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現在在網路上挺火爆的,不僅因為他是畫家,還有他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當下年輕人的共鳴。
陳丹青曾說過,人的成長其實不靠知識,我的真實學歷只是小學,我不怕說出來被人笑話,走到今天全靠後期的鍛鍊。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祖籍廣東台山市三合鎮良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家、作家、文藝評論家。
陳丹青在專業方面最有名的是畫以及對油畫等藝術的評價。 2006年,他榮獲中國首屆時代藝術家獎。
一直以為像陳丹青這樣的藝術家,一定是高學歷出身,沒想到他卻說自己只是小學畢業。
陳丹青雖然出生於上海,但他在某個特殊的年代,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1970年至1978年,大概是這個時段。
那時的他20歲左右,風華正茂,對前途充滿了迷茫,本來在大城市上海出生,結果跟著別人一起到了鄉下。
剛開始充滿了好奇心,到後來覺得很失落,為了打發時間,陳丹青便學習繪畫,期間創作連環畫《邊防線上》、《維佳的操行》,油畫《淚水灑滿豐收田》等等。
是與農村生活有關的,是他真實生活的體現,因此這些作品後來均入選“全軍美展”、“全國美展”,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很多農村孩子飯都吃不上,更別說學藝術,因此像陳丹青這樣的畫家,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年紀輕輕的就是頗具名氣的“ZQ畫家”
當時陳丹青所處的年代比較混亂,國中沒畢業就沒有繼續讀書了,網路上說他屬於國中文化,實際上他只有小學文化,這是他自己說的。
陳丹青說,我沒有讀過高中,更沒讀過大學,某個特殊年代,我很榮幸變成了一個所謂的知識青年,跟很多同齡人一樣,被送到農村去接受再教育。
因此我的學歷並不復雜,現在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太短暫了,不像如今的小孩,從幼兒園一路讀到博士畢業,有的還要出國,等問到學歷的時候能說出一大堆。
2000年,陳丹青受聘於清華大學,去報到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工作即將是一名老師,給同學講課的那種。
先要填一張表,其中要填所有的學歷,而他的真實學歷只是小學,初中的時候發生了文G,因此他初中沒有念過。
他如實地寫了小學學歷,周圍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太相信。
陳丹青說,後來的成就都是自學成才,跟學歷沒關係,跟在學校學的知識也沒關係。
人的成長並不是靠知識,所有成長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時間過去了。
一個人只要有出息,無論在哪個領域,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展露出這方面的天賦,有了行動的渴望。
因此不一定要讀那麼多書,人到了二十五六歲以後,很多事情已經晚了,奉勸現在的年輕人,如果膽子足夠大,有雄心,有事業心,有志氣。
那就不要去考什麼研究生,不要在學校裡面待太久,你想賺錢十幾歲就可以,想畫畫十幾歲也可以,只要用心研究,很快就能出成果。
年輕人就是要有勇氣,趁著年輕的時候去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千萬不要按部就班的讀書。
讀到20多歲,到時候一切都晚了,現在很多人到了中老年失敗,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把握時機。
看一下陳丹青的過往經歷,他在1980年就以《西藏組畫》轟動中外藝術界,被公認為具有時代意義的經典之作,那時的他確實挺年輕。
另外繪畫之餘,他也出版了文學著作十餘部,無論畫風與文風,都具有一種優雅而樸素,睿智而率真的氣質,洋溢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1978年,陳丹青考上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教書。
這本來是很好的工作,可惜他1982年辭職移居美國。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2000年回國並受聘清華大學美術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想想能考上清華的人都是什麼人?學霸級別,而陳丹青一個小學畢業的人,居然能給他們授課,何德何能?
充分說明人的成功與學歷確實沒什麼關係。
但陳丹青說,人的成長與知識沒什麼關係,就有點複雜了。
他所理解的知識應該是學識吧,指的還是學校裡面學的那些東西,入社會不一定有用。
如果想要有成就,得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上深耕,加上社會實踐,是這個意思吧?他說的有點含糊了,容易引起爭議。
不過陳丹青說的年輕人要把握時間,趁年輕做喜歡做的事,這點是對的,不一定要死讀書。
他也說,年輕人入社會最好不要上班,因為上班讓人看不到前途,藝術就是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