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季《嚮往的生活》終於開播了,
沒想到張子楓上來就被嘲了? ? ?
起因是彭昱暢讓她給周迅送水時的來回推脫▼
“拿過去給迅姐。”
“你去~”
“怕啥?”
“你去~”
何老師鼓勵她說沒事,去就行,
張子楓這才邁開腳步小心翼翼的走過去。
送到周迅手裡後也沒多說一句話,
立刻一陣小跑步返回。
然後就被開貼狙了▼
「畏首畏尾、扭扭捏捏,
表現不落大方、沒禮貌。 」
「好尷尬,社恐的話就不要參加節目了…」
還有吐槽張子楓無趣的,
其他人聊得熱火朝天時,
她每次在一旁只是笑笑而已,
不會拋梗也不會接梗。
「搞不懂為什麼還會常駐?勸退!」
「搞得我連這期節目都沒興趣點開了。」
一個點被揪住看不順眼,
其他行為也立刻迎來質疑。
高三生的晨讀被說是作秀▼
這麼愛學習為什麼不回家學?
還參加什麼節目啊?
如果光看片段,
可能會有這種感覺,
但其實對於看了整期的橘來說,
反而都很真實自然。
不是畏首畏尾沒禮貌,
主要是面對喜歡的前輩的害羞緊張,
晚餐後何老師說起這事,
子楓還是害羞的嘿嘿一笑。
對周迅,張子楓是喜歡且帶著敬畏。
一開始在遠遠看到周迅時,
張子楓就很開心的打招呼say嗨。
當彭昱暢停下仔細看是誰時,
張子楓先推門跑出去熱情的迎接,
還問需不需要自己幫忙推行李,
完全沒有怠慢或躲避。
會打招呼但不敢對視,
目光立刻閃到一邊。
但她會偷偷的看周迅,
喝水的時候盯▼
刷碗的時候也盯著▼
有時候看著看著還不自覺的笑開。
被周迅發現後會摸著頭髮害羞的眼神閃躲。
前輩面前不敢表達,
但背地裡聽到周迅來了十分興奮,
之前妹妹在節目裡可沒這樣▼
其實倆之前合作過《你好,之華》,
周迅在裡面演張子楓的媽媽,
但對手戲不是特別多,
也沒有互留對方的聯絡方式。
這次趁參加節目周迅主動提出加張子楓微信,
妹妹速速拿來手機,
「我掃您嗎?還是您掃我?嘿嘿我都行。」
笑的畫面都糊了。
中間還有一幕特別溫暖,
周迅很理解子楓內向的性格,
加上微信體貼的說你可以不說話,
我也可以不說話。
而且在最新加長版的內容中,
周迅和張子楓還有一段很正面的交流。
周迅給張子楓和彭昱暢講自己的表演心得,
然後摸著子楓的頭讓她來山下學堂玩。
關於吐槽張子楓無趣的,
確實是有點,
她性格偏內向不是搞笑的人,
但也沒有嚴重到部分網友說的「社恐」…
還是和很多嘉賓相處得不錯的。
例如這期跟周迅一起來的張婧怡,
一起去種西瓜時,張子楓會主動拋出話題。
還沒有多久的相處,
倆姑娘都跟認識好久的朋友似的,
即便手上有土也要歡快的拍拍手。
回來之後倆人更是形影不離,
張婧儀剛來時的局促感完全沒了。
妹妹還主動問起張婧儀是大幾,
是不是也要上網課等等,
遇上有共同話題的人,
她還是會大方去交流的。
大人們在煮飯,兩個小女孩在屋裡的一角聊著天鼓搗著新鮮玩意。
晚餐後還會一起去鄉間小路散步。
整段看下來還是很治癒的,
搞得周迅的眼神都忍不住被她倆吸引,
由衷感嘆青春真是美好。
隔天郭麒麟來的時候,
張子楓更是活潑了許多。
連蹦跳的開門,
甚至還直接稱呼郭麒麟為「大林子」。
話也瞬間多了起來,
「怎麼在這裡見到你,你還戴個口罩。」
因為倆合作演出《寵愛》,
所以關係會更熟一點。
而且跟郭麒麟在一起,
張子楓說話都隨意了很多。
會吐槽▼
一起去插西瓜苗,
郭麒麟插到了水管。
張子楓立刻揭發:「那是水管,哥哥。」
會懟人▼
彭昱暢插苗的速度比郭麒麟快,
張子楓:「你看看人家,我已經後悔跟你一組了。」
郭麒麟:“我今天還做了個妝髮。”
張子楓:“沒必要。”
幹完活,郭麒麟正猶豫要不要摘帽子,因為毀了髮型。
張子楓穩準狠:“你也可以不給,一直戴著。”
哈哈哈哈哈哈妹妹?
可以啊,這不挺會接梗的嘛!
還會捧嘩了▼
郭麒麟自誇很厲害,
張子楓商業吹捧:“你已經上道了。”
“你太厲害了!”
聽說有人想看更多哥哥妹妹的互動,
誰不是呢?坐等下一期。
還有上一季和譚松韻的互動,
第一次見面倆人就很有愛,
看到譚松韻走向照片牆,
主動上前去介紹。
去捕魚的時候倆互相牽著手,
妹妹在前面帶頭,
姐姐在後面叮嚀著注意安全。
還有聊到媽媽遭遇不幸的事之後,
張子楓主動給譚松韻的擁抱。
以及最後子楓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捨,
「希望以後還能見到你。」
內向安靜是真,
但交流起來妥帖自然也是真。
尤其是潘石屹來的那期,
我還是相當意外的,
不是同齡人,也不是熟悉的人,
張子楓卻跟人聊得是滔滔不絕。
因為倆都有相同嗜好,做木工以及攝影,
聊相機▼
聊手作▼
還和潘石屹一起做了鴨籠子。
面對這樣的商業大佬,
她也沒有說畏首畏尾。
到這兒,又有人發問了,
既然跟大家交流沒問題,
「那為啥她不願意演一下讓節目有笑點的綜藝感呢?」
我建議你們去看《歡樂喜劇人》,
每集節目的定位都不一樣,
《嚮往的生活》是觀察類慢綜,
要的就是看藝人最真實自然的一面,
不用刻意演。
何炅也說,子楓是不說話,但她很舒服。
在現場錄製人的切身感受,
總比隔著螢幕上要有說服力吧。
有人就是看不慣她拿著高片酬在節目內向?
那反觀之前的大華呢,
看到評論裡有人說,對比之下大華更適合這個節目,
但他也因話太多被嘲聒噪做作?
當時大華還在節目裡說看到這種評論覺得對不起觀眾…
還有參加完《嚮往的生活》引起爭議的何藍逗,
她在節目是啥都敢說,嘰嘰喳喳也很鬧騰,
然後被罵情商低。
最後她在微博道歉,表示會謹慎行事。
而且是道了兩次歉,
因為錄一次分兩期放,
當時這條道歉博是凌晨3點多發的。
沒有人的真實性格是十全十美的,
但被這麼罵還是抵不住的。
我們其實一直在說想看明星的真實性格,
「你們要當自己!」
張子楓是展現了最真實的性格吧?
但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現在的輿論環境經常這樣,
前後矛盾反覆打臉。
喜歡的時候,
張子楓的個性是安靜不作妖,
讓節目變得更治癒了。
不喜歡的時候,
就變成了無趣沒存在感,
真是不懂為什麼還要請她。
都能預測就連現在備受追捧的姊姊們,
指不定也會遭受雙面輿論。
現在是“好颯”、“打起來”,
等節目播出時,
某些動作語言被放大檢視後,
指不定就會變成,
「耍大牌!不服從節目規定!沒素質!」
等等…
我們希望有多元性格,
但又做不到多元包容,
這麼想想還挺矛盾的。
所以看個綜藝就輕鬆一點,
不要刻意放大某個言語動作,
不喜歡就換一個,
也是沒必要讓人家退出。
而且透過綜藝去給一個人蓋章是很武斷的,
畢竟很多片段也是透過刪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