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的人是誰造的(倉頡與文字誰先出現的?)

2024-07-13倉頡

聊城東阿縣內有座倉頡墓,倉頡是誰?他都做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事? 《皇覽》《水經注》《兗州府志》及《東阿縣志》記載了倉頔造字確有其人其事。

倉頡

若時空真可以 穿越。想像一下,我們到了某地,突然發現身邊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沒有任何設施可以通往外面的世界。我們是不是回到了古代?或者更原始,因為沒有語言,人類在進化中會不會像螞蟻生出兩隻觸角,靠碰一碰,來告訴你,哪裡有食物?或者像蜜蜂一樣跳起八字舞,釋放一種氣味,告訴同伴哪裡有一大片花叢;又或者像最聰明的大猩猩,大聲吼叫,搥胸頓足來表達情緒……你從現代忽然處在其中,你能活下來嗎?

倉頡

好了,回來吧!看看手機,打開電腦,你看到了什麼?視頻,我最喜歡看抖音;今日頭條,我最喜歡看新聞;讀書,我最喜歡看故事!好吧!把所有字幕符號刪除,還剩下什麼。電腦,手機還能開啟嗎?沒有文字了,我們是不是又回到一無所有的原始社會了,剩下的只有那些發育不全的,類似大猩猩的語言了。想知道250萬年前,人類是以一個什麼狀態存在嗎?也許真的如前面所述,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正在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但自從有了文字,人類才開始真正進入文明時代。

倉頡

那麼文字是誰造的呢?單說我們中國人使用的漢字吧,相傳有一個叫倉頡的人所造。倉頡造字的故事我們小時候都聽過,是個美麗的傳說。 「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原始人類就是靠刻個記號,用繩子結疙瘩來計數、記事的。倉頡造字取代了這個方法開創了文明之基。

倉頡

相傳倉頡是皇帝手下的左史官,黃帝派他去管理牲口食物這類的東西,但當時沒有文字,無法記錄,管理起來非常困難,倉頡開始也用打繩結的計數方法,但是東西多起來這方法也失靈了。

倉頡

有一次,出去打獵,倉頡發現獵人們透過腳印來判斷是哪種動物,這讓他深受啟發,於是就畫了一些東西來代替不同的東西。就這樣,倉頡開始造字了。但我們都明白,人類社會是一部發展史。文字肯定不只是一個倉頡造的,是由無數個倉頡似的先民們共同完成的。從甲骨文中不同的字體就可以看出來。

倉頡

有了文字,就有了記錄歷史文明的工具。想想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現代文明與科技的發展,沒有文字怎麼可能?我們要感激和敬仰倉頡和倉頡一樣造字的祖先們,這是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