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結弦簡介個人資料(羽生結弦,憑什麼能?)

2023-01-09羽生結弦

當地時間19日17時,日本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在東京召開發表會,宣布今後不再參加競技比賽,但將繼續當職業花式溜冰選手。 “我將和過去的我進行一個比較,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下去。”

這也意味著他告別了競技花式滑冰賽場。 2次冬奧冠軍、2次世錦賽冠軍、眾多國際賽事金牌和獎牌,以及對於4A跳的不懈追求……在花式滑冰的歷史上,羽生結弦已然刻下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不}1{/否}

1994年,羽生結弦出生於日本仙台市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老師,母親全職在家,父親為他取名“結弦”,一來對應兒子的星座(射手),二來是希望他的人生能像弓弦一樣張弛有度。

羽生結弦與花滑的相遇並非始於一個美麗的開始。 2歲那年,他被診斷出患有氣喘。為了緩解氣喘,從他4歲開始,和妹妹一起學習滑冰。小學四年級,羽生結弦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獲得冠軍。

2010年,他參加了世界青少年花式滑冰錦標賽。賽前,由於過度激動,他還流了鼻血。那次比賽中,羽生結弦奪得了第12名的成績。他對記者說:“世界上超過99%的人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因此哪怕能讓知道我的人增加1%,我都會為此奮鬥。”

「我認為羽生結弦是天才,但他和別人所說的天才有點不一樣。他會比別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他會為了將天賦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而努力。這種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因為有氣喘,他要花別人兩倍的時間去訓練。 一般選手每天練20-30次四周跳,他一天會跳60次。 即使因傷病無法上冰時,他也會對照著練習錄像,一遍遍進行“想像練習”,透過模擬來調整姿態與神情。花滑運動量極大,他常常需要大口喘息才能正常呼吸,所以他總是隨身帶著預防氣喘的藥,也有意識地戴著口罩進行短節目的高強度訓練,以此來提高心肺功能。

運動量越大,受傷的可能性也越大。雖然他擁有適合花滑的柔韌性,可天生的易傷體質,使他的身體更脆弱,一場訓練下來,常常是渾身的傷。記得有一次訪談中,被問到訓練狀況,他回答:「我已經沒有韌帶可以斷了。」

羽生結弦參加過許多比賽,拿過很多冠軍,但最讓中國觀眾印象深刻的,是一場沒得金牌的比賽。那場比賽被稱為「血色魅影」。

當時是2014年,世界花滑中國大獎賽上海站,賽前暖身訓練時,羽生結弦和中國選手髕涵相撞。在高速的強烈撞擊下,羽生結弦整個人直接飛了出去,頭部、下顎、腹部、左大腿、右腳關節均受傷,傷口流出的血順著額頭流到頸間,染紅了冰面。他側躺在冰面上,雙手緊緊摀住額頭,身體因為疼痛蜷縮了起來。教練認為他傷勢太嚴重,繼續上場比賽風險極大。但羽生結弦處理完傷口,喝了一口水,還是繼續登場。

4分30秒的表演,他8次起跳,5次摔倒,每一次旋轉跳離地面都令人揪心。最終,他完成表演,被擄離冰場,下場後幾乎倒在教練身上。

賽後診斷,這次撞擊造成了腹傷,羽生結弦確診為臍尿管殘餘。有過同樣病歷的人曾在網路上描述,「痛得快暈過去,像利刃刺入腹部翻攪」。 就是在這樣的疼痛中,羽生結弦完成比賽,獲得銀牌。

「對於中國觀眾,很多從沒有看過花滑的人,正是因為羽生結弦開始關注這個項目。很多青少年在碰到挫折的時候,能夠從羽生的經歷上獲得力量,羽生身上的勵志運動精神是可以鼓舞振奮青少年的正能量。弦,一位不待揚鞭自奮蹄的選手。

{不}2{/否}

十一歲時,羽生結弦接受採訪,他留著偶像普魯申科的同款髮型。略帶羞澀卻篤定地說出自己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拿到奧運金牌。」

如今羞澀的少年已長大,十一歲的目標早已完成,而他也有了新的目標。

今年年初,日本滑冰聯盟曾發布過一條羽生結弦的訪談影片。影片中,他說這次參加冬奧會,目標是完成四週半跳(4A)──這是他自索契冬奧後就立下的目標,如今已過了8年。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孤注一擲的羽生結弦將自己封閉在了冰場,對手只有不斷打破奇蹟的自己。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後,羽生結弦不能去加拿大訓練,指導教練也不能回日本。隻身一人在仙台營業性冰場訓練的羽生結弦,每天只能晚間到凌晨獨自訓練。當所有人睡去時,空無一人的冰場就成了他獨自求敗的戰場。在冰面孤軍奮戰的500多天裡,一圈圈劃過,一次次落冰再摔倒。

羽生結弦能否挑戰4A成功?外界對此持懷疑態度。畢竟,4A這個認定被超越人類極限的動作,是被花滑界可望而不可即的傳說。想要完成這個動作,運動員需要在0.7秒鐘內,完成轉4圈半,即空旋轉1620°,目前尚未有選手在公開賽場上挑戰成功。根據測算,4A跳在落冰時運動員要承受接近自身體重的6至7倍的重量,常年練習挑戰4A甚至在很多時候成為了羽生結弦不斷受傷的原因,但他依然義無反顧。花滑教父米申斷言,以目前人類的身體素質發展情況來看,他的有生之年是沒有任何選手可以完成4A的。

2022年北京冬奧時,羽生結弦已經27歲,錯過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在2月10日自由滑賽前,羽生結弦的腳踝已經受傷了。他打上封閉針,滑向了冰面。隨著冰刀落地的那一聲響,觸碰到了夢想的羽生結弦,用一個未成功的4A,實踐了自己的承諾。

儘管摔倒了兩次,排名第四,與奧運獎牌無緣,但是羽生結弦在賽後採訪中說:“這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阿克塞爾,我已經拿了兩屆冬奧金牌,這次也沒想著要三連冠,這次奧運也只想著完成這個動作,我已經努力做到最好了。

比賽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羽生結弦談到自己之所以能堅持到今天的理由。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9歲的自己在不停地呼喚,你可以的,跳吧!但在比賽時摔倒的那一刻,是9歲的我拉起了現在的我。即使多年後,再回頭去看那個4A時,我也會說『這就是羽生結弦的4A'。的。

比賽結束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深夜以日語在個人社群媒體平台連續發文,為獲得第四名的羽生結弦加油。她寫道:「拼盡全力,超越自己,以更好的自己作為目標。正因為實踐奧林匹克精神,所以羽生結弦受到了很多中國人的喜愛。」《紅星新聞》評論說,「打一場打不贏的仗,守一座守不住的城」,解說員精確地表達了這種悲劇感。他抵達的絕境,沒有人陪同,但是觀眾和所有關注這個項目的人,都想和他站在一起。這是冬奧的動人時刻。人們不關心他的金牌,更在乎一個人向「不可能」發出的挑戰。

{不}3{/否}

羽生結弦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這次冬奧會他收到了超過兩萬封信件和禮物,得到了志工熱烈歡迎,也非常強烈地感覺到中國觀眾對他的喜歡。在這樣的氣氛裡邊表演、比賽,他感到非常高興、非常幸運。

身為外國選手,羽生結弦為何能在中國受到如此多的歡迎?

有位網友說:「與他相比,我似乎從來沒有真的在哪件事上拼盡全力過……謝謝他讓我看到了比所謂奇蹟更真實和寶貴的東西——就是貫徹到底、永不言棄的初心。

除了賽場上的技藝超群值得敬佩外,一些比賽中的其它細節也令中國觀眾感到暖心。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花滑表演環節,身穿厚重道具服的冰墩墩一上冰場就把自己轉暈了,羽生結弦急忙把它拽了回來。結果剛拽回來墩墩又自己轉著圈兒摔倒了,又是羽生結弦追過去給扶起來的。

在一次比賽中,中國選手金博洋輸給對手,錯失獎牌,羽生結弦主動上前,給了金博洋一個大大的擁抱安慰。贏得比賽後,還專門用中文為金博洋加油。

在那場被稱為「血色魅影」的比賽中,羽生結弦和中國選手髕涵相撞。羽生在止完血之後,馬上去找髕涵,詢問他傷勢如何。

盧曉川、劉惠宇整合

專欄主編:劉璐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海沙爾 攝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上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