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簡介(徐世昌為何會有「水晶狐狸」的稱號?他在近代影響力如何?)

2022-11-16徐世昌

徐世昌的「水晶狐狸」稱號,來自於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所以,徐世昌不是晚清宦海的水晶狐狸,而是民國政壇的水晶狐狸。

徐世昌

徐世昌生於河南衛輝府,是袁世凱的鄉黨。同時徐世昌祖籍浙江省寧波府鄞縣,到了明朝末年,徐世昌祖上又成了天津壽豈堂徐氏。所以,徐世昌見到浙江省寧波,直隸省天津,河南衛輝,都會認老鄉,年輕時就是一個長袖善舞的社會運動家。

徐世昌小時候家裡困難,在準寧郡知事治理文牘,見到了袁世凱。袁世凱當時正好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不斐的遺產,無從揮霍。徐世昌受到了袁世凱的接濟,並參加科舉考試,中舉為官。

徐世昌

當徐世昌31歲中進士時,袁世凱早已投筆從戎多年,還做了多年的朝鮮「太上皇」。到1897年,徐世昌已經做了十年翰林,雖然翰林院是朝廷儲備幹部集散地,可是徐世昌在翰林院未辦過一次學差、 試官之類有利之事,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結交權貴上下疏通,這種厚實薄發的功夫,實在讓人十分佩服。

當時袁世凱有個論點:「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裡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這一個評價,算是清末官場最直觀的評價。

張幼樵,就是張佩綸,李鴻章的女婿,張愛玲的爺爺。此人在前清流派中與張之洞並稱“青牛二犄角”,足見他的才乾和能力。中法戰爭中,張之洞負責兩廣陸軍,取得優勢,成為洋務派骨幹;張佩綸則是在馬尾海戰一敗塗地,成了笑柄被革職查辦,李鴻章不嫌棄他,還讓他當女婿。張佩綸從清流到洋務的轉變,大概是清末最戲劇化的一幕。

徐世昌

楊蓮府,是楊士琦,他和哥哥楊士騖都是李鴻章和袁世凱的重要僚屬。很多人把楊士琦比作清末般的“毒士賈詬”,因為他策劃了袁世凱買通慶王府,袁世凱搞掉岑春煊和瞿鴻機的陰謀,是袁世凱的第一謀士。

張季直,就是張謇,他是清末狀元,同時還是後清流黨翁同顴的「翁門六子」之一。張謇這個人,當初和袁世凱一起隨吳長慶進入朝鮮,一文一武是吳長慶的左膀右臂。後來袁世凱光芒太甚,受到同僚嫉妒,原本支持袁世凱的張謇也改變態度,寫過一封言辭激烈的批判袁世凱的文章,後來兩人直接絕交。張謇不容於袁世凱,就索性辭官經商,成了清末民初最有名的實業家。

徐世昌

咱們今天說的徐世昌,可以說是袁世凱的「三個半翰林」中成就最高的。

徐世昌一生中最不讓人理解的選擇,就是放下最清貴的“翰林院編修”,幫助袁世凱練兵,當了一個小小的“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督辦”,給袁世凱當秘書長、參謀長,成了袁世凱的大管家。當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大臣權傾天下時,直接給徐世昌當了一個東三省總督、後來袁世凱被貶官,徐世昌還能當上管理很多央企的“郵傳部尚書”。

因為徐世昌影響力太大,滿清不得已組織責任內閣時,掛羊頭賣狗肉搞出一個皇族內閣,徐世昌依舊赫然在列。

徐世昌

也正是徐世昌對袁世凱的情分,讓袁世凱退休3年還能重回中樞,一舉拿下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袁世凱準備當皇帝時,始終不敢把徐世昌當做臣子下屬,而是把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四人列為「嵩山四友」。到袁世凱死後,他成了任期最長的“總統”,比先後掌權的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張作霖都有實力。

徐世昌在晚清民國,真正做到了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他在上世紀的前面20多年扮演核心角色,不管是守舊派的滿清貴族、或者北洋派的立憲知識分子,都十分尊重他的觀點,以至於他在清末一度得到了「太子太傅」的尊位,超過了袁世凱的「太子太保」。最搞笑的是,徐世昌即將擔任民國總統時,還專門去故宮找溥儀請求恩準,被人傳為笑談。

徐世昌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退出政壇十幾年後,以80多歲高齡,不斷呼籲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當日寇入侵時,又想請他出來主持華北事務,甚至還帶來了溥儀的“詔書”,徐世昌厲聲呵斥,嚴詞拒絕。

1939年徐世昌在天津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圓滑到挑不出毛病的人,晶瑩剔透的“水晶狐狸”是對他最貼切的評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