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雖然烏克蘭正處於戰火階段,未來是否存在極具不確定性。但這塊熱土出了不少名人,首當其衝是《鋼鐵怎麼練成》作者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1904年9月22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鬥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眼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如何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鬥崗位的理想。
十七歲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帶頭參加建造一條鐵路支線的艱鉅工作。在鐵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惡劣的條件、疾病和匪團的偷襲奪去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咬緊牙關,拼命工作。但在即將完工時,他雙膝紅腫.步履艱難,並且感染了傷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強活了過來。重返工廠後,他一邊勞動,一邊在技校學習。傷病之身,經不起過度的辛勞,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他被送進療養院進行物理治療。病情稍有好轉,又返回基輔,並和許多共青團員一起,在沒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搶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歲時,醫療鑑定委員會為他簽發了一等殘障證明!但他卻藏起證明,繼續要求安排工作。
尼可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國人,不過他的出生地卻在烏克蘭。父親在1877年的土俄戰爭時曾是一名砲兵,退役後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只好到釀酒廠當季節工也曾在外村或城裡打零工。還當過五年郵差。他曾到過彼得堡,服過兵役,接觸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一些革命者與沙皇抗爭的故事。終年的貧困使他的脾氣變得非常壞,經常酗酒後回到家裡打罵妻兒老小。母親出身貧寒,小小年紀就得去給人家工作,放鵝、種菜、照顧孩子。他們婚後生下六個兒女,夭折了兩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兩個姊姊、一個哥哥。母親除了做家事帶孩子,還替人家做針線,給富人當女傭,天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每個月才5個盧布。由於家境貧困,在鄉村教會小學才念了三年書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便被迫輟學。不久,他寄居在當森林看守人的外公家裡,替人放馬。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特洛夫斯基一家逃難到邊境小鎮舍佩托夫卡。父親在車站找到工作,母親在一個稅務官家裡當廚娘。生活稍微穩定以後,母親便把剛10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送進鎮上的一所小學。在學校裡,奧斯特洛夫斯基經常受到上聖經課的神父的斥責。有一次,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天文課老師關於地球起源的說法和那位神父說的不同,就去找神父想問個明白,神父大發其火,使勁揪住他的耳朵往牆上撞他的頭。後來,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這位神父家補課時,悄悄地在他家為過復活節而準備的食品裡撒了一把煙末,不巧被神父發現後告到校長那裡,結果,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學校開除了。
1919年,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鬥中身負重傷,23歲由於病情病情惡化而雙目失明、全身癱瘓,29歲寫成自傳體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30歲加入蘇聯作家協會,31歲獲蘇聯政府授予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逝世,年僅32歲。 1940年位於索契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改建成為國家博物館。
1930年4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和妻子搬到莫斯科,住在克魯鮑特金街一條僻靜的巷子裡。秋天,他開始著手創作《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在黨和組織的關懷下,給他配備了秘書和打字員,使他的寫作速度大大提升了。只用一年時間,這本書的上卷就完成了。 1932年4月,在《青年近衛軍》雜誌上開始連載《鋼鐵是如何煉成的》。 1934年,該書單行本正式出版發行,接著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迴響。國內一些知名人士和著名作家紛紛寫信向奧斯特洛夫斯基表示崇高的敬意,老作家妥拉菲莫維奇和列寧的弟妹都特意趕到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在的療養院,向他表示祝賀。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鋼鐵是如何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另有《書信集》[1]、《文章·演講·談話》。
名言
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裡鍛鍊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麼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7]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生命。
名家評價
您的名字對我來說是最高尚、最純潔的勇敢精神的象徵。我滿懷熱愛與欣喜讚美您。 請您相信,如果您在您的生活中曾經歷過陰暗的日子,您的生平現在是,將來也是千千萬萬人的明燭。您為世界留下精神戰勝個人厄運的、影響深遠的、崇高的榜樣。您和您的偉大的、解放了的、復興了的人民融為一體。您使人民的歡樂和不可遏止的振奮精神也成為了自己的。 ——羅曼羅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