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是我很欣賞的一位主持人。他1974年出生於蘇州,後來隨父母到湖南生活,父親是蘇州人,母親是湖南常德人。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跟何炅一樣屬於湖南衛視的扛把子。台上的汪涵相當睿智、幽默,主持功力很強,他的節目也很有深度,能讓人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學到知識、開闊眼界。從節目播出的效果可以看出,針對每期來訪的嘉賓和主題,汪涵都非常認真的對待,他會特別去研究嘉賓的背景、經歷、喜好,在有限的時間內就可引領對方表現出自己最擅長、觀眾最想了解的一面。這點在採訪年紀較大或曲高和寡的一些人物時特別有用。
我們常說“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汪涵恰恰就是後者。汪涵沒有顏值,這點大家應該不會反駁,就連我爸都說「汪涵實在長得不好」;汪涵有才華,這一點大家更加不會反駁,全國觀眾都知道。
一個人的成才與成功絕非偶然,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他每分每秒都在努力向上。他讀被眾人推崇的書單上的經典書,譬如《瓦爾登湖》,譬如《西方哲學史》,他讀冷僻的書,譬如《泰和宜山會語》,他精讀了《楚辭》,讀得最多的是木心先生的作品,他愛讀週國平的《風中的紙屑》,他亦讀《山海經》,還有蒙田,柏拉圖....他酷愛讀書,有自己的書齋, 2010年出版了一本書《有味》,排版像古書一樣是豎排的。
在從前,汪涵是本人心中最具分量的主持人,如今,汪涵在本人的心裡又多了一個身分──文人。汪涵的起點是娛樂,卻能從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活成潔淨的文人模樣,絕對是大寫加粗的佩服。
汪涵平時很低調,他不開微博,他與網絡始終保持距離,沒有微博,連發郵件都不會,還因定期刪掉微信裡不聯繫的人,而常常得罪人。他曾說:「對於人際關係,我逐漸總結出了一個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則,那就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還認為,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就會是空洞而且是無物的。
汪涵曾說過這麼一個段子:「我父親是江蘇人,母親是湖南人,所以我是個「江湖人」。據我觀察,長得帥的男人都說自己長得不帥,所以我也覺得我自己長得不帥。離婚了。方向錯了,那麼倒退就是前進。
舞台上逗樂博學的段子手與心靈雞湯手,生活中的文學隱士,抗拒網絡,不會用社交軟體,愛好讀書寫字,方言十級愛好者,十足的手藝人,搞篆刻、養蟲子、做木工、玩核桃、玩葫蘆、收藏銅錢,多情才子,正是那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眾樂樂不如楊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