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昇(中)與技能大賽得獎師生合影。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潘錦 長沙報
雙腿致殘,行走吃力,這不是一個關於拐杖的悲情故事。
他把拐杖變成了“正能量棒”,堅守三尺講台,書寫無悔青春,他就是湖南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的陳東升老師。
陳東昇是邵陽人,全國優良教師,副教授,入選湖南省教育人物。現任湖南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領導者、教研室主任,學校師德師風標兵,教育部兩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身殘志堅寓教於樂
命運之神喜歡開玩笑。在七個月大時, 陳東昇患上了小兒麻痺症,雙腿致殘,不能站立。後經過五次大手術,方能拄拐行走。
他身殘志堅,大學畢業是優秀畢業生;研究生畢業,不只是優秀畢業生,也是優秀班主任。
研究生畢業後,陳東昇在衡陽一家私立學校教會計,開啟了教師生涯。他面臨的第一個考驗是拄著拐杖連續站45分鐘,他強忍著雙腿的劇痛,一邊擦拭頭上的汗水,一邊用粉筆板書。
下課後,臉上全是粉筆灰和汗水。學生說:“看到陳老師在講台這麼敬業,我學習的動力更強了。”
後來,他進入湖南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從教,先後講授《企業會計基礎》《成本管理會計》《會計綜合實訓》《會計資訊系統應用》《ERP供應鏈管理》等課程,年均課時500多節。
刻苦鑽研 著重創新
初到湖南資訊職業技術學院,陳東升掛職實驗室。由於對電腦系統不熟悉,他時常虛心請教,透過在自己電腦上做各種實驗,慢慢地學會電腦操作和系統維護。
會計技能大賽涉及供應鏈操作,他是門外漢,他從零基礎學起,到處查閱資料,不斷實驗操作。一年後,他能教導學生操作;兩年後,他開設新課並擔任主講老師;三年後,他能夠給外校老師解答疑難問題。
他學習資訊化,更是運用到教研室管理中,提升了工作效率。他重視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啟發,提出“試錯教學法”,允許和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錯,並創新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多重角色 樂在其中
作為班主任,他參加班上所有活動。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他總會第一時間出現,伸以援手。
有一天晚上,班上一學生不小心被開水燙到,他第一時間趕到,不斷安慰,叫上其他同學,陪同去醫院就診,等到凌晨1點學生沒事才離開。
他帶的1401班46人通過了會計證,創造了學校通過率歷史新高。他是個知心大哥,學生碰到生活和學習問題,經常向他諮詢,他總是耐心傾聽並給以解答。
身為會計會指導老師,他指導會計協會舉辦「點鈔大賽」「技能競賽」「專業學習訓練班」「優秀校友交流會」等各種活動,豐富了學生課餘生活,更激發了他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
他指導學生參加省級技能和創新創業大賽,並經常獲獎,其中省級一等獎3次,省二、三等獎10多次…
關懷學生 師生同樂
他輔導殘疾學生,鼓勵他們「身體殘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的殘疾」。他眼中沒有“差生”,對成績較差的或有自卑心理的學生予以鼓勵和幫助,經常對學生進行自信心教育,哪怕是學生點滴的進步,他會留意,並給以表揚。
由於平常關懷學生,學生開玩笑說「有問題找陳老師」。學生邀請他參加元旦晚會節目,他雖然當時很忙很累,還是爽快答應,並在中午和晚上跟學生一起完善和排練節目,最後師生同台表演,獲得台下陣陣掌聲。
他握著“正能量棒”,走得緩慢,走得艱辛,但總給人以陽光與激情。他用一顆熱忱之心、堅強之心傳道授業解惑,一路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