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無疑是人們關注的議題。有很多人,包括我啊,在名單裡找,發現沒有找到張抗抗、方方。 張抗抗可是作協副主席,方方是湖北省作協前主席,她倆為何沒有參加作代會,確實引起了關注。
張抗抗(圖片來自網路)
不,張抗抗透過作家傅興文解釋了原因。因為張抗抗是過敏體質,一針疫苗也沒有打。依規定,沒有打過兩針以上疫苗的人,不能參加作代會。 再加上她說她已經71歲了,該退下來了,就放棄參會了。
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解釋很有點說服力,是啊,沒有打疫苗,確實不能參加這種大型活動。這樣的規定也好理解,畢竟聚集的人數太多了。這個不打疫苗的原因,有些語焉不詳。過敏體質就不能打疫苗了?這當然是由醫生說了算的。
這樣解釋其實已經很完美了,偏偏張抗抗後面又加了一句,「依規定本次換屆應該離任」。這意思是,知道自己不再是作協副主席了,就不參加了? 這參會的目的性,確實太強了一些。所謂始終如一,當選的時候高高興興地來,離任的時候也應該高高興興地去才是。
張抗抗(圖片來自網路)
顯然,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張抗抗不能參會就是一個例子。說到疫情,就必然會說到方方,還有她的日記。 說到方方的日記,就必然會想到張抗抗。這是怎麼繞也繞不開的。張抗抗對作家方方的鼎力支持,到了口吐英文字母的程度。
圖片來自網絡
這顯示了張抗抗支持方方的堅定決心。但這近兩年來的事實表明,我們的抗疫策略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沒有之一。這樣一種事實,與方方日記追責的呼聲,有點不搭調。我們該追的責任已經追了,該防的疫情已經防住了。
張抗抗(圖片來自網路)
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方方的日記來說,就是一個鐵一般的證據。而國外的與病毒共存,甚至是躺平的策略,現在證明是失敗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有慌亂,有束手無策,這都是正常的反應。
面對各種訊息,我們無法分辨,這也是正常的。但是,當事實證明我們錯了的時候,勇敢地改進,而不是掖著藏著,這是成功的關鍵。張抗抗在那個時候,站出來支持方方,可能有各種原因,可以理解。
方方(圖片來自網路)
但到了現在,事實證明張抗抗的支持錯了的時候,就應該站出來勇敢地承認。這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誰不會犯錯呢?如果在事實面前,還是堅定地認為錯誤的東西是對的,那這就不是無心之過了,而是故意為之,或者叫冥頑不化。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是人格魅力最好的體現方式。當然,除非她一直認為自己壓根就沒有錯,那就另當別論了。 「作家」其實一直是個讓人仰視的稱呼,是人們敬佩的對象。但是,最近一些年,「作家」一詞好像不再那麼神聖了。
張抗抗(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作家也是人,是人就難免會犯錯誤,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犯了錯誤之後,卻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反而一再堅持,這可不是應有的態度。 老作家慢慢退出舞台,新的作家冉冉升起,作協還是那麼「繁榮」。但總覺得有些不一樣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