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趙英俊走了。
帶著他的音樂夢和那個標誌性的爆炸頭,沒有任何預兆地走了。
距離春節只剩一周,他沒有等到新年的煙火。
43歲,不惑之年,天妒英才,令人悲痛。
回望他短短的一生,五味雜陳,更精彩紛呈。
{不}01{/否}
1977年,趙英俊出生在遼寧撫順一個三、四線城市。
那時候,他的名字還叫趙健。
這一年,和他差一個字的崔健,還在文工團吹小號。
10年後,崔健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一無所有》,開啟了搖滾新紀元。
他的歌讓無數人年輕人為之瘋狂,也包括那時的趙健。
趙健,格外痴迷崔健,每次聽到他的歌,都心潮澎湃。他崇拜崔健,崇拜他用音樂發洩憤怒的方式。
趙健心中的第一顆音樂種子,就是崔健給他種下的。
不過,彼時的趙健還困在銀行體系裡。在建設銀行朝九晚五,每個月拿著三、四千的薪水。
銀行收入很高,但他漸漸發現,那裡工作太嚴密,不適合自己。
但這個鐵飯碗,要放棄也不容易。於是,他開始曲線救國。
那時候,離他上班的銀行不遠處就有夜店。
他就和朋友組了個樂隊,白天上班,晚上去夜店唱歌。
就這樣過了三、四年充實又瀟灑的日子。
但趙健不滿足於此,他漸漸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身邊也沒有比自己更厲害的人了。
他迫切想要尋找一個出口,追求一個更大的世界。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不}02{/否}
2002年,崔健早已名聲大噪,在搖滾圈創造了無數奇蹟。
這一年,趙健再也不甘於撫順那個小城市了,他辭了職,背上吉他頭也不回地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到了北京,天已經黑了,一摸口袋,只剩下670塊。
他留宿在朋友租來的小房子裡,第一個星期,他沒有踏出家門半步,因為他不認識路。
後來,趙健轉念一想,這樣不行,自己是來做音樂的,得在這個城市立足。
於是,他又背上吉他,去了酒吧街,一家一家地問要不要歌手。有個酒吧老闆覺得趙健唱歌不錯,就讓他來試試。
不過,他明確表示,因為趙健是外地人,唱一晚只能給50塊。趙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每天晚上唱完歌回朋友家,搭計程車就要55。早上搭地鐵去酒吧,還要10塊。
也就是說,趙健在酒吧唱歌,每天要倒貼15塊。
那兩年,日子窮困潦倒,找不到出路。
很快,一個機會砸到了他頭上。
那時候,選秀節目才剛萌芽。
2004年,東方衛視《我型我秀》節目到北京海選,朋友推薦趙健去參加。
那時候,趙健根本不知道選秀是什麼,就稀里糊塗地去了,結果,一開口就驚艷了評委,這可比大多數選手要好太多了。
不過,趙健參加了第一場比賽就被淘汰了。
不是因為他唱歌不夠好,而是因為他超齡了。這檔節目的要求是16到25歲,而他剛好超過了半歲。
這一屆的《我型我秀》最後冠軍是張傑。
看到決賽,趙健莫名其妙地哭了,他突然覺得這段經歷對自己的人生來說是個神奇的存在。
在上海參加完節目,趙健就想回北京繼續去酒吧唱歌。
這時候,第二個機會砸到了他頭上。
{不}03{/否}
《我型我秀》節目組缺人,他們需要一個管音樂的人完成第一季節目。
節目忙完,環球唱片總經理洪迪要他留在上海,跟他簽一個合約。怕趙健不同意,洪迪還說,這個合約就是意思一下,你要是想離開隨時撕掉都可以。
趙健覺得這是個機會,回到北京收拾了一下東西就飛回上海了。
飛機落地的時候,他身上只有一個包包和一把吉他。
那段時間,趙健什麼都乾,做DJ,當節目主持人,混綜。
生活慢慢步入正軌,但他又開始覺得沒勁。
於是,他想著改名,讓自己的名字聽起來喜劇一點。
突然腦海裡冒出趙本山在春晚的那句:「我叫趙英俊,男,今年35歲了,括弧,實際年齡和長相有誤差…」
那就叫趙英俊好了,這個名字,他頗為滿意,別人問起的時候,他總說:“這個名字多中國啊。”
到這裡,趙健的人生畫上句點,趙英俊的人生拉開序幕。
事實上,這個名字的確為他帶來好運。
2005年,一首《刺激2005年》火遍網絡,無數人在追問趙英俊是誰。
這首歌能火,完全是不在趙英俊的意料之中。
那年年底,公司的人都回去過年了,趙英俊還留在公司。
他覺得很無聊,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做一首串燒歌,把一些情歌打碎拼湊在一起,但每句之間要銜接巧妙,聽起來舒服。
經過兩個多月的製作,這首歌終於完成。
取名為《刺激2005》是因為當時《蕭生剋救贖》被叫做《刺激1995》。
他抱著試試的態度,把這首歌放在網路上,他想看看這樣一首全新的歌,以一個新人的名義放到網路上,到底能產生多大影響。
當時,他在網路上寫了一句:我所有要說的話都在題目裡了,就是給現在的歌壇一個刺激吧。
好傢伙,果然刺激到了無數網友。
發完這首歌第二天,趙英俊就回遼寧撫順過年了。
結果回到家,發現大街小巷都在放這首歌。
後來,這首歌被當成彩鈴下載了幾百萬次。
毫無疑問,趙英俊創造了第一代網路歌手的奇蹟,他還有了一個綽號叫瀟灑哥。
但這首歌,趙英俊一分錢都沒賺。
不被公司重視,加上版權爭議,這首歌不過是趙英俊星途中的驚鴻一瞥。
不過,趙英俊的明星夢,到這裡正式寫下了第一個篇章。
而他的奇蹟,遠不止於此。
{不}04{/否}
2011年,趙英俊在上海圈已經小有名氣了。
他拍攝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夜店》,沒想到,這部電影再次改變他的人生。
從北漂到滬漂,他一直把音樂夢想放在胸口最炙熱的地方。
但這一次,他的演員夢被激發了。
同時,他認識了徐崢,成為他生命裡第二個貴人。
彼時,趙英俊和公司的7年合約到期,他決定回北京。
離開上海的時候,趙英俊帶走了10把吉他和28個包包。
那天,他在朋友圈寫到:「上海沒有問題,只有答案。北京全是問題,需要我一個個去碰。」
離開家鄉10年,趙英俊已經不再是那個灰頭土臉的趙健。
而這次,他要放下所有的榮光,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去敲開電影的大門。
這一年,趙英俊31歲。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回到北京後,他才發現當演員比自己想像中要難太多了。
有時候,一個角色就要等好幾年,時間到了,你可能就被換了。
那兩年,他也客串過一些電影,像是《夜店詭談》《像小強一樣活著》,但要出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沒辦法,演員這條路走不通,他只能做回自己的音樂老本行。
這次,老天爺又為他開了一扇窗。
{不}05{/否}
2012年,徐崢全力籌備《人在囧途之泰囧》,為自己的導演之路打響了第一槍。
但是在電影主題曲上,徐嶏遇到了一個難題。
突然,他想到兩年前和自己合作過的趙英俊。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畢竟趙英俊看起來瘋瘋癲癲,根本不像會寫電影歌曲的人。
但徐崢很堅持,他相信趙英俊的才華。
果然,趙英俊不負所望,那首《我要我們在一起》瞬間出圈。 而趙英俊一分錢都沒收,徐崢特別感動。
最終,《泰囧》拿下12億的票房。
這次的成功,把趙英俊事業再推上一個巔峰。
同時,趙英俊的爆炸頭成了他的特色。其實,他是自來卷,剪完就成那個樣了。
2015年,他前後為四部電影寫歌,《港囧》《唐人街探案》《煎餅俠》《萬萬沒想到》。
寫歌的同時,他還在電影裡客串了一番。音樂夢和電影夢並駕齊驅,趙英俊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奇妙的是,這些電影最後都大賣,因此趙英俊還有了一個「票房吉祥物」的稱號。
這一年,趙英俊和徐崢已經成了鐵哥們,他索性簽到了徐嶏的公司。
後來幾年,喜劇成了趙英俊的主題。
一個爆炸頭,大眼睛,長下巴,給觀眾留下陣陣笑聲。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趙英俊:“歌比人紅的創作鬼才,畫龍點睛的電影龍套。”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趙英俊會一直在電影和音樂中瀟灑著。只是,人生沒有如果,他還是輸給了癌症。
{不}06{/否}
43年的人生,趙英俊用一篇短短的文章落下句點。裡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讓愛他的人痛徹心扉。
他的不捨,不甘和無奈,在病痛面前,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兩年多,和癌症艱苦卓絕的鬥爭,他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任何抱怨和淚水。
就連病入膏肓,他還創作了《送你一朵小紅花》。
沒想到,這首歌成了絕唱。
他甚至連離開,都那麼體貼。一句“別為我悲傷太久”,讓人多想從死神的手中把他奪回來。
趙英俊留給這個世界的,不只電影和音樂,還有「趙英俊式的生活」。
曾經有人問他,你眼下最大的困惑是什麼?
他的答案是,沒有困惑。
他說,「成功有兩種。一種是腰纏萬貫富可敵國。還有一種就是,你用你喜歡的東西賺一口飯吃。」
趙英俊是第二種,音樂和電影是他的靈魂,金錢和名利只是附贈品。
短短的43年,用趙英俊微博簡介的一句話足以概括:
不但是當過主持人的編劇裡寫歌最好聽的演員,還是會做電影配樂的電台DJ裡唯一當過銀行職員的歌手。
多麼希望,時間能回到1999年。
崔健的歌響徹大江南北,趙英俊還平安健康。
只是,總有人要遠走,總是來不及挽留。
願天堂沒有病痛,願那朵小紅花永遠留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