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是誰(看了陶朱公的人生才明白:真正的富貴,與金錢無關)

2022-12-04陶朱公

01

《太平廣記·神仙傳》裡寫道:“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

春秋時期,出生在普通家庭的范蠡,一步一步變成了政治家,商人,富豪,軍事家。當他過世之後,被人們奉為財神。

關於範蠡的記載,《史記》《呂氏春秋》《東週列國志》等書裡都有,雖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但是對他的讚美,卻是異曲同工的。

生而為人,誰都希望得到錢財。可是,錢從哪裡來呢?是不是腰纏萬貫,就可以稱之為「富豪」呢?答案是需要深思的。

范蠡的人生告訴我們這樣的現實:真正的富貴,與金錢無關。

陶朱公

02

命裡的富貴,是你的「認知」。

年輕時的範蠡,拜謀學家計然為師,然後在文種的邀約下,出山為官。他和文種一起在越國做官。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越國陷入了低潮。范蠡陪同勾踐去了吳國當奴隸,每天住在石室裡,還要負責劈柴、割草、養馬。

夫差敬重范蠡的才華,說:“讓你投靠我,能否?”

範蠡說:「尚敢望富貴哉?」也就是說,他是個敗國的大臣,能活著就很幸運了,怎麼能夠有高攀的想法呢?

當勾踐和范蠡回到越國後,范蠡想盡辦法製造「服從夫差」的局面。因而,他從越國選了兩名美女西施、鄭旦,送給夫差。

令人驚訝的是,范蠡在送西施、鄭旦去吳國之前,把她們放在某驛館裡,對天下的人說:“想要看美人,給一文錢。”

為了一睹芳容,天下人排隊進入驛館。范蠡狠狠地賺了一桶金,充實了越國庫房,也打開了賺錢的新門路——「美人經濟」。

社會上,有一個賺錢的套路,叫做「沃爾森法則」-把資訊和情報放在第一位,金錢就會滾滾而來。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

想要多賺錢,就要提升認知,甚至顛覆人們的認知。

任何地方,都有賺錢的機會,任何時代,都不會讓一個有智慧的人挨餓。就算某段時間窮困潦倒,也沒關係,要不了多久,還是會有轉機。

你讀過的書,你吃過的苦,你想到的方法,你對社會的研究,不僅能讓你賺錢,還能夠讓你一步一步走向富貴。

《洪校長的投資課》說:「讓自己值錢比賺錢更重要。多數投資人的死穴就是把焦點放在賺錢上,這種眼裡只盯著錢的人反而很難賺錢。 」

投資自己的頭腦,是不會虧本的買賣。眼睛裡只有錢,富貴就會偷偷留住。

03

命裡的富貴,是你的選擇。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之後,范蠡對文種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他要及時隱退,避免被勾踐傷害。

范蠡改名鴟夷子,去了齊國,做起了商人。當地的人舉薦他當了齊國的卿相。他感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佈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

做官終究不是好事,還是放棄為好。他把自己隱藏得更深了,從此專心以賺錢為主。

有人說:“如果你自己對接受什麼不加選擇,那麼別人就會替你選擇,而他們的動機未必很高尚。”

真正富貴的人,是善於選擇的人,他們總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為自己找到一個最佳的出口。

人生到了頂峰,不流連忘返,而是比別人更快一步下坡,並且去尋找另一座高山;人生困頓的時候,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正在做什麼。 就像范蠡一樣,在最困難的時候,選擇了越國;越國輝煌的時候,選擇了離開;齊國重用他的時候,預感到了危機,並且積極做回自己。

很多人,固執地認為,選擇金錢,就對了。不知道,金錢多了,或金錢來路不明,反而是禍害。

牢牢掌握人生的選擇權,努力閱讀,積極登高,為自己創造選擇的機會。這也是富貴的根基。

陶朱公

04

命裡的富貴,是你的善良。

范蠡說:“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做生意,要看時機。東西最貴的時候,你去買,就毫無價值;東西廉價的時候,買回來,才有增值的可能。低價進貨,高價賣貨,這是生財之道。

有道是,無姦不商。能夠賺很多錢的人,都是有套路的,而且是奸詐的。但范蠡卻不一樣,他樂善好施,還願意把賺錢的經驗告訴別人。

他辭去齊國的官職時,把家財都送給了需要的人;他經商十幾年之後,積累了財富,但是在天下大旱的時候,把錢拿出來,給了難民。

他發現有些商人習慣短斤少兩,於是帶頭制定了經商規則,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

司馬遷對范蠡按讚:「富好行其德者。」

所謂富貴,和錢財有關,更需要道德素質來做底色。

自己致富的時候,低價入,高價出;別人有難的時候,高價入,低價出,或送給別人,分文不取。

雪中​​送炭定律告訴我們,錦上添花的事情,很快就會被人忘記,而極少有人會忘記雪中送炭的事情。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富貴:給窮人一百塊錢,窮人可以連續幾天不挨餓,並且對送錢的人,感恩戴德。

如果你拿一百塊錢給百萬富翁,顧及富翁不但不會感恩,還會嘲笑你。

你儘管善良,剩下的事情,交給老天爺。天會讓你變成富貴的人。

05

命裡的富貴,是你的滿足。

范蠡遷移到宋國陶邑,然後一直從商。成為富人後,自號陶朱公。

唐朝、宋朝的皇帝,先後為他建立了廟宇,推崇他的經商之道,做人之道。

范蠡說:“抓住現時得時無怠,因為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時機來了,就馬上出手,如果時機不對,你還要出手,那就是災禍了。因此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順其自然的人。

得失都是平常,關鍵要跟著時代一起走,要順天意,順民意。

不管你多厲害,天下的財富,不可能是你一個人的。要是你貪心不足,反而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得到的富貴,也會弄丟。

作家高玉寶筆下有一個地主週扒皮,因為想盡辦法壓榨顧工的勞動力,反而得到了報應,什麼都弄丟了。可見,貪心的人,富貴來了,也無法擁有。

人這一生,富貴是無窮無盡的,也是沒有邊界的。聰明的人,會給自己一個界限,得到的就珍惜,得不到的就算了。

一個人,內心滿足了,富貴就真正留下來了。因為他的心是「圓滿」的,就像一個容器,穩穩地裝住了「富貴」。

陶朱公

06

關於范蠡的傳說很多,但任何一個版本,都在指引我們,要做一個善良、容易自給自足、知進退的人。

西漢文學家劉向說:“富在知足,貴在求退。”

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富貴,是虛偽的,如果你掉進錢眼裡,富貴很快就會消失。

我們要經得起利誘、困難的考驗,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富有,讓精神變得飽滿,而不是沉迷於金錢。

生在慾望的世界裡,但是你必須「出淤泥而不染」。

賺錢不難,難的是涵養富貴。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