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曾經是80年代最火紅的女星,當初她主演的《廬山戀》是80年代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
可是她卻在自己最火的時候選擇暫停事業,擱置家庭出國留學。
時隔多年,在訪談中田歌曾詢問她「你這輩子無兒無女,後不後悔?」
「所以我的人生有許多遺憾。」這是張瑜對自己前半生的總結。
她當初到底做出了什麼選擇讓她遺憾至今?她的前夫是誰和她發生了什麼事讓她哪怕時隔多年仍然難忘?
年少成名,不懂愛滋味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張瑜進入演藝圈就是如此。
她於1957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小康家庭。父母恩愛,家庭條件又好,從小長相漂亮的張瑜可以說是在眾人的寵愛下長大的。
長的好的人在生活中都彷彿會受到偏愛,張瑜就是這樣。她小的時候喜歡游泳,天資好的她輕鬆的就被選入學校游泳隊。
適逢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準備招募新人,她的同學想去試試,就叫著張瑜陪同,結果張瑜卻意外被相中成為了一名演員。
儘管之前的夢想是成為游泳運動員,但是哪個女生不對螢幕有嚮往呢?既然被選中,張瑜就在朋友家人的鼓勵下決定去試試。
《一分之爭》是張瑜參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張瑜在表演方面是非常有靈性的,青春靚麗的她很快就被許多導演看到,
接著又先後出演了《青春》《啊,搖籃》等電影的配角,
儘管十分年輕,但是能虛心接受他人指導且能靜得下心研讀劇本的張瑜還是給許多導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張瑜那不驕不躁的性格很快就為她贏得了機會,知名導演黃祖模要拍新片,而張瑜得到了領導的推薦可以去《廬山戀》{/b }劇組試戲。
據說最初的時候張瑜並不是其他人屬意的最佳人選,同樣競選女主角的宮雪花(江迅)看著更洋氣、吳海燕則已經是{ b}「上影一枝花」
這兩位當時支持的人都很多,但導演卻以「那兩個人洋氣有餘但是天真不足」為由拒絕了,選擇了並不出名的張瑜。
《廬山戀》被稱為國內的第一部吻戲,女主角親吻男主角臉頰的一幕讓當時眾多電影院的觀眾臉紅心跳。
而拍攝這一幕的時候男主角郭凱敏的臉直接從脖子開始紅到臉頰,紅的讓人懷疑是否會頭頂冒煙。
郭凱敏為什麼會這麼激動?當然是因為當眾親吻他的就是他心儀的姑娘。
原來郭凱敏第一次見到張瑜就對她頗有好感,在劇組常常會照顧這個天真單純的小妹妹,甚至會因為張瑜受歡迎而黑臉。
事後張瑜回憶,好像能感覺到郭凱敏對她的在意,但是郭凱敏一直沒有表示,兩個人都很傳統,都不主動,也因此錯過。
《廬山戀》在1980年上映就獲得了一億多的票房,張瑜在劇中換了43套衣服也在當時引起了熱議。
《廬山戀》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青春熱戀電影的先河,不論是精美的服裝搭配還是美麗的場景,都讓當時的人們感到驚喜。
這部片40年後主演再次相聚,張瑜和郭凱敏都保持著良好的身材,眾人也發出感慨,好像又重回青春時觀看影片的悸動。
這部片讓張瑜獲得了當年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她徹底火了。
但張瑜並不是張揚的性格,她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她想向前輩請假,也想多看點相關的書籍。
郭凱敏知道張瑜的想法後就將她介紹給了焦晃前輩,也是在這裡,張瑜相遇了自己的第一個戀人,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丈夫。
拋夫留學,離婚收場
在張瑜經郭凱敏介紹去找焦晃前輩借書的時候,她碰到了同樣來借書的張建亞。
張建亞是1951年生的人,他出生在福建卻從小在上海長大,高中畢業出來打工的張建亞對錶演、拍戲漸漸感興趣,
他剛開始只是因為無聊去參加文化宮的活動,但隨著參加文化宮話劇的演出,他喜歡上了演戲,想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為了自己的夢想,他白天努力工作後晚上開始自學,終於在1978年考入了北電導演系,和張藝謀、陳凱歌成為了同學。
同一劇組工作過的焦晃對這個努力的小伙子充滿好感,就帶著張建亞去他家中學習。就這樣,借書的張瑜碰到了同樣來學習的張建亞。
張建亞對青春靚麗的張瑜一見鍾情了。 喜歡那就行動,張建亞不是拖拉的性子,他開始打聽張瑜借書的頻率製造“偶遇”
他會護送借書的張瑜回家,在路上和張瑜交流看書的經驗,並藉此要到了通訊地址兩人開始了書信交流。
他們兩人會互相探討讀書的心得,會互相交流演戲的體驗感悟,就這樣,兩人的交往越來越密切。
在張瑜開始陷入少女初戀的時候,她的事業也開始了全面發展。
在1981年這一年內,她的《知音》《小街》等作品都大爆,也在這一年她獲得國內四個重要獎項的最佳女主角獎。
因為張瑜的出名,張建亞想要見到張瑜越發困難,兩人碰面次數逐漸減少給了張建亞危機感,他覺得不能拖了,要趕快告白。
苦等多日後張建亞終於等到了張瑜空閒的時候,他將張瑜約出來吃飯,直接告白。兩人對彼此都有好感,張瑜爽快的答應了。
這時候張瑜可謂家喻戶曉,她只要出門就會被眾人認出包圍,工作上的行程也安排的特別滿,所以兩人雖然確定了關係但是相處時間卻並不多。
除了成名帶給張瑜的忙碌,她很快就嚐到了另一個成名的苦惱。
汪嘉偉是當時排球隊的主力球員,他當時被譽為「世界排壇第一飛人」。就是這樣兩個不相干的人卻因為粉絲而鬧出了笑話。
汪嘉偉帥氣且實力強悍為國爭光,張瑜是當時的最紅小花,這樣的兩人在各自事業都是領頭人,長相又這麼搭,怎麼可以沒有交集?
他們兩人的共同粉絲,那兩個女孩就像是現在的狂熱CP粉,她們擅自冒用張瑜的名義給汪嘉偉寫了封告白信。
汪嘉偉怎麼也想不到被許多年輕男子當做夢中情人的張瑜會給自己告白,他就回覆了信件。
那兩個女生可能是對汪嘉偉喜歡,想要跟心上人多溝通,就繼續冒用張瑜的名字回信。
就這樣有來有往多日,汪嘉偉決定去找張瑜告白。他和女友分手後想找張瑜確定關係,這段離譜的關係也終於被爆出。
張建亞知道這件事後知道對女方影響不好,趕快出來替女友澄清,張建亞的信任讓她感動,她在那個時候就覺得這是自己共度一生的人。
1982年,張建亞執導的《紅象》爆火,張建亞終於有底氣向女友求婚了。兩人於1984年步入婚姻殿堂。
當時許多明星火了後都出國,名聲大噪的張瑜也動了心思,她想出國留學。
儘管很多人勸她留在國內好好生活,但是已經下定的決心是不容易更改的,張瑜和丈夫告別,獨自一人去美國了。
張瑜一到美國不久就發現了這裡的生活和自己想的不同,但是已經放棄了那麼多她不願意後悔。
張瑜到美國後因為經濟困難沒有錢買回國機票,就一直沒有回國,張建業想念嬌妻就借工作的機會出國探望妻子。
可是想像中的激動場景並沒有出現,兩人許久未見,早已不知道要交談什麼。
張瑜事後回憶,兩人後來會離婚應該就是聚少離多,這段婚姻就像個空殼。
一生無兒無女,心懷遺憾
張建業是成功的導演。在他第一部作品《紅象》後他又導演了現象級的作品《三毛從軍記》《絕境逢生》等作品。
但在張建業在國內事業越來越好的時候,張瑜卻在美國四處碰壁。她後來又嘗試轉戰台灣,可惜發展的都不理想。她只能回國。
張瑜事後回憶,回國的那天她全家都去接她了,她卻一眼就看到了拿著玫瑰花的張建亞。
原來多年過去,她對他並不是沒有想念。可是兩人已經回不去了。
回國後張建亞為了幫張瑜重新進入演藝圈就讓張瑜主演了他的新電影《王先生》,張瑜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表演藝術家的稱號。
但這部電影卻並沒有讓她重返巔峰,娛樂圈更新迭代太快,而張瑜離開的太久了。
張建亞雖然被張瑜拒絕了和好,他還是好心的建議張瑜可以選擇轉成幕後。
他幫助張瑜籌資,指導張瑜當導演的要領,1995年,張瑜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太陽有耳》就獲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
張建亞也終於放下了執著,選擇開始自己的人生,並在不久後和圈外女生結婚並很快有了孩子。
張瑜轉職後又嘗試投資開公司,可以說在多個領域混的風生水起。儘管這麼多年有許多人追求,但張瑜都拒絕了。
一直單身無子的張瑜曾被好友田歌詢問是否後悔,要強了一輩子的張瑜終究在老年後忍不住感慨,「我錯過了太多。」
倘若當初的張瑜沒有出國留學,倘若張瑜婚後沒有過於自傲放不下身段,現在的她應該也兒女雙全幸福美滿了吧,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也沒有人可以一輩子原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