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從小城青年成為文化商人的郭敬明,接受了樂嘉的訪問。
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樂嘉,問了一個大家都很感興趣的話題:會不會介意別人針對你的外形進行調侃?
郭敬明雖然嘴上說著不在意,但是語氣卻越說越激動。
“誰不想玉樹臨風,但長不到一米八就活該去死嗎,就活該被人嘲笑嗎?”
他連用了數個反問句,表達著心中的憤怒。
最後他總結說:“我覺得這個不公平。”
接下來,他更是諷刺了一把那些長得高的人:
“這群人真可憐。”
“我其他的任何一點,你們都比不上。”
“你長那麼高幹嗎?還不是碌碌無為?”
話語中,充滿著鄙視和優越感。
他繼續說道,他們能說我的,也只有這一點了。
但一直以來,他真正的黑料,從來都不是他的身高,而是「抄襲」。
王朔曾罵他是“小偷”,他抄襲的行為是“入室搶竊”。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道歉……那麼點小孩,妖裡妖氣的。”
“我準備請鐵凝主席,好好抓一抓這事。”
不知道對於郭敬明的“消失”,王朔有沒有出力。
但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誰也怪不了,只能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不}01{/否}
1983年,郭敬明出生於四川的一個小城:自貢。
他們家在那個小城的生活水準屬於小康,父親郭建偉在國營工作,母親周慧蘭是當地銀行的職員。
和許多小鎮青年一樣,郭敬明從小嚮往大城市,夢想生活在北上廣。
雖然他的家裡不窮,但他的童年稱得上是命運多舛。
他從小就體弱多病,五、六歲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幾乎每年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醫院裡度過的。
為了讓他排解孤獨,母親週慧蘭常帶著書本到醫院,為他讀書,為他說故事。
在母親的聲音中,讓他對書產生了興趣,也讓他對外在的世界充滿了遐想。
他的父母相比一般人身材就偏矮小,加上他曾得過敗血症的原因,讓他的身高總是比同齡小朋友更加矮小。
他閱讀之後,同學們踢足球、打籃球、打排球等,但這些體育競技類的運動,顯然不適合個子矮小的郭敬明。
那時候,男生幾乎很少跟他玩,嫌棄他不像個「男人」。
很多人當著他的面喊「像女孩一樣」之類的話。
這樣的環境和語言,深深刺痛著他。
以至於多年後,在某次綜藝上,當被人諷刺像「女人」時,他生氣地拂袖而去。
一句於別人而言無傷大雅的話,他卻氣到一度無法繼續錄音。
那時候,讀書成了他少數能做的事。
寂寞、孤獨、自卑、被排擠、歧視、不被認可……幾乎組成了他的整個青春。
也只有讀書,才能讓他在其他小夥伴身上,找到了那麼一點優越感。
越不被認可,越是急於證明自己。
自卑感,讓他渴望成功,成為人上人。
所以,一旦機會降臨的時候,他就會用盡全力拼命去抓住。
從國中開始,他向雜誌投稿。
並在當年非常有名的文學網站「榕樹下」上寫作,筆名就叫「第四維」。
以至於後來,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小四」。
14歲那年,他的一首小詩《孤獨》,不僅被刊登在全國公開刊物《人生十六七》上,還拿了10塊錢的稿費。
雖然錢不多,卻給了他無限的希望。
他發現,書上那些被印成鉛字的文字,自己通宵達旦挑燈夜讀後,也能寫出來。
那些年,文學在許多人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不僅能賺錢,還能為自己帶來名譽,這讓郭敬明無比快樂。
而新概念作文的出現,彷彿遞給了郭敬明一把通往成功的鑰匙。
{不}02{/否}
郭敬明進入高中後,恰逢新概念作文大賽。
於是,為了研究明白評審的評選標準,他買了七本雜誌去研究。
為了增加成功的機率,他一口氣投了7篇稿件,每篇都在5000字以上。
這在新概念作文的大賽史上,絕無僅有不敢說,但卻是非常罕見。
由此可見,郭敬明迫切想成功的心。
一個月後,17歲的郭敬明來到了魂牽夢繞的十里洋場上海參加複賽。
他這樣描述上海:“最矮的那棟都比自貢的高很多。”
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上,他連續拿下兩屆冠軍。
他用執著、韌性、悟性,在高手如雲的參賽者中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和他一起奪冠的,還有常被拿來和他比較的韓寒。
他和一眾少男少女站在頒獎台上,曾經的他被嘲笑得有多慘,彼時的他就有多得意。
之後,郭敬明走在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上。
後來因為沒考上廈大,他去上海讀了上海大學。
讓他沒想到的是,已經在新概念作文中小有名氣的他,儘管身上有了光環,但並沒有讓他在大學中得到什麼優待。
相反,在那裡他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
2002年,到上海讀大學後,郭敬明發現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窮人」。
上大和其他大學不一樣,這所三流學校絕大多數學生都是上海本地人。
他們有著本地人的優越感,穿著時髦的衣服,拿著最新的手機。
他們很少去學校食堂吃飯,也常去餐廳改善伙食。
“你無法想像那個學校的學生多有錢,滿校園都是LV、PRADA,很多學生一周換一部新手機……”
對於一個每個月拿著600塊伙食費的學生,
一個家裡裝電話,加個冰箱都能高興半天的小孩,
一個寫小說要藉同學的電腦,為了買一台攝影機都要小心翼翼打電話給父母的窮小子,可想而知這樣的環境對他有多大的震撼和落差。
他和這裡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但在這裡學生很少說普通話,經常操著一口道地的上海話。
就算上課,很多時候老師也用的是上海話教學。
郭敬明被這座城市,排除在外。
自卑和孤獨,在異國他鄉再次迸發了出來,而且無數倍放大。
他遭受過冷落,記性很好地都一一記了下來。
“那張臭臉,那個白眼,我會記一輩子。”
就算後來功成名就,上海大學對他來說依然是場惡夢。
為了盡快融入這座城市,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學會上海話。
「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金錢讓他自卑,後來他拿著金錢和物質來奪回自己的尊嚴。
正是對金錢的強烈慾望,讓他更加的努力。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寫作,他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後來,他一直寫書,當導演等,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這個慾望一直在支撐著。
他周圍的同學做夢也想不到,這個瘦小的小男生不久後,不僅名聲大振,還登上了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不}03{/否}
高中的時候,他曾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但出版商不知道是不是怕沒人買砸手裡,僅僅印刷了6000本。
他在自己的家鄉自貢,在全城的每家書店裡都找不到這本書。
於是,他找到書店的老闆娘,把10本樣本書放在她的書店賣。
“我想讓別人買我的書,我想讓別人看到我的作品。”
他的虛榮心,讓他迫切想出名。
在參加新概念作文兩年後,春風文藝出版社的編輯,給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問他最近有沒有新作。
他們曾經給很多作者都寄過類似的郵件,但回覆他們的,只有郭敬明一個。
郭敬明和快回覆他,表示最近正在創作一部小說,並表達了合作的意願。
他創作的小說,正是後來的《幻城》。
2003年,正是在春風文藝出版社的規劃下,《幻城》出版了。
誰也沒想到,《幻城》一面世就銷售火爆,銷售額破百萬冊。
嚐到甜頭的郭敬明,同年又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和《夢里花落知多少》。
如此高產,讓許多同業咂舌。
隨著一本暢銷書的出版,也為他換來了源源不絕的金錢和榮譽。
從2003年開始到2012年,他有7年時間是全國暢銷書作者。
2004年,郭敬明以第94名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一直到2014年,,除了2013年外,他連續11年登上這個榜單。
從2006年到2012年,他連續7年出現在「中國作家富豪榜」。
他成為了中國名氣最大,最會賺錢的作家之一。
他甚至為了專心寫作,直接從上大退學,並成立了《島》工作室,當了老闆。
郭敬明摩拳擦掌,創辦系列雜誌,成為主編等。
他把寫作商業化,變成了一門生意。
公司上下都喊他“郭總”,讓他的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而郭總這個稱呼,正是他所要求的。
但郭敬明不是天才,不可否認他在寫作上有天賦,但也只是一個資質中乘,比較努力的文學愛好者罷了。
他太渴望成功了,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動起了歪腦筋:抄襲。
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但也讓他為自己的未來,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
有一天,這枚炸彈爆發出來的威力,足以將他毀滅。
曾經的他笑得多開懷,後來摔得有多慘。
{不}04{/否}
有了錢之後,他過著了夢想中奢靡的生活。
他終於和他的上大同學一樣,擁有了自己的奢侈品。
他的生活品質,直接碾壓當年那些瞧不起他的人。
2010年,當坐在豪華車裡的郭敬明經過上海靜安區武定路時,看著一座古樸的建築,直接讓助理下去打聽這座別墅的售價。
助理回來後告訴他,那棟別墅的價格在5000萬左右,汪精衛四姨太曾在那裡住過。
郭敬明聽完後大手一揮,說了一句「我買三棟」。
如果忽略掉郭敬明瘦小的身材,這像極了電視劇裡描寫霸道總裁的橋段。
而在不久前,他剛剛在均價十幾萬一平米的上海湯臣一品買下了幾百平米的豪宅。
他買東西,從不看價格,喜歡就買。
LV、GUCCI等奢侈品,在他家以及他的身上,隨處可見。
“如果賺更多的錢,我想買遊艇,買飛機…”
當別人吐槽他炫富時,他說:“一個基本的公民,憑自己的能力賺了錢,你要怎麼花錢,那是你的自由……”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當實現財富自由之後,他們會更熱衷於追求精神生活,探索生命的意義。
而有的人,則把有錢,把各種奢侈的生活,當成了人生的終極理想。
夢想雖然沒有對錯,但境界卻有高低之分。
後來,他拍攝電影,從電影的品質來看,他不過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罷了。
寫作、電影對他來說,很大程度上談不上是他的夢想,更像是他追名逐利的工具。
{不}05{/否}
關於郭敬明抄襲,早在2004年就被人扒出過。
讀者發現,郭敬明的《夢花落知多少》和莊羽的《圈裡圈外》,有多處相似的地方。
甚至兩本書的故事主幹情節、角色設定幾乎一模一樣。
因為《圈裡圈外》出版的時間更早,誰抄誰的,一目了然。
莊羽一怒之下,請了三個律師打官司。
但由於郭敬明非常狡猾,抄襲時把原著中的許多情節和順序都打亂了,這讓莊羽的維權,變得異常困難。
訴訟時間長,加上郭敬明正當紅,有一群狂熱的粉絲,讓莊羽受到了他們不斷的攻擊。
這些都讓莊羽身心疲憊。
郭敬明面對莊羽的指控,絲毫不慌亂,展現了強大的心理素質。
他稱莊羽的指控是子虛烏有。
雖然郭敬明不承認,但這世上的事不是你不承認就能堵住悠悠眾口的。
2005年,在《文化訪談錄》上,馬東逼問他:“一個人的文風怎麼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有那麼大的變化?”
郭敬明眼淚汪汪地說“我之前編導和我說好了,關於抄襲我一個字也不會說……”
面對馬東的步步緊逼,郭敬明還一度傳出情緒失控躲進了廁所。
2006年,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判郭敬明有剽竊行為,郭敬明和春風出版文藝出版社需賠償莊羽21萬元。
雖然有法院的審判書,但賠償可以,郭敬明依然硬氣地拒絕道歉。
相比莊羽,他依然混得風生水起。
他籌備音樂小說《迷藏》,幫陳凱歌把電影《無極》改成小說…
他出版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光是上市一週就賣了上百萬冊。
他抄襲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被拍成了偶像劇。
從2012年開始,他當起了導演,籌拍《小時代》系列。
但狂收18億票房的小時代,被官媒砲轟:「幼稚淺薄,沽名釣譽」。
即便如此,郭敬明絲毫沒有受到種種負面的影響。
不少的明星們,紛紛圍了上來,希望在他的電影中得到一個角色。
所以那些年,有關郭敬明的緋聞一直沒斷過。
他和陳學冬的緋聞真真假假,但鬧得沸沸揚揚。
他曾邀請朱梓驍拍攝他雜誌的封面。
但不久後,朱梓驍就被爆出「朱肛裂」事件,因此退隱演藝圈。
他也被男性作家李楓爆料其性騷擾。
郭敬明,在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
2006年,他導演的《爵跡》上映後, 沒有想像中的轟動。
反而由於粗製濫造,被網友口誅筆伐。
2020年,是郭敬明災難性的一年。
爵跡2《冷血狂宴》,惡評如潮。
人們在遭受了小時代多年的毒害後,終於清醒了過來。
他所執導的另一部電影《晴雅集》在上線不久,慘遭下線。
更慘的是,他抄襲的事情,再次被擺上舞台。
一百多名從業者,要求整頓產業亂象。
在輿論的壓力下,郭敬明終於選擇向莊羽道歉。
他忘記刪除的那個引號,暴露了他慌亂的內心。
這聲道歉,距離上次宣判,已經過了整整14年。
種種事件都在證明:屬於郭敬明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萬人追捧,到被時代拋棄,郭敬明給人們留下了一個落寞的背影。
但造成這一切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