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英勇就義。楊開慧,號霞,字雲錦。 1920年冬與毛澤東結婚。 1930年10月被湖南軍閥何鍵逮捕,始終堅貞不屈,「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毛澤東獲悉開慧犧牲後,悲痛地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楊開慧與毛澤東。
善解人意的楊開慧。
毛澤東第一次填寫的婉約派愛情詩詞《虞美人•枕頭上》,表達了對愛人楊開慧新婚初別的愁緒,動人心腸,情真意切。
楊開慧和幼年時的毛岸英、毛岸青在一起。
1928年10月,楊開慧寫出《偶感》並把手稿秘藏於牆壁,把對毛澤東的那份感情珍藏於內心深處。在1980年代,長沙縣人民政府在修繕楊開慧的故居時,才在住房的磚縫中發現,此詩才得以為世人所知曉。
楊開慧位於長沙板倉的故居。
1930年11月14日,年僅29歲的楊開慧慨然赴死,英勇就義。圖為楊開慧就義處-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
楊開慧在長沙就義後,葬於棉花坡。開慧烈士,永垂不朽!
楊開慧和李淑一在長沙福湘女中讀書時相識並成為好友,楊開慧的革命思想對李淑一影響很大。毛澤東在寫出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的同時,特地委託李淑一到板倉代他看一看開慧墓。圖為毛澤東和李淑一。
毛澤東書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發了對楊開慧的無限思念與深情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