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簡介(負心漢陳世美黑化簡史)

2022-11-09陳世美

陳華 時拾史事 昨天

陳世美

本帳號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央八的暑期大劇《開封府》,著實讓了驚掉一地下巴,裡面的三黑包公太有型了,瞪眼如燈,走路掛風,說話似崩,著實令人眼前一黑,恍若隔世。劇中的不少人物都很腹黑,與我們曾經的認知大不相同。幸好,劇中王梓權扮演的陳世美本性還沒變,外表光鮮俊朗,驚才絕艷,內心齷齲權扮演的陳世美本性還沒變,外表光鮮俊朗,驚才絕艷,內心齷齲權戲裡,每出現一次,就會被銡一次,真不知要死多少回,才能令群眾滿意)。

一般來說,像陳世美這樣拉仇恨的人,一定是有原型的,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位原型居然從後世穿越來的。戲中的陳世美,在他被銡前,無人因叫陳世美而出名;在他被錚後,亦無人再叫陳世美,陳世美只能是一位空前絕後的穿越者。

陳世美之所以成為世上無可取代的陳世美,這要歸功於「一書一戲」的傳承流變與刻意編排。

貞節動天秦氏女 傷風敗俗是陳郎

這書是出版於明朝萬曆年間由安遇時創作的公案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其第二十六回「秦氏還魂配世美”,裡面講述了一位鈞州秀才陳世美,娶妻陳氏,生有一子一女,喚作瑤哥、東妹,這是一個令計生時代人們非常羨慕的家庭組合。可惜,美好的家庭也經不起風雨的洗禮,陳世美進京趕考,一舉奪魁,當上了翰林院的修撰,成為炙手可熱的大宋後備幹部,將來飛黃騰達不可限量。

正如時下人們常說的「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一樣,考中狀元當上高官,錢權問題得以一攬子解決,陳世美也就一門心思地放在獲取更大爵祿上,早把老家苦逼的妻子兒女拋到腦後了。在大宋重文輕武的社會裡,小鮮肉級的狀元郎就是鑽石王老五,想找個什麼樣的女人找不來。可憐的秦氏在家苦等了兩年也沒消息,只好帶著一雙兒女赴京尋夫。

陳世美

在偌大的京城裡舉目無親的秦氏母子,幸好遇上了熱心腸的張元老,從他嘴裡知道了陳世美當上了「威風凜凜,鬼神皆畏」的高官,就害怕見不到丈夫。張元老給他出了個主意,讓秦氏到翰林院門口賣唱,遇上咱大宋喜弄風雅的官員招入衙門,就可見到丈夫了。看來,無論什麼時候,衙門口都是門難近,臉難看的。人家夫妻相見居然還要費此周折。

不幸的是,陳世美一看到秦氏在眾多同僚面前賣唱,就火冒三丈,不由分說將秦氏逐出府門,還責打了出主意的張元老。陳世美可不是五羊皮百里奚,一聽老妻彈唱就夫妻抱頭相認,老人的淚點太低!

之後發生的事,足以見證男人變壞有多可怕。陳世美不僅不肯相認,還擔心秦氏成為自家的笑柄。於是派出手下趙伯純(書中說此公是驃騎將軍,真的令人齒冷,曾幾何時,大漢時位居第二的驃騎將軍竟然成為翰林院官員的打手,只能說,有宋以來,武將真的很沒地位)去殺了秦氏,搶回兒女。趙伯純結果了秦氏,卻沒有帶回瑛哥東妹。想想也是,哪個孩子敢這樣六親不認的禽獸父親?

陳世美

做下這樣喪盡天良的事,如何能夠不了了之?那還有天理嗎。首先天王菩薩就不答應!有一位中元三官菩薩佛光普照,降下秦氏遇難的白虎山,不僅為秦氏的屍身施了駐顏術(可不是做成木乃伊喲),還教會了秦氏的一雙兒女一身武術。從這裡可以看出,秦氏的兒女歲數要比《開封府》中出鏡的孩子大,菩薩很忙,哪能經年混在人間課徒傳藝?同時,此版秦氏兒女多了些反抗精神,學會武藝至少要把手無縛雞之力的窮措大強多了,可以打他娘的!

再後,一班烏風源海賊竟起,朝廷招賢平叛。弱宋朝廷搞不定這班烏合之眾,只得祭出「高手在民間」的法寶。瑛哥、東妹揭了招賢榜,剿平海賊,然後論功行賞。有菩薩相助,功勞一定大大的!連瑛哥、東妹死了的娘和活著的爹都跟著沾了光。

不過,陳世美對於瑛哥、東妹可不想和狠心的爹共沐皇恩。他們先準備給母親風光大葬,然後再找父親理論。哪知,秦氏還魂如生,歷盡劫波的母子們歡聚一起,最想做的就是找那個負心漢報仇。

於是,包公出場,受理了秦氏狀告陳世美的三樁大罪:其一是苟貪爵祿,欺君罔上;其二是謀殺發妻,忘夫婦之綱常;其三是不認兒女,失父子之大倫。一樁樁,一件件,在封建社會基本上就是斬立決的命了。

幸好,陳世美生在文人們無比幸福的大宋,不殺士大夫這面免死金牌救了他。陳世美落了充軍遼東勞動改造的判決。本人認為,千里充軍看似仁慈,但終須武松那樣的粗漢方能受得,否則一頓殺威棒下去,還不要了細皮嫩肉的狀元公的小命? !

包公撻斷明如鏡,萬代人傳作話文。鐵證如山,加之是官告官,所以這則評話裡少了包公的戲份,顯得有些虎頭蛇尾,吃瓜群眾會大呼不過癮。不過,這卻為陳世美的徹底被黑化埋下了伏筆。安遇時《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的陳世美形象,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得以完善定型,直接影響了傳統戲曲《秦香蓮》(又稱《銠美案》)。

欺君王瞞皇上 殺妻滅子良心喪 逼死韓琦在廟堂

我相信很多戲迷都聽過「駙馬爺近前看端詳,秦香蓮三十二歲,狀告當朝駙馬郎,欺君王瞞皇上,殺妻滅子良心喪,逼死韓琦在廟堂」{/ b},這段經典戲文,唱火了一個個京劇花臉藝術家。即便在影視業無比發達的今天,知道《秦香蓮》(又名《銡美案》)的也不在少數,所以,筆者就不多說了,只簡述一下該戲梗概。

陳世美

《秦香蓮》講述了均州士子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育有一雙兒女,十年苦讀滿腹詩書的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後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加上公婆餓死,只得攜子女上京尋夫。不成想陳世美不肯(也可能不敢,公主怎麼做小)相認,並派韓琦半夜追殺。

韓琦不忍,只好自盡,秦香蓮反被誤作兇手入獄。陳世美一不做二不休,授意差官在秦香蓮髮配的路上,殺人滅口,幸為展昭所救。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半途上人證又死在殺手刀下。最後,包 出馬,找到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來阻擋。包諱雖一時糾結,但最後還是將陳世美送上了龍頭銠。陳世美經此一劇,最終定格為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典型,更在後世成為負心漢的代名詞。

陳世美

戲劇與公案小說相比,雖然有傳承與發展,相似很高,如主角都叫陳世美,其妻都姓秦,都是中了狀元後不要妻子。但兩者中男主角的不同之處也不少,例如:

一、籍貫不同。 在《包公案》中,陳世美是“鈞州人”,鈞州是大名鼎鼎的鈞窯所在地,位於河南,離開封不遠,且路上也好走。在《銡美案》中,陳世美的戶口卻落到了均州,也就是丹江口,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一下子挪到了湖北西部,變得山遠水長起來。作者這項改,純粹是想難為秦香蓮,顯著拉高其上京尋夫的難度值。

二、妻名有異。 在《包公案》中,其妻叫“秦氏”,符合古人閨名不外露的好習慣,在《銡美案》中,則給秦氏起了個名字叫“香蓮” 。香蓮者,香憐也,這不是刻意拉同情嗎?當然,兩人的一雙兒女的名字和年紀也不盡相同。

三、身分不同。 在《包公案》中,陳世美僅是狀元,外加入了翰林院。而在《銡美案》中,陳世美不僅是狀元,還是駙馬,也就是說,陳世美不僅是皇家的官,還是皇家的人,身份貴重,後台硬多了。

四、犯罪情節不同。 在《包公案》中,陳世美派人殺妻得逞。在《銡美案》中,陳世美殺妻未遂,但卻逼死韓琦,又殺了證人,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陳世美到底是背負血債的大惡人。

五、結局不同。 在《包公案》中,陳世美被充軍髮配,死活得看殺威棒打得輕重了。當然,以咱大宋的仁慈,陳世美苟活的可能性很大,不過擁有如此人品,三觀盡失,陳世美今生恐怕出頭無日了。在《銡美案》中,陳世美是被當場銡了,立竿見影,大快人心。

另外,還有不同就是在《三俠五義》成書前,包三黑沒有展昭等俠士輔佐,更沒有三口銠刀這種大殺器,這些都是有冤沒處申的吃瓜群眾為包青天私人訂製的,又拉風又解氣!

穿越客陳年谷的千古奇冤

說了半天,陳世美都是杜撰出來的人物,是為了滿足吃瓜群眾的日益增長的強烈需求而產生的。那麼現實中有沒有原型呢?其實,大千世界裡與陳世美志同道合的小白臉還是比比皆是的,正如今天某些成功人士有了小三便拋棄了原配一樣。大家姓名不同,閱歷不同,但做得糗事卻大同小異。

當然,一個家喻戶曉的戲曲人物,如果非要對號入座,匹配一位原型的話,也不是找不到。但奇就奇在陳世美的所謂原型與劇中人物的表現根本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筆者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位陳年兄的千古千冤。

話說湖北均州有位士子名喚陳年谷,號熟美(原來陳世美是以字行,熟美與世美僅一字之差),生於明代天啟五年,自幼聰穎好學,發憤讀書。等等,這位陳年兄可是明末的人,和大宋仁宗年間可是差了不止五百年,他要不是還想再活五百年的康大帝,只能是時下流行的穿越客。

到了清順治八年,陳熟美成功考取舉人,順治十二年又考取進士,成了根紅苗正的國家公務員。陳熟美正式被任命為直隸饒陽知縣,在這個小縣城裡,熟美兄塌下身子,體察民情,懲治惡霸,清剿土匪,同時,辦義學、興水利,一干就是三年。在吏部主持的任期考核中,其政績最優,漸次升任刑部郎中,變成了司局級幹部。如果這段期間,秦香蓮女士要尋夫的話,只能千里迢迢到饒陽找陳縣令。

之後,還是因為政績突出,陳熟美受到順治皇帝重用,被任為貴州省思仁道道台,同時,兼任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陳熟美仍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廣施仁政,維護民族團結,對於穩定邊疆貢獻良多。

康熙十年,陳熟美轉任戶部郎中、侍郎,主管鹽政,這可是咱大清的肥缺,多少能人都因為欲壑難填在這個任上栽過跟頭。陳熟美嚴以自律,以專賣治鹽,成效顯著。

康熙二十三年,功成名就的陳熟美攜妻告老還鄉。觀其一生,陳熟美不僅在官場上一帆風順,其道德品質也沒有什麼可指責之處,更沒有貪圖富貴,殺妻滅子之事。

可是,本來應該大書特書的清官榜樣卻因為兩個人的出現而命運陡轉。

這兩個人就是仇夢麟、胡夢蝶,陳熟美正版的同學。當年大家一起讀書,關係不錯,兩人家庭條件比較好,還接濟過熟美同學。不過,兩人顯然不是讀書科舉的料,一直過得很不如意,就像其他同學一樣,也找到熟美同學,想謀個一官半職。這是當時官場的風氣。可惜,熟美同學是位久經考驗的好同志,當即將頭搖得山響,「給錢的可以,要官的不行,俺是講原則的,再說俺也不是組織部長啊」。 熟美同學只是拿出些銀兩報恩了事,就將老同學打發了。

自覺和熟美關係不一般的二夢同學,也和其他找熟美拉關係的人受到一般待遇,這個氣說什麼也忍不下去。可是忍不下去也得忍,誰叫熟美同學今非昔比,不僅官高爵顯,而且聖眷正隆呢。

但是,二夢同學明里搞不了事,但暗裡有辦法。二夢在從熟美處離開含恨回鄉的路上,聽了出大戲,登時有了靈感。要說,這二夢當年科考的時候沒啥靈感,現在滿心想整人卻靈感大爆發,不得不說是朵奇葩。

這齣戲在當時可是紅透全國的,戲名《琵琶記》,由高明創作,寫的是漢末才子蔡伯喈和原配趙五娘以及相府牛小姐這個家庭組合的情感糾葛,算是一出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才子佳人戲,雖蔡伯喈停妻再娶,但終歸是大團圓結局。

二夢同學也是戲迷,本來就有心事的二人看著看著,心中的怨念被點燃了。陳熟美啊,陳熟美,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俺當官當不過你,但俺可以編排你,讓你遺臭萬年。

二夢同學也是急性子,說乾就乾。二人拿著熟美同學給的銀子,請戲班依照自己的意願,把《琵琶記》的情節大加改造。為了劍指老同學,他們把戲中的負心漢蔡伯喈偷換成了陳熟美。

當然,為了避免讓熟美同學查覺,他們刻意將新戲男主角的名字換成陳世美,也就是今天家喻戶曉的名字。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來陳熟美的名字太個性,天下同名者不會太多,容易被對號入座,給自己招來麻煩;二來陳世美這個名字在《包公案》中出現過,一旦熟美同學查覺,自己完全可以推脫掉。當然,他們將陳世美的原配改名秦香蓮,與熟美同學的發妻陳馨蓮僅一字之差也是同樣道理。如此偷梁換柱,卻又不著痕跡,進退有據,果然是古代不良文人毀人於無形的大殺器。

二夢同學編造出自認為賽過《琵琶記》的新戲,就是《銡美案》(又名《秦香蓮》,也叫《賽琵琶記》。此後,二夢將新戲推向民間。這齣悲情苦戲內容豐富,情節曲折,人物形象突出,結局更是解氣,很快就受到了吃瓜群眾的熱捧,漸成星火燎原之勢,更隨著京劇的崛起,一舉成為當時社會耳熟能詳的經典。

不過,《秦香蓮》這齣戲在均州卻遭到抵制。醒過味來的陳熟美家人利用自家的人望,在均州一地禁唱,甚至將到當地唱這齣戲的戲班痛扁一頓。但木已成舟,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了。此後,《秦香蓮》在華夏大地越唱越火,已成為京劇的傳統經典劇目,劇中男主陳世美自然也成為二夢同學希望成為的那種人,甚至超過了二夢同學的預期。

對此,我們也只能無奈的扼腕嘆息,道一聲「人民群眾有需要,熟美同學很無辜」。

陳世美

end

往期目錄

中世紀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書為何稱他為“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國人在做什麼?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被邀請出席新中國開國慶典的幫會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

死人是怎麼結婚的? ——聊聊冥婚

在抗日戰爭中,蔣介石是怎麼失去南京的呢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請寄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