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簡介及代表作品(屠格涅夫的前世今生)

2023-01-14屠格涅夫

看見屠格涅夫的靈魂

文/孫越 旅俄作家、翻譯家

本文首刊於總第892期《中國新聞週刊》

2018年 11月10日,在莫斯科奧斯托冉卡大街的一個角落,舉行了屠格涅夫鑄銅像落成典禮。

普丁總統和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前往剪綵。遠在圖拉州的屠格涅夫家鄉的博物館-魯托維諾沃莊園也增磚添瓦,粉刷一新。無論是雕像落成還是博物館重裝,都是根據普丁在2014年簽署的命令而進行的慶祝屠格涅夫誕辰200週年活動的一部分。

根據不完全統計,俄羅斯在2018年大約舉辦了40場紀念屠格涅夫活動。這一切都說明,輝煌的俄羅斯文學仍是俄羅斯在國際競賽中最拿得出手的軟實力。

據說,屠格涅夫雕像安放地的選擇頗費了點周折。莫斯科可選的優美之地甚多,相關部門最終選定將其安放在奧斯托冉卡大街的一幢樓房前,是因為屠格涅夫的母親200年前曾在這裡居住過。普丁驚嘆說,200年前這條街尚為莫斯科郊外,經過兩個世紀的變遷,這棟房子如今仍得以保留,實屬奇蹟。

屠格涅夫的父親是沙俄近衛重騎兵團軍官,長得英俊倜儻,但酷愛豪賭、酗酒和泡妞,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42歲就做了花下鬼。屠格涅夫的母親因受刺激患了精神病,變得性格暴烈,控制欲強,令屠格涅夫忍無可忍。

俄羅斯國際作家協會聯合會副會長、作家和翻譯家謝列金告訴我,屠格涅夫雕像豎立於此意義非凡。其著名短篇小說《木木》裡,有個近乎凶狠的女主人,原型就是屠格涅夫的母親。莫斯科人將屠格涅夫雕像安置在母親的故居前,雕像和故居融為一體,形成了全新的人文景觀──作家屠格涅夫之角。

再說屠格涅夫的魯托維諾沃莊園博物館,這座位於奧廖爾州的莊園四周靜謐,鳥語花香,風景柔美。但作家在1883年過世後,莊園可謂噩運不斷。

首先,屠格涅夫的藏書、藏畫、手稿、紀念品和各種珍貴物品都被親屬當成家產瓜分殆盡,永遠地遺失了。 1906年,一場大火使莊園的大部分建築化為灰燼。後來幸有志工加拉霍夫出資重建,在灰燼中找回殘留的圖書等物,清理後整理擺放,創建了屠格涅夫圖書館,後來又找回部分屠格涅夫使用過的家具和圖書,甚至一些手稿和私人物品,使屠格涅夫莊園故居有了雛形。

1918年,屠格涅夫誕辰100週年紀念之際,圖書館及故居對外開放。加拉霍夫說,屠格涅夫圖書館及故居是國有資產,他個人不過是出資興建而已。隨後蘇俄內戰爆發,莊園遭強拆搶劫,屠格涅夫的臥室竟被出租賺錢。莊園植被和園藝也遭到破壞,景象破敗荒蕪。

1921年10月22日,蘇維埃當局下令將莊園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後來經大規模文物蒐集和整理,莊園展品得以豐富,最終成為固定開放的國家博物館。在30~70年代,蘇聯政府多次為莊園進行文物蒐集和補充,根據歷史照片和資料對莊園內外進行多次修繕,精準地還原了歷史場景。 1997年,葉爾欽下令將莊園列入俄羅斯各民族人民歷史及文化遺產。

普丁說,屠格涅夫寫出了俄羅斯之痛,那是因為他心中充滿了對俄羅斯傳統與文化的真切之愛。 俄國文學史家米爾斯基評論說,屠格涅夫是第一位迷住西方讀者的俄國作家。

屠格涅夫也是最早被中國人所了解的俄羅斯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幾乎已被全部翻譯成中文。

無論是奧斯托冉卡大街,或是魯托維諾沃莊園,無不閃爍著屠格涅夫的精神之光。它們是偉大作家的靈感之地,只有親臨其境,才能窺見屠格涅夫那顆高貴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