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代國民女神,如今卻消失,這些年她經歷了什麼–張瑜個人簡介

2023-06-30張瑜

1981年,被當時的人稱為「張瑜年」。

這一年,張瑜憑藉《廬山戀》和《巴山夜雨》,斬獲“金雞獎”“百花獎”“政府獎”“文匯獎”,

成為國內電影史上首位“四冠影后”,

此時的她,才24歲。

事業輝煌之際,張瑜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與導演張建亞步入婚姻。

但沒多久,張瑜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

她要中斷現在的事業,出國深造。

張瑜

張建亞雖然萬般不捨,也極力反對,

但張瑜去意已決,她信誓旦旦地告訴丈夫:“等我,學成一定回來!

但她這一去,不僅斷送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也結束了自己的婚姻。

與丈夫相隔萬裡,幾年時間,偶爾透過書信來往,也漸漸失去了熱情,婚姻名存實亡,以離婚告終。

張瑜

等她回來之時,早已物是人非,離開的這些年,娛樂圈人才輩出,已沒有她的位置。

當初的大明星張瑜,卻淪落到無戲可拍。

那些留在國內的女演員,如好姊妹劉曉慶等,卻成了頂級的大明星。

今昔對比,實在令人唏噓。

36年過去了,張瑜有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張瑜

{還2}1.

1957年,張瑜出生在上海的幹部家庭中,

從小長相甜美,個性活潑的她,不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同學裡也很受歡迎。

小時候的張瑜能歌善舞,但並沒有要當演員的想法,在父母的寵愛之下,她每天都是無憂無慮,跑來跑去地玩耍。

父母看著活潑的女兒,想著這麼活潑的孩子應該學個體育,

但又怕她每天全身流汗,又髒又累,於是想到了游泳這個項目。

張瑜

張瑜也很喜歡游泳,學的很努力也有天賦,

國中時,她已經是學校裡有名的游泳健將。

14歲那年,她還有幸被選入橫渡長江學生代表團,和毛主席一同遊過了波瀾壯闊的長江,

對張瑜來說,那是一次久久難忘的經歷,至今想起依然心潮澎湃。

張瑜

如果不是因為一次機緣巧合,張瑜或許不會成為演員,而是游泳選手。

16歲時,上海電影廠要把小人書《一分之爭》拍成電影,來到張瑜所在的華山中學招募小演員,

張瑜自己沒有想著報名,只是陪著一位要好的同學去試鏡。

可無心插柳柳成蔭,她的同學遺憾落選,

導演卻覺得她的氣質形像都很合適,在張瑜隨便表演了一段舞蹈後,把她選上了。

張瑜

這部電影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映,但張瑜卻因此和上影廠產生了連結。

在國中畢業後,上影廠的老師覺得張瑜非常有靈氣,是個有天賦的演員,就把她留在電影工廠了。

那時候的張瑜,不能說特別漂亮,反而黑黑瘦瘦的,

一雙大眼睛卻像會說話一樣,滴溜溜地轉,彷彿隨時都會想出一個什麼主意。

張瑜

或許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從未學過表演的張瑜,在鏡頭前特別自然,對錶演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在電影《第二個春天》中,張瑜為她所飾演的劉之華設計了一個一興奮就會歪頭的動作,

這個動作,巧妙地展現了花季少女的天真爛漫。

張瑜

又如在《青春》中,她又為角色「金阿燕」加上了一個用嘴吹瀏海的動作,

只是一個小動作,卻恰如其分地表現了這個人物的性格,令人拍手叫絕。

張瑜

在一個個的小角色中,張瑜展露出來的演員天賦,吸引了許多大導演的注意,

她得到了更多參與電影的機會,陸續飾演了《春苗》《啊!搖籃》等電影,

不到二十歲的張瑜,成為了上影廠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張瑜

{還2}2.

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廬山戀》,這部電影後來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

同時使張瑜一夜爆紅,成為家喻戶曉的頂流明星,

但實際上,這部電影一開始就定下來的女主角並不是張瑜。

張瑜

當時暫定的人選有宮雪花,劉曉慶和吳海燕。

導演黃祖模最開始傾向的是宮雪花,

這個演員氣質更佳,並且經常與外國人來往,看起來更符合女主角「華僑」的身份。

張瑜

據說宮雪花還為了這個角色去做了臉部微調,可是在電影開拍之前,

傳出這位女演員的“醜聞”,便排除掉了這個人選。

而劉曉慶當時已經接拍了《神秘的大佛》,同樣不能來出演。

張瑜

剩下一個就是進廠不久,但長相美豔的吳海燕。

吳海燕在看到劇本後,思考再三,推掉了《廬山戀》,轉而接下了她的舅舅湯達華導演的《等到滿山紅葉時》。

張瑜

當導演為女主角的選角苦苦糾結時,上影廠的廠長徐桑楚給他推薦了一個人選,

在他看來,女主角「週筠」不一定要那麼漂亮,但一定是純真爛漫,非常陽光的,

於是他把張瑜推到了導演的面前。

就這樣,「不那麼漂亮」的張瑜,成為了天選之子,也成就了一個無法復刻的經典角色。

張瑜

《廬山戀》上映後,火爆全國,觀影人數超過一億人次,廬山還專門建了一家《廬山戀》電影院,

循環播放這部電影,打破了同一影院放映時長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而電影中張瑜扮演的女主角對著郭凱敏的“貼臉吻”,更是看得人臉紅心跳。

張瑜

這在現在的人看來,吻戲已經司空見慣,

但在《廬山戀》中,作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螢幕第一吻”,直接吻醒了萬千少女追求愛情的心。

憑藉著「周筠」這個角色,張瑜不僅一躍成為頂流女明星,更是成為了初代國民女神,

她的一切,都是中國女性效仿的對象。

張瑜

張瑜在這部電影中前後一共換了43套衣服,大部分是劇組從香港特地購買的,

裡面的許多搭配放到現在也非常時尚,也成為當時的年輕女性的穿搭模板。

張瑜

1980年,張瑜在《巴山夜雨》中擔任女主角,飾演稚氣未脫的劉文英。

在1981年,她和郭凱敏再次合租主演《小街》,

並在同一年一舉拿下了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政府獎,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在一年內連獲四冠的演員。

這一年,更是被命名為「張瑜年」。

張瑜

年僅24歲的張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影后。

據說在《小街》中,張瑜為了角色要把頭髮剪成男孩子的短髮時,內心無比抗拒,甚至幾天不敢照鏡子。

張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電影上映後,張瑜的這個髮型迅速流行了起來,俗稱“張瑜頭”,可見她的國民影響力之大。

除了張瑜的裝扮,觀眾們更關心的,是她的感情問題。

張瑜

當她和郭凱敏拍攝《廬山戀》,成為萬人矚目的銀幕情侶後,

許多觀眾對他們的喜愛從戲內延續到了戲外,覺得這兩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被譽為中國「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這對被觀眾看好的“情侶”,在《小街》拍攝完成後,也結束了他們的“銀幕愛情”。

現實中的兩人也只是朋友關係,

但張瑜的愛確實是從郭凱敏而來的。

張瑜

{還2}3.

張瑜大紅大紫後,身邊的優秀追求者不乏其人,各種富商、名流,

都爭先恐後,想要一睹女神的真容。

張瑜對這些人卻沒興趣,全都以各種理由推脫掉了。

後來郭凱敏的好朋友張建亞也想認識張瑜,希望郭凱敏能牽線搭橋。

張瑜

張建亞不是普通的粗俗之輩,他當時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讀書,和陳凱歌、田壯壯等人都是同學,

在校時就已經執導了《紅象》這部電影,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

才子佳人,自古以來就是絕配,郭凱敏自然願意成就一樁好姻緣,

於是他安排了兩人的見面,為他們當了紅娘。

張瑜

初次見面,張瑜和張建亞都非常羞澀,都從未談過戀愛的兩人,

不知如何表達愛意。

有些話,從嘴裡很難說出來,但寫下來就容易的多,書信就是愛情的妙藥。

分開後的兩人開始互通書信,紙短情長,字字真誠,

張瑜也漸漸地被張建亞的才華打動,與他相戀。

張瑜

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一封薄薄的書信,既能互傳愛意,也能毀掉一樁姻緣。

在那個感情單純,不流行緋聞的年代,張瑜卻在與張建亞相戀期間,

傳出了一則讓全國人民都驚呆的緋聞。

80年代初,演藝圈最紅的是張瑜,體育界最引人注目的,是排球王子汪嘉偉。

而這兩個在現實中很難連結在一起的人,卻傳出了互相愛慕的新聞。

張瑜

有一天,汪嘉偉收到了一封署名張瑜的信,信裡表示她很想和汪嘉偉當朋友。

收到女神來信的汪嘉偉激動不已,立刻寫了一封回信。

就這樣一來二往,兩人竟然確定了戀愛關係。

其實當時汪嘉偉是有女朋友的,他的女友是「排球隊第一美女」之稱的張潔雲。

張瑜

但汪嘉偉沉浸在「女神張瑜」的垂愛中已經無法自拔,就和張潔雲分手了。

當時,包括郎平在內的排球隊員們,都覺得張瑜是第三者的身份,插足了這對體育界情侶的感情。

直到電視上看到張瑜在澳洲拍戲的新聞,才發現其中的蹊蹺。

張瑜

信中寫的「張瑜」正在國內,跟新聞中的行程完全對不上。

等到事情調查清楚後得知,是女賊與朋友打賭,

能否將中國演藝圈和體育圈最火的兩個人聯繫起來,

這個女賊在被抓後,將這件事坦白給了警察,

繼而又在新聞上登出,這才將這場烏龍事件澄清。

張瑜

真相大白後,汪嘉偉心中萬分糾結,但仍抱著一絲僥倖的心態,當面找到張瑜,問道:

那封信,真的不是你寫的嗎?

張瑜噗嗤一笑:“真的不是,我已經有男朋友了。

一封信,毀了體壇的一對明星情侶的感情,也讓最當紅的女明星無端躺槍,

不只在當時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如今看來也是天大的笑話。

而張瑜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倒和張建亞墜入甜蜜愛河。

張瑜

{還2}4.

一年後,張建亞也被分派到上影廠,與張瑜來往更密切,

在相處兩年後,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張瑜也沒有停下拍戲的腳步,陸續演出了《雷雨》、《明姑娘》、《清水灣,淡水灣》等片。

張瑜

但漸漸地,忙碌的步伐不但沒有讓她感到充實,反而感到身體被掏空。

不停地拍戲,讓張瑜覺得自己一直在向外輸出,而沒有停下來磨練演技,提升自己。

迷惘之際,張瑜嚮導演謝飛說出了自己的苦惱,

謝飛對她說:“你已經是這麼出名的明星了,誰還敢教你呢?你應該去美國好萊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彼時,張瑜的好姊妹陳衝已經去了美國深造,搭檔郭凱敏也去了北京電影學院進修,

聽了謝飛的話,張瑜立刻動了去美國學習的心思。

張瑜

回到家後,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丈夫,

張建亞起初是不支持她去美國的,

演藝圈新人輩出,這次一去,再回來時不知是否還有她的位置。

更讓張建亞擔心的,則是兩人的感情,

妻子一走,兩人相隔萬里之遙,何時才能重聚?

但張瑜已經下定決心,她握緊丈夫的手,信誓旦旦說:“等我,學成一定歸來!”

張瑜

初到美國,張瑜的生活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即使有基金會的經費支持,還是難以掩蓋生活的窘迫。

為了生存,隻身一人的張瑜不得不四處打工,生病發燒只能自己扛著,

還好張瑜個性堅強,這些苦對她來說都不算什麼,

最難熬的是對家人的相思之苦。

張瑜

那段時間,與丈夫寫信是她最大的幸福,她在信中描繪自己在美國的生活,寫對未來的期望,

但這些張建亞都難以理解,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張瑜儘早回國發展。

為此,張建亞還跑到美國陪了張瑜一段時間,但是她為了學業堅決不肯回國,兩人常常因為這件事而吵架。

張瑜

幾年下來,僅憑藉著為數不多的見面,以及寥寥幾筆的書信,難以維持兩人的感情,兩人越走越遠,日漸生疏。

1989年,張瑜主動提出了離婚,張建亞心中有萬般不捨,但他也知道這份感情走到了盡頭,無奈同意了。

沒想到離婚一年後,她就接受了台灣製片的邀請,來到了台灣。

本瑜想在留學結束後,效法好友陳衝,進軍好萊塢。

張瑜

但彼時的好萊塢並不歡迎東方面孔,他們看中的是商業價值,

像張瑜這樣沒有背景的學生,也沒有陳沖那樣旗幟鮮明的特色,

在國內名氣再大,在美國也一文不值。

沒有在美國找到出路,心中萬分苦悶之時,

她收到了台灣製片人的邀請,無奈之下,來到了台灣發展。

在這裡她拍攝了《李師師傳奇》《紅花記》《紙婚》等作品,都反應平平,

邊寫邊拍的方式更是讓張瑜“水土不服”,萌生了回大陸的想法。

張瑜

1993年,張建亞正在籌拍《王先生之慾火焚身》這部電影,

離婚後,他也隨時關注著張瑜的動態,看到她事業不順,便主動邀請她回大陸發展:「這裡有愛你的親人和朋友,還有那麼好的觀眾,不要怕,回來吧!

張瑜就這樣順利成章地回到了上海,張建亞還拿著玫瑰花前去為她接機,為她跑前跑後,殷勤備至。

張瑜

但破鏡難重圓,即使心中有愛,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死去的愛情也難以回來了。

回不去的不光是愛情,還有屬於張瑜的時代。

{還2}5.

重回上海後,張瑜發現國內的市場,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瑜再也不是紅頭半邊天的女明星,中國影壇的當紅女星,已經變成了鞏俐,

張瑜

留在國內的好姊妹劉曉慶,已經是圈內頂尖,且無可取代的前輩。

張瑜

沒想到,滄海桑田,時過境遷,當年萬人追捧的女神張瑜,學成歸來卻在影視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兩相對比,令人唏噓。

她想起在去美國之前,張建亞勸說自己的話,心裡感慨萬分,

但骨子裡要強的她,不允許自己後悔。

張瑜

張瑜很快就收拾好了沮喪的心情:“既然做演員沒有了自己的市場,那我就轉行做製片人。

前夫張建亞得知她的想法後,很是支持,並表示願意全力幫助她。

1995年,在張建亞的鼓勵與協助下,再加上自己在美國學到的知識,

張瑜獨立製作了並主演了電影《太陽有耳》,並拿下了第46屆柏林影展金熊獎。

張瑜

第一次拍攝就拿下大獎,不得不說,優秀的人在什麼行業都可以做的出色。

1996年,張瑜再次拍攝了影片《太陽火》,

她這次直接包辦了製片、主演和導演,電影上映後大獲好評。

2004年,張瑜嘗試拍攝了紀錄片《中國電影在上海》,

這部電影匯集了各個時代中國電影人在電影藝術上的心路歷程,

它還是給中國電影百年誕辰的獻禮。

張瑜

張瑜曾說:“我是幸運的,生在了電影的時代。

電影成就了張瑜,所以她對電影,心存敬畏與感激。

2005年,張瑜參與《任長霞》,再次為觀眾所熟知,並提名華表獎和百花獎。

後來的幾年,陸續執導了電影《八十一格》《廬山戀2010》《雲之錦》等作品,

張瑜

漸漸完成了一個演員到製片人的轉變,也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歲月對美人特別寬容,已經65歲的張瑜,仍氣質優雅,相較年輕時的稚嫩,多了一分成熟的韻味

但令人感嘆的是,如今的女神依然孑然一身,沒有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張瑜

對此,她也在節目上感嘆過:「生活總是不完美的,真的是有缺憾的。

在這點上,我覺得上蒼是不太眷顧我,我蠻可憐的。

回望張瑜的一生,有過令人難以企及的輝煌,有過難捨難分的愛情,

在事業巔峰之時急流勇退,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畢生都在追求的,她在二十多歲就完成了。

張瑜

人生總有遺憾,但每件事,每個人的出現,又恰好有它獨特的意義。

如今張瑜不在影視圈活躍,但在投資上做的也是風生水起,

投資了許多工廠、金礦,成了隱形的女富豪,有足夠的資本愜意度過晚年。

沒有丈夫子女的羈絆,她活得反而更加自由瀟灑,這何嚐又不是一種令人羨慕的人生呢?

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