝕,挖山取土,山丘越來越小,特別是文革時學大寨,挖山造田,把其中第二個土嶺徹底挖平了,發現山下是一座陵墓,出土了不少漢代文物,各種繩磚瓦罐更被村民們運回家,蓋房子填xuan, 毀了不少文物。後經文物專家考證,判定這些土嶺是漢代中水侯歷代侯爵的陵墓,其中村子正北,規模最大

的一座應該是第一代中水侯呂馬童的陵墓,現在這些土嶺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得到了妥善保護。

這呂馬童是誰呢?為什麼會葬身五王山呢?史籍記載,呂馬童是漢初開國的功臣,因為立有大功被封為中水侯爵位,封地就在獻縣縣城的西北方。說起他封侯的事,還跟西楚霸王項羽大有關係呢。

項羽

暴秦滅亡之後,為了爭奪天下,楚漢爭雄,你來我往打了四年,黎民百姓可遭了殃了。最後漢王劉邦採用韓信的計謀,四路合兵,把楚國軍隊圍困在一個叫垓下的地方,霸王項羽雖然神勇無敵,但卻怎麼也突不破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大陣,最後弄得里無糧草外無救兵,坐以待斃。韓信又使出第二計,讓張良月夜吹簫,四面吟唱楚歌,驚散了楚軍。霸王一看軍心渙散,再無鬥志,金頂寶帳灑淚痛別愛姬,跨上踏雪烏錐寶馬,提上虎頭描金戟,帶了八百江東子弟兵,連夜突擊重圍,殺出了一條血路,要重回江東故地,重打鼓另開張,東山再起。

再說漢軍大元帥三齊王韓信,在寶帳中運籌帷幄,早就算好了徹底消滅楚霸王、安定天下的大計,他明白要想馬上擒殺項羽根本沒有可能,只有用巧計降服於他,於是暗喑派出十路人馬,從垓下往東南方向每隔三十里埋伏一支人馬,截殺楚軍逃兵。就是這樣他還不放心,又定下最後的絕戶計,派人到烏江渡口,把所有的渡船全部收繳弄到東岸看管起來,在西岸渡口只留一隻小船擺渡,讓人假扮烏江亭長,要逛取項王的寶馬良駒,讓他失去坐騎,就等於斷了他的雙腿,再想跑就難於登天了。他又把漢將呂馬童叫進大帳,說:“呂將軍,如今楚漢決戰,項王敗局已定,滅亡在即,我有一樁大富貴要送給你,不知將軍可有意否?”呂馬童說:「小將願聽元帥驅使,萬死不辭。」韓信低聲說:「我已派遣十路兵馬截殺,但項羽英勇無敵,這些人恐怕擋不住他。將軍本是楚國故人,與項王相識,你可急行趕往東城,如果項羽突破重圍,到了那裡,你就假意念舊主情分,放他一馬,把項王人馬引到烏江渡口,就是大功一件,不失王侯之封。

項羽

霸王項羽離開楚軍大營,帶領八百鐵騎,一路衝殺,都紅了眼了,人擋殺人,佛擋滅佛,韓信派出堵截的十路人馬,主將被殺了六個,只剩下四員漢將領著殘兵敗卒,遠遠在後邊墜著,不敢上前廝殺。等到了東城,項王身邊就只剩下二十幾個隨從了,人困馬乏,但又不敢駐馬歇爾腳。項羽一行人正行之間,路邊閃出一支漢軍人馬,攔住前路。項王抖擻精神,挺戟向前就要廝殺。對面領軍的主將叫道:「王駕千歲,您不認識故人了嗎?」項王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原先的部將呂馬童,便問道:「呂將軍久違了,別來無恙。井下石,乘勢相逼? 若果真如此,就枉稱故人了。感念大王的恩德,一直在找機會報答王駕。所選帶的兵丁都是楚地舊部,心腹之人,特意在此等候大王,相助王駕回師江東,重整人馬,再與漢王爭奪天下。話,千真萬確,若口不應心,情願死在大王戟下。喜,說:「好,呂將軍,你與我同回楚地,相助孤家,孤封你為一字並肩王。」「多謝王駕千歲。王駕請隨我來,前面不遠就是烏江,過江之後大王就可安枕無憂,漢軍就無能為力了。

項王跟著呂馬童,一路急行,來到烏江邊,只見大江橫亙,水面寬闊,波濤洶湧,江面莽莽蕩蕩,連個舟船的蹤影都看不到。項王著了急:「呂將軍,江面闊蕩,無有舟楫,怎麼生得渡?」呂馬童道:「王駕不要著急,你看那不是有船來了嗎?」大家看時,見蘆葦蕩中伊伊呀呀劃出一小舟,臨近岸邊,搖櫓之人高聲問道:「岸上人馬,可是楚國子弟,霸王可在嗎?」項羽跨前一步,道:「船家,孤家正是西楚霸項羽,快快搖船靠岸,渡孤的人馬過江,孤王重重有賞,不吝封侯之賜。此處迎候大王東歸。大家這下可犯了愁,烏江亭長出主意說:「大王不如先把馬匹兵刃放到船上,待渡過江後卸下,我再返回來接大王過江。」事情急迫,項羽也不暇細想,連說:「好,好,速速渡來。」亭長把項王大戟豎擔在小船上,又把烏錐寶馬拉上

船艙,用漿楫一點水岸,小船蕩蕩悠悠向江心劃去。劃不多遠,小船舟頭一掉方向,直劃進蘆葦蕩,轉眼不見了。項王看著可急眼了,跺著腳高叫:「船夫掉頭轉來,轉來!」江上茫茫一片,哪有人回應一聲。項羽長嘆一聲,明白自己被人賺了,上了大當了。

這時來路上人喊馬嘶,漢軍已追到近前,兵士高喊:「拿住項王,封侯封王。」從四面八方圍了個水洩不通。項王自己沒了寶馬長戟,就如同剪了翅的蒼鷹,拔了牙的猛虎,再看看身邊的親兵愛將,一個個又累又餓,都動不了胎了,又怎能抵擋如狼似虎的漢家人馬。前方大江橫亙,插翅難飛,這真是天亡項藉,倒成全了劉邦這個無賴閒漢。又想,大英雄死則死矣,義不受辱,俺絕不會在劉老三腳下跪倒稱臣,貽笑天下!主意拿定,項羽「嗆啷」一聲拔出腰間防身寶劍,轉身對呂馬童道:「呂將軍,如今上天無路,勢窮力盡,是老天要亡我項藉,與他人無關。的首級的,不失侯王之位,今天孤就把這場富貴送與故人,望你善待孤的子弟,項藉泉下也會感念你的恩德。一刎,鮮血噴濺五尺,雄壯的軀體倒在塵埃。西楚的殘兵搶救不及,撲過來抱屍痛哭,呂馬童對他們說:「項王已亡,乃是天意,我遵王駕囑托,你們隨我同回漢營,定當保全,富貴無憂。

項羽

呂馬童見此情境,心中老大不忍,只得吩咐部下,將江東士卒好生掩理,自己帶上項王的屍體,與追來的四員漢將合兵一處,回營報功。劉邦一看自己怕了一輩子的大對頭喪命身亡,心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這下自己可以安安生生當皇帝,高枕無憂了。心裡一高興,把呂馬童等追殺項羽的五員大將都封了侯爵,各賜封地,呂馬童受封為中水侯,天下安定後回到封地,富貴一生,死後就葬在了封國地界,遺跡就是竇三疃村北的五王山了。

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