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01{/不}
陸遊20歲時娶了15歲的表妹唐婉。陸遊出生書香門第,唐婉也是大家閨秀,當時雙方父母認為這是天作之合。但他們結婚後實在太黏糊了,陸遊沉溺其中,兩耳不聞窗外事,甚至忘卻了功名利祿;唐婉心中也只有陸遊,經常將雙方父母忽略……
短短三年不到,“婆媳之戰”不斷升級,竟演變到無法調解,親家決裂的地步。母命難違,陸游對此毫無辦法,只得將唐婉送歸娘家,另娶王氏為妻;而唐婉迫於父命,嫁給了趙士程。
他們的愛情敗給了浮沉亂世,敗給了玩物喪志,敗給了「婆媳關係」。自古婆媳姑多不和,看來一點不假。
陸遊28歲會試失利返鄉。某個春日晌午,陸遊漫步沈園偶遇唐婉。唐婉和現任丈夫趙士程在一起,四目相對,無語凝噎。正值陸遊憂鬱之際,於是在牆上寫下《釹頭鳳》。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據說又一年春天,唐婉來到沈園,看見題詞,幾多往事湧上心頭,於是和詞一首。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陸遊75歲告老回鄉,再遊沈園,遺憾與痛楚絲毫未減,可唐婉早已香消玉殞。陸遊時刻思念沈園,又怕踏進沈園,像夢魘般伴隨他走完餘生。
沈園情夢,一場愛情絕唱。
倘若兩人能夠處理好兩家關係,陸遊不負門第期望和男人的擔當,他們的結局會如何?
{不}02{/不}
還有更大的遺憾等著陸游。
陸游的高祖陸軫是仁宗時的太傅,祖父陸佃是徽宗時的尚書右丞,父親陸宰是高宗時的直秘閣等。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的陸游,追求仕途,發揚家風,精忠報國,自然是陸游期盼的,更是家人寄予厚望的。何況陸游聰慧過人,12歲即能寫詩作文。按理,陸游求取功名不難,但他求學的道路並不順利。
紹興二十三年(1153),27歲的陸游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後取為第一,誰承想,同科應試第二名的卻是一代奸臣、權傾朝野的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聞言勃然大怒,險些問罪考官。
陸遊從此被秦檜拉進了黑名單。
次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作最高指示:不得錄取。普天之下,誰敢得罪秦檜?悠悠蒼天,陸游可有出頭之日?
好在一年後秦檜病逝,而立之年的陸遊如願踏入仕途。 30歲進體制對現代人來說也未免恨晚,甭說人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宋朝了。不過天眷顧,陸遊依舊工作了50餘年。
大千世界,伯樂不常有,卻難免遇到奸佞之徒。可是話又說回來,或許不順的時光,會讓我們不斷成熟,不斷強大。
{不}03{/否}
收復中原,統一河山。
陸遊平生最大的遺憾,還是壯志未酬。生逢北宋末、南宋初的陸遊,歷經靖康之亂、紹興議和等屈辱年。主和派長期把持朝政,宋高宗趙構讓汪伯彥、秦檜等對金媾和,稱臣納貢、賣國求榮,同時削諸將兵權,戕害名將岳飛、鎮壓抗金人士。身為主戰派的代表,陸遊深感無用武之地。
在南宋與金的百年拉鋸戰中,其實有兩次勝利可作為陸遊等擁護北伐的有力憑據。一是虞允文1161年領導的採石之戰,徹底粉粹了完顏亮以瓜洲南下建康、滅南宋的戰略計劃。這不僅激化了金朝內部矛盾,導致完顏亮被部下殺害,也扭轉了南宋轉危為安的局面。二是隔年吳璘率軍出擊西北,攻克陝西經略使徒單合喜部,趁機收復了大散關,秦鳳等三路,德順等三軍,以及秦、隴、熙等十三州。人們似乎看到收復河山的希望。尤其是孝宗登基初期,重用主戰派,任命張浚出兵北伐。
大丈夫理應效命疆場,更何況文武兼備的陸游!他的偶像是伊尹、諸葛亮,期待有朝一日,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上抱君王知遇之恩,下可榮妻蔭子。然而,陸游幼年便立下的壯志,終其一生未能如願。
年輕時,被秦檜等主和派棄用,39歲與張壽論曾覿、龍大淵結黨營私事,觸怒孝宗,改鎮江通判;42歲被人議論結交臺諫官員,鼓唱是非,擁護北伐被罷;56歲因撫州大旱未徵得朝廷同意,便開倉發糧濟民賑災,被“擅權”彈劾,革職還鄉……他口不擇言、不畏權貴,屢遭排擠,因而才有云門山夜讀兵書,以詩詞直抒胸臆,抑或自我解嘲。
陸游現存詩歌9000餘首,榮摘我國文學歷史上數量之最。於是,我們知道了“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那般刻骨的愛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託物言志;85歲時臨終前還不忘叮囑兒子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這得多麼不甘心——多想在有生之年看到統一中原啊!
雖然「詩王」等美譽加身,但這些並不是陸遊想要的。如果他沒有遇見秦檜,能否實現這偉大的夢想?古往今來,多少愛情沒有遺憾?如果上帝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然而,沒有如果。
也許人生因為遺憾而豐滿。每每回味,有感斯文,抑或鐵馬冰河入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