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有著德國人的硬朗,但是舉手投足又流露出法國式的優雅,她曾是德國內閣人氣最低的部長,卻在60歲當上歐盟史上首位女性主席,她就是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今天,我們來了解他的傳奇人生。 1958年,馮德萊恩出身於政治世家,他的父親是最早一批自願常駐布魯塞爾的德國官員。因此,馮德萊恩從小便在布魯塞爾長大。
他精通德語、法語、英語,見證了歐盟發展史上的機會和挑戰。馮德蘭13歲隨家人定居德國,他的父親從此在政壇平步青雲,當上了薩克森州的州長。這是70年代興起的反核運動,以及德國綠黨誕生。
讓馮德蘭父親的生命受到了威脅。為了避免波及家人,他的父親強行將他送往英國倫敦,讓他化名為羅斯拉德森。
這樣坎坷的成長經驗讓他養成了高度自律、追求極致的性格。馮德萊恩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學習,隨後前往漢諾威醫學院就讀,最後在1987年畢業,成為助理醫師。
馮德萊恩於1990年加入新民盟。但此時的他並沒有活躍在政壇,直到2000年才正式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 2003年,馮德萊恩當選德國下薩克森州議員,同時在州政府中負責社會、婦女、家庭等事務。
此後,馮德萊恩勢如破竹,在2004年正式進入了基民盟的核心角色圈。 2005年梅克爾上台後,便提拔馮德萊恩擔任德國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長。
2013年,馮德萊恩被任命為德國聯邦國防部部長,他也成為了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當時他被媒體視為梅克爾接班人的有力人選。
馮德蘭在出任國防部長期間,面對德國軍隊軍費不足、裝備老化和戰備鬆懈等問題,他進行了強有力的政治措施,讓德軍在二戰後首次實現規模上的增長,國防預算也在GDP中的佔領逐步提高。
不過,各種問題和爭議也隨之而來。馮德蘭雖竭力想推動德軍現代化,但軍隊的裝備仍達不到現代化的要求。面對軍隊裡的性侵和極右勢力的醜聞,他沒有主動承擔管理責任,反而將過失怪罪於長官的態度問題,引發要求其辭職的呼聲。
由於英國脫歐,歐洲範圍右翼民粹陷入困境。身為一個熱情的歐洲主義者,馮德萊的目標是希望建立一個歐洲合眾國,並且支持組成歐洲軍隊。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其挺歐主張的讚賞。在先前的歐盟特別高峰會上,馬克宏第一個提名馮德萊恩為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
在無記名投票中,馮德萊恩最終以383票支持、327票反對的結果當選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其實馮德萊恩並沒有出現在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最初的名單中,但他最後卻成為了這場遊戲中半路殺出的黑馬。
在馮德萊恩上任前,他曾做出多項承諾,包括歐洲移民問題。國家保險計畫、英國脫歐等問題,從馮德萊恩的當選來看,德國將進一步加強對歐盟的影響,只面對內部矛盾日漸凸顯歐盟,馮德萊恩執掌歐委會之路不會太輕鬆。
近日馮德萊恩表示,中國在國際上越來越重要,要加強同中國的合作,希望中歐的合作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