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曹衝病逝,年僅十三歲。曹操悲痛不已,哀嘆道:如果華佗不死,倉舒就不會死。那麼,這個名動三國的小神童曹衝怎麼死的呢?
曹衝
曹衝怎麼死的
曹衝(196年-208年),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中國講究一句古話,叫樹大招風,小小年紀的曹衝自然會遭到一些敵對政治勢力的嫉妒和攻訥。於是,在他13歲那年,突然得了一種不愈怪病,「滿面潮紅,神昏儋語,手腳抽搐著,忽而劇烈地一蹦,又拘攣著微微顫抖,時而牙關咬得格格響。 「數日後,終亡。
曹衝之死讓人不得不懷疑。既然他得病而死,為何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宮廷中那麼多臣子,為何只有他得這種怪病,而不見其他人得?如果真是疑難雜症,為什麼連診治報告都不給發,宮廷中的御醫難道是吃白食的?這之中,到底有何隱情?
關於曹衝怎麼死的,《三國志》裡說得很籠統,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我們都知道,陳壽是晉朝人,《三國志》是正史,鑑於一些政治因素,說得那麼含糊,情有可原。那麼,其他史書上是怎麼記載的呢?
我們來參考《魏書·劉表傳》裡的文字。話說當時,有一個和曹衝齊名的少年天才,叫周不疑,當曹衝在世時,兩人互相牽制倒也沒什麼,可曹衝死後,曹操坐不住了,他要殺死週不疑以絕後患。曹丕不知道從哪裡聽來這個消息,趕來為週不疑求情。可是,曹操不只不聽,還怒火大發,說:「如果曹衝在就罷了,週不疑這樣的人豈是你能玩得過來的?」後來果然秘密處死了周不疑。
曹丕為什麼要留下週不疑?答案很簡單,曹丕生性驍鈍,卻善於玩弄權術,即使曹衝死了,還有曹植這樣的潛在勁敵,他迫切需要周不疑這樣的人才來輔佐自己。可是,曹操不領情也就罷了,為何還要發火?這原因有二:一,曹操對曹丕素來無甚好感,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那麼曹丕是怎樣搞到自己要弄死週不疑的情報呢?二,坊間一直流傳著曹丕用環夫人逼死曹衝的風言風語,曹操恨之不及卻苦無證據,沖他發火自然很正常。
也由此可見,曹衝怎麼死的,應該多少與曹丕有些關係吧,畢竟曹衝已死,曹丕獨大了,大家即使有猜測也只能爛到肚子裡。至於後世民間戲劇及《新三國》裡,把曹衝完全刻畫成宮心計中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那就有點太主觀臆斷了。
也許一切,永遠是個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