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起大宋王朝,歷史學家調侃為:“北宋無良將,南宋無良相”,這就是說南宋時期,雖然軍事上不給力,特別是“ 瀾淵之盟”、“靖康之恥”等一系列的政治軍事上的敗筆出現,使得大宋一片大好江山損失殆盡,大宋王朝走向末路。
即便如此,在文化藝術領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文化的延伸仍然不容小覷。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文化藝術無比繁榮的時代,即使內憂外患,南宋時期在文壇仍然活躍著一大批優秀的文化名流。
範成大何許人也?
範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即今江蘇吳縣)人。他與「陸遊、楊萬裡、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範成大在他的那個歷史時期,就已是有名的詩人。他一生遊歷各地,見多識廣,閱歷豐富。所以他的詩題材廣泛,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也比較廣闊。其中最具有文學價值的就是他記錄自己異國之旅的「金紀行詩」和後期大量具有歸隱風格的「田園詩」。
前者描述了他出使金國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主要描述了山河破碎的悲痛和中原百姓渴望收復故土的心情,也表達了範成大願意以死報國的決心;
後者主要是他退隱田園十年間創作的,真實的反應了當時老百姓的現實生活情況,很接地氣並極富有鄉村氣息。
範成大的詩詞成就
- 石湖居士的田園詩,具有鮮明的特色,對後人影響深遠,從南宋至清初經久不衰。後人有「家劍南而戶石湖」之說。可謂「家家都有一本陸遊的詩集,戶戶有珍藏石湖居士的文集」。
- 他能與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相提並論,足以證明他的成就和影響力。品讀他的詩詞,風格輕巧,善用典故,佛典。
- 範成大晚年所作所為六十多首《四時田園雜興》,堪稱其巔峰之作。近代著名學者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稱之「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 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詞作家。他的字在南宋時期雖然不如辛棄疾那麼出名,但其造詣也是可圈可點。
- 由於早年遊歷金國的經歷,並寫下許多反映現實的絕句,某些角度來說,他也可以稱作一位「地理學家」。
「石湖居士」的詩詞風格
- 範成大的詩詞早先從「江西派」入手,在後續的學習中,有中晚唐詩風的痕跡,同時他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寫實精神,博眾家之所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 他出使金國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諸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他的《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畬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達了作者關心大眾淒苦,字裡行間表現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 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具體生動地描繪出農村景物、田家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具有民歌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優美的田園牧歌畫卷。
範式大的代表作品範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種,也傍桑陰學種瓜。
- 這首詩淺顯易懂,生動地描寫了農民為生活所迫,男耕女織,日夜勞作,小孫子雖然不懂得承擔耕田織布的任務,可也仿照大人勞動,在桑樹底下刨坑種瓜。詩人在這裡歌頌了農民的勤勞質樸的傳統美德。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耞響到明。
- 緊張熱烈的勞動場景,躍然紙上,為讀者展現出一幅豐收時節的畫面。充分錶現了農民的喜悅和勞動時的歡快。同時可以看出詩人對勞動有著深刻的體會。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麵收新繭。
——【蝶戀花】
- 範成大的這首為數不多的田園詞,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清新明淨的水鄉春景,散發著濃鬱而恬美的農家生活氣息,自始至終有流露出鄉村景色人情淳樸寧靜和諧,讀了令人心醉。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若您認可“兵法天下”,請讚轉分享,雅評留言-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