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可謂是有勇無謀,那為何西楚霸王項羽能夠與人才具備的劉邦進行出汗之爭呢?認為項羽完全是憑藉其亞父範增的足智多謀,幫助他解決困難,擺除困境,走向成功。但項羽後來不相信亞父範增,導致滿盤皆輸。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具有神奇色彩的範增。
1.範增的信息
範增(西元前277年-西元前204年),居鄛人(今安徽巢湖西南)。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主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西元前206(漢元年),範增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消滅劉邦勢力,未被採納。後在鴻門宴上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藉機行刺,終未獲成功。漢三年,劉邦被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用陳平計離間楚君臣關係,被項羽猜忌,範增辭官歸裡,途中病死。蘇遼曾經著《範增論》。
2.范增七十反秦
範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平時在家,好出奇計。陳勝大澤鄉起義時,他年屆七十。不久,項梁率會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為反秦鬥爭的主力,範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貢獻給反秦事業。範增和項梁相於薛地。當時陳勝已被殺害,張楚大旗已倒,反秦鬥爭陷於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首領正相會於薛地,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範增的到來適逢其時。
範增見到項樑等將領,先分析了陳勝所以失敗的原因。他認為,秦滅六國,楚人的仇恨最深,人們至今仍懷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懷王,因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是有道理的。而陳勝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立楚王之後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導致其勢不長。接著範增論證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認為項梁渡江以來,楚地將領紛紛前來依附,就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人們以為他能復立楚國社稷。他建議應該順從民眾願望,扶立楚王的後裔。項樑等人毅然接受了範增的提議,找到了在民間替人放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復立為楚懷王,草創了楚國政權。
3.范增鴻門鬥智
劉邦第二天率領百多名騎兵會見項羽。雙方於鴻門會面。劉邦對項羽稱,自己得入關中實屬僥倖,但有」小人」從中挑撥,使兩人之間產生誤會。項羽回應道:」是曹無傷派人向我說有這種事,否則我也不會來這裡」。他隨即邀請劉邦參加宴會。宴會開始時,項羽和項伯面東而坐、範增向南而坐。劉邦坐在範增的對面,張良則在項羽對面。
範增不時向項羽打眼色,舉起自己的玉佩3次,示意項羽盡快行動。項羽不發一言,未理會。範增於是傳召項羽堂弟項莊,吩咐他在席上舞劍,乘機刺殺劉邦。項莊進入酒席之中,向項羽請求準許他舞劍為樂,並在項羽同意後立即拔劍起舞。項伯亦隨即拔劍揮舞,並以身體阻擋項莊,使其無法攻擊劉邦。張良立刻離開酒席,並通報在軍門外的劉邦部將樊嘩。
樊嘩帶著劍和盾強行闖入酒席,向項羽怒目而視(“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羽詢問了樊嘩的名字後,稱讚他為」壯士”,並吩咐從人賞賜樊嘩酒,樊嘩一飲而盡。項羽又賞賜一隻豬前腿(彘肩),樊嘩直接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劍」切而噉之」。項羽問道:」壯士能復飲乎?」樊噠趁機向項羽指出:楚懷王曾下令」先進入關中的人便可做關中王」。劉邦雖然先入關中,但並未立刻自立為王,而是退軍等待項羽到來。他認為項羽是有意殺死劉邦,要求項羽打消這個念頭。項羽未有回應樊嘩,只吩咐他就坐。
劉邦稱要上廁所,和樊噠一同離席。不久項羽派陳平召喚劉邦。劉邦認為應該先辭行,樊噲反對,認為現時的情況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能再拖延時間,且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結果劉邦和樊噠帶同夏侯嬰、靳強和紀信等將領一同逃走。逃走前,劉邦吩咐張良把帶來的一對白璧送給項羽、一對玉鬥送給範增。張良回到席上,獻上禮物,並代劉邦向項羽賠罪。項羽收下了璧玉,放在桌上;範增勃然大怒拔劍撞破了玉鬥,怒罵道:」臭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啊,我們這些人如今要成他的俘虜了。
4.中途病死
西元前204年初,楚軍數次切斷漢軍糧道,劉邦被困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於是向項羽請和。項羽打算同意,範增說:「此時很容易就能擊敗漢軍,如果現在把他們放走而去征服,以後一定會後悔的!」於是項羽與範增急攻滎陽。劉邦的謀臣陳平抓住了項羽多疑、自大的特點,利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羽同範增的君臣關係。項羽的使者來了,劉邦叫人準備豐盛筵席,捧著佳餚正要進獻,細看使者,故意假裝驚訝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沒想到卻是項王的使者。”便更換佳餚,改以粗食供項羽的使者吃。使者回來報告項羽,項羽就懷疑範增與漢有私情,漸漸奪去範增權柄。
範增大怒,說:「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著辦吧。希望您把這把老骨頭賜還給我,讓我回鄉為民吧。」項羽允許範增辭歸。範增啟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瘡發作而死。
秦朝末期,天災嚴重、朝廷橫徵暴斂,人民怒氣高漲,陳勝吳廣開始了大澤鄉起義。這時的範增已經年有七十,項羽也隨之揭竿而起,率會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為反秦鬥爭的主力。範增就前去投奔項羽,為項羽出謀劃策。
範增來後,首先分析了陳勝失敗的原因,提出了反秦的側羅,在民間找到了找到了在民間替人放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復立為楚懷王,草創了楚國政權。
劉邦先打入函谷關,佔領鹹陽,成為了關中之王。項羽準備攻打劉邦,劉邦得知此事後,特意去找了項羽匹配最,願意擁立項羽進入鹹陽。項羽的叔父項伯想要刺殺劉邦,可是項羽不許,劉邦叫醒逃脫,範增很是生氣,認為項羽不成氣候,將來登基為地的必定是劉邦。
項羽多疑,聽信了諫言,以為範增勾結劉邦,削弱範增的兵權。範增很是生氣,告老還鄉。項羽同意了。而範增因為生氣,引發背疽死在路上。
而範增死後,項羽果然兵敗如山倒,劉邦大勝,建立了漢朝。
民間傳說:民間傳說範增是詐死,實際上已經乘著石船來到今屬浙江省天台縣的九遮山,隱姓埋名居住在山洞中,為民治病,造橋鋪路方便行人。但他依然關心國事,當項羽自刎烏江消息傳來,他大哭:「豎子不聽吾言,終有今日!」於是人們知道他就是范增,他卻說「範增早死彭城,哪裡會到這裡來! 「不久人去洞空,不知所終。
5.對範增的評價
劉邦:」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陳平:」彼項王骨鯠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週殷之屬,不過數人耳。」蔣濟: 「項羽若聽範增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週曇:」智士寧為暗主謨,範公曾不讀兵書。平生心力為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 ,為漢驅民了不知。
蘇遼:」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