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部劇非常有意思,分別是王凱和譚松韻《向風而行》,以及李現與「神仙姐姐」劉亦菲的《去有風的地方》。
它們不只名字相似,就連收視率都打得不相上下。
不過,要綜合說起來,還是前者更勝一籌。
《向風而行》劇情正能量,王凱和譚松韻這對男女主cp感和號召力都很強。
種種加持下,讓這部劇在央視黃金段首播後,收視率酷雲破2。
作為上星劇,《向風而行》站內成績也不容小覷。
兩大平台熱播,站內熱度屢攀新高,多類別霸榜,網播雲和單日破億。
目前該劇已經圓滿收官,熱度依舊居高不下。
就連檔的《狂飆》都沾了它的光,首播便拿下收視第一的開門紅好成績。
《向風而行》結束後,依舊令人戀戀不忘。
因為主演所飾演的角色,實在是讓觀眾印象深刻。
特別是譚松韻扮演的程霄。
作為90花里的cvb第一名,譚松韻的戲路越來越穩,每部作品給足了觀眾驚喜。
這次同樣也不例外,長著一張萌妹臉,小小的身體裡,卻擁有強大的能量。
即便駕馭十分有力量感的女強人形象,絲毫不讓人齣戲,甚至是出彩至極。
所以,《向風而行》能有這麼火,有一半以上是譚松韻的功勞。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可想而知她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絕對不輕鬆。
01、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
長著一張娃娃臉,年齡已經奔三的譚松韻,是一枚標準的90後。
她出生於四川,從小就喜歡文藝,特別擅長跳舞表演。
11歲,譚松韻開始專業學習古典和民族舞。
15歲,譚松韻第一次接觸表演,被專業的前輩們誇到很有表演天賦,從此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演員。
譚松韻開始將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當作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
周圍的親戚並不看好這個閨女能在這條路上成功,一是譚松韻的顏值頂多稱得上可愛,並不是算一眼驚艷類型;
二是娛樂圈水太深,她一個沒關係和背景的女孩,熬出頭的幾率實在是太渺茫。
好在,最親近的父母支持自家女兒。
儘管家裡不富裕,但他們安慰女兒不要管那麼多:「只要是你想要的,我們砸鍋賣鐵也要給你。儘管好好學習,去努力接近夢想。」
聽到這話,譚松韻安心了。
然而,很可惜,由於文化課沒達標,譚松韻高中時又復讀了一年,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
雖然家裡的經濟負擔突然變重,但父母對女兒的支持仍然沒有改變。
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去打工,再苦再累也不讓女兒看到。
為了不讓女兒心疼,父母一直沒有透露從事的具體工作。
用譚松韻的話來說:「我不知道我爸媽是怎麼維持我上學的天價藝術資金,只知道媽媽天天上班,有可能是找人借的錢,總之不清楚他們在幹什麼因為從來沒有告訴我。
和全天下大多數父母一樣,譚松韻爸媽無論吃多少苦都不怕,唯獨害怕苦了孩子無法做喜歡的事。
出生於如此溫暖的家庭裡,譚松韻被教育的很懂事。
孝心的譚松韻看到了父母對她的付出,為不讓對方失望,她一直都在努力學習。
天道酬勤,2007年,譚松韻被夢寐以求大學的北電成功錄取。
隔年,譚松韻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正式開啟了演藝生涯。
萬事起頭難,長相並不驚豔的譚松韻,出道初期遲遲與好劇本無緣。
小小年紀就出去北漂,譚松韻吃了不少苦。
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為了不讓女兒掛念他們,總是報喜不報憂。
父母的支持,給了譚松韻前進的動力。
出道第三年,她終於憑著努力拿到了一個能讓觀眾有所眼熟的小角色──《甄嬛傳》淳兒。
這是許多觀眾對譚松韻最初的記憶,青澀可愛,又因為一張娃娃臉,很像本色演出。
不過,這種假像也導致觀眾看不出她的演技。
很快,譚松韻被其他更多有魅力的配角蓋過光環,淳兒在她演藝生涯上就這樣一閃即逝。
02、逆齡童顏的優劣勢
受限於娃娃臉的形象,導致譚松韻又默默無聞了五年。
直到2015年,譚松韻在《旋風少女》裡飾演了古靈精怪惹人愛的範曉瑩,才開始讓觀眾看到她的魅力。
真正了解這個女孩後,觀眾對譚松韻無比驚訝。
25歲的人出演學生妹倒沒什麼關係,關鍵是譚松韻滿臉膠原蛋白,一眼都看不出來像是即將奔三的人。
從這個時候開始,譚松韻的娃娃臉成為了她本人身上的一大優勢。
如果說《旋風少女》是觀眾挖掘了譚松韻優勢的開始,那麼《最好的我們》就是譚松韻將自身優勢放到最大的一部劇。
憑藉《旋風少女》的精彩表現,《最好的我們》找來譚松韻試戲。
整個劇組的人個頂個眼光毒辣,製片人看到譚松韻後,十分認可選角導演的眼光,當場拍板讓她出演耿耿。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角色天真懵懂的感覺,或是青春少女外表,譚松韻都不無一具備。
即便譚松韻和男主角劉昊然相差了七歲,但倆穿著上校服,觀眾絲毫看不出違和感。
他們就像是從書裡走出來的人物,堪稱天選演員。
時至今日,耿耿和余淮依舊是校園劇cp天花板。
如此深入人心,譚松韻也以「耿耿」這個角色,拿下了愛奇藝2017年最有潛力演員獎。
獎實至名歸,因為譚松韻的確很有潛力。
從此,譚松韻的資源徹底打開。
面對應接不暇的劇本,聰明的譚松韻在同年《狐狸的夏天》,就挑戰了現在最為流行和吃香的女強人角色。
雖然演著演著,譚松韻不小心陷入了瓶頸期,但2年後,她憑藉著一部壓箱底劇《錦衣之下》又重新逆襲。
原本這部劇無論故事情節或製作都很粗製濫造,結果沒想到觀眾看著看著就真香了。
譚松韻和任嘉倫這對男女主不僅顏值養眼,站在一起cp感也很十足。
漸漸地,男女主髮糖成為了這部劇最大的亮點。
當然,讓觀眾感到甜到掉牙越看越上癮的前提是他們有演技保障。
尤其是女主角被挾持的那段戲,譚松韻在沒有任何感情渲染的情況下,絕望地流出了一滴淚,她的實力再次得到觀眾認可。
有人說譚松韻很幸運,可以跟那麼多男神合作。
因為她第二年又帶出了一部爆款劇《以家人之名》,是頂替了爽子的名額才能出演。
但誰讓爽子不好好珍惜,偏偏作死呢?
更何況,幸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在這部戲裡,譚松韻與小她8歲的宋威龍和4歲的張新成兩大男神合作 而且她飾演的李尖尖是他們妹妹。
本來可以當弟弟的兩個人,化身為寵妹狂魔,導致女觀眾每看一集,魂穿女主角的想法越發強烈。
畢竟,誰不想擁有兩個帥氣又寵自己的哥哥呢?
然而,能讓觀眾很有代入感,可不是一個人設那麼簡單。
03、收視冠軍的秘訣=實力+性格
即便爽子沒出事,換她來演,或是找其他女演員,說不定都不可能達到譚松韻的受歡迎效果。
歸根究底,還得是實力兩字奠定的。
最經典的片段,要屬於李尖尖當著家裡的幾個大男人,開開心心宣布她初潮。
光聽文字就讓人感到很尷尬,如果換個演技慘不忍睹的女演員,分分鐘讓觀眾腳趾能摳出一座芭比夢想豪宅。
可是,譚松韻不一樣,她讓觀眾看起來的第一個感覺很自然又搞笑。
如果你認為李尖尖是個很純粹的開心果角色,只要負責無腦嘻嘻哈哈,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個角色看似簡單,其實相當難演。
因為李尖尖的存在,不只在治癒兩個哥哥,還有很多劇情因為她的美好才變得合理。
難得的是,這齣戲是譚松韻母親意外過世後,她接的第一部戲。
最親愛的媽媽永遠離開了自己,從譚松韻當時斷更許久的微博狀態來看,她必定是崩潰了很久。
然而,在這部戲裡的譚松韻,完全沒有憔悴沮喪感。
除了那場流星許願的戲,李尖尖高喊著對媽媽的思念,這一刻她是真情流露,不再需要刻意扮演快樂。
其他多數地方,她每個鏡頭的精神狀態都無比元氣和目光有神。
這是何等的意志力,才能完成的一切?
她的付出也有所回報,憑藉著這部劇和先前經典爆劇加持,譚松韻拿獎增粉兩不誤。
這時候有人說了,雖然譚松韻手握爆款,再加上今年這部開年作《向風而行》,但她出道10多年來,人氣依舊差強人意。
更是有人把同年齡層的女頂流楊紫和熱巴,拿出來與譚松韻做對比。
可殊不知,對於譚松韻而言這才是最好的狀態。
既可以抗劇流量,也還不至於天天被嘲國民度不到位。
再加上,譚松韻合作了那麼多男神去,始終沒有給狗仔一點機會拍到緋聞。
美女安心搞事業,不作妖,路人緣一向很好。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與其把自己搞成腥風血雨體質,不如將更多精力放在演戲上,到時候有大把好資源找上門,何愁沒有更多的人喜歡自己?
譚松韻剛收官的《向風而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熱度還是收視率,在央視2023年度排前十問題都不大。
聰明的她總是嘗試不同類型的職場女性角色,從設計師到總監,再到現在的飛行機長,譚松韻有沒有進步,一目了然。
沒人不喜歡努力的人,這個成績給其他小花足夠吹上大半年。
而譚松韻踏實拍戲,用作品來說話,從不搞虛無縹緲的東西。
這樣一位公眾人物,才是大家追求的正能量偶像。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