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簡介人生經歷(人生坎坷不平,散文名揚海內,項脊軒裡的歸有光到底是個什麼人?)

2023-01-15歸有光

如果一句話來形容「嘉靖三大家」之一的「震川先生」歸有光,那恐怕就是幼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生坎坷令後人欷歔不已!

提起歸有光,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恐怕便是《項脊軒志》一文。而就在這間只有一丈見方、如在項脊之間的小書房裡,大明的一代散文大家歸有光,傾情演繹了自己的悲喜人生。

雖其中有苦有淚,卻也讓後世的我們得以窺到一個真男兒的風采。

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一說歸有光,便不可避免提到「項脊軒」。

這是歸有光在崑山時的書齋名,為何叫項脊軒?首先便是其書房窄下,如在頸脊之間;再者,歸有光遠祖歸道隆曾在江蘇太倉縣項脊涇住過,以項脊為名頗有懷遠追宗之意。

不過,無論是何原因,如今終究都是時過境遷,後人的緬懷猜測而已!於古人而言,文人大都有博取功名以光宗耀祖的理想。而身為大明文人的歸有光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家族寄託厚望,認為他它可以成為家族中頂天立地的脊梁骨!身為文人的歸有光既然以“項脊”為名,自號“項脊生”,亦有擔負脊梁重擔之意!

正如其祖母言:「比去,以手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老奶奶對孫子的功成名充滿無限的希望與寄託。而這一席話,不僅是家族老祖母發自之語,也可見期望之殷切,情意之真誠!正因為對歸有光望之殷切,於是老人「公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平平常的場景,將老祖母對孫兒的殷切期望,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把歸有光肩上作為「項脊」的擔子之重也可見一斑。但令人唏噓不已的是,身為才子的才子歸有光雖自幼飽讀詩書,天資聰穎,但卻屢試不第,直到三十五歲才中舉人。其後二十餘年,歸有光屢次會試不第,直到六十多歲才中進士,也得以被授官湖州長興縣縣令。由於作官正直,不願與上級官吏及地方豪紳同流合污,因此歸有光在任職三年後便被明昇暗降為順德府通判。

儘管他後來受到大學士高拱的賞識,在其保薦之下做了南京太僕寺丞,但此時已經年邁的歸有光,任職短短一年後就病死任上……至此,明嘉靖三大家之一的文人歸有光,一生劃上終點!

「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如今距離歸有光的時代已有數百年之遠,但過去的一切卻恍如昨日,讓人感觸至深,尚能體會到歸有光的男兒柔情! “不以成敗論英雄”,雖然歸有光讀書不效,未能及時功成名就,但卻依舊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真男兒!

歸有光是剛強的,但也常常流淚!想到母親,他會「餘泣」不止;想到祖母,他會「令人長號不自禁」。但男兒哭泣,不都曾代表軟弱。古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有時候,眼淚比較代表的只不過是真性情而已!

歸有光的一生,幼年喪母,想起慈母的點點滴滴,又怎能不潸然淚下?飽讀詩書,卻功名未就,再想起祖母的囑咐和家族的振興期望,怎能不流下止住內疚的眼淚?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歸有光是個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人,一個經歷坎坷、情深意重的文人,因此他才為未能盡為人子責任而哭,為妻子去世流淚,為未能光宗耀祖而哭。

縱觀歷史,文人墨客與英雄豪傑都曾留下眼淚。詩人白居易哭過,「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歐陽修哭過,「不見去年人,淚流滿面春衫袖」;杜甫也哭過,「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蜀漢丞相的諸葛亮也曾被哭過,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流滿面」…真男兒未必無淚,自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面對「四面楚歌」時,也曾「泣數行下」!男人不輕易哭,但面對最深的傷,也會脆弱流淚!

所謂求真尚實,以自然不事雕琢為上。 《項脊軒志》雖是寫日常瑣事,但寫真事,,真感,因而備受推崇!讀此文時,或許我們對十八歲的歸有光是為何會有如此自覺的文學追求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歸有光他肩負家族的使命,所以儘管科舉仕途坎坷,他還會執著於科舉入仕!也或許是因為歸有光久讀不仕,他才得以有精力寫出流芳百世的文章,成為一代散文大家!而不管是對於懷念母親和祖母所流的淚水,還是對於愛妻去世前所植枇杷樹的「今已亭亭如蓋」的感慨,於這位文人來說,大概都是「情動於衷而形於言」的真情流露吧!

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為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保持一份生命的本色,才能聆聽到生命的意義,才會擁有非浮華功名可比的真性情。

「庭有枇杷樹,吾妻 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睹物思人,才會睹物傷情。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人不同”,其中深愛,其中深痛,不言而喻!此間回憶再起,不知其中是甜蜜還是苦澀。追憶母親與祖母時,歸有光悲痛之情如洶湧潮水直瀉而出;回憶起亡妻,歸有光則是「綿綿無絕期」的深沉愛戀!

因為有愛,心才不會冰冷;因為有愛,剛強男兒亦有柔情一面!因為有愛,才能將平凡的人生變得綏爛無比。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縱有錚錚鐵骨,亦有萬般柔情,既有人生坎坷不平,亦有散文名揚海內。

有琴心做雅事,有劍膽行義舉,縱覽歷史萬般文人墨客,歸有光此等亦以平淡之情出類拔萃,此乃真震川先生!

壹點號 龍羽尋青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