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武無第二,文無第一。」文人相輕自古都是如此,文壇上的爭端從來都是十分的精彩,在國學圈就有這樣一個人倍受爭議,他就是南懷瑾。
喜歡他的人把他稱之為大師,對他追捧有加,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是騙子,甚至有一位北大教授曾經說過:他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來看。
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在國學領域又有怎樣的研究?為什麼會有如此極端的差異存在?
一代奇人南懷瑾
1918年,南懷瑾出生在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市,他的頭銜很多,他是中國當代文學家,教育家,中國正統文化的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
是的,他是個文武兼備的全才,他出生在一個混亂的時代,因此也就有了學武的想法,17歲那年他在家人的安排下成家結婚。
古人常說,“成家立業”,他結婚之後不久就離開了溫州,前往浙江國術館學武術,幾年之後,他在浙江國立藝術院學習,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2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10期畢業。
這段學習經驗也給了他入伍的機會,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後,20歲的南懷瑾從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前往四川參加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少年意氣,立志保家衛國。
解放戰爭之後,南懷瑾去了台灣,他在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教學,他講課風趣幽默,而且涉及的內容極為龐雜,深得學生的喜愛,很多人在那個時候成為了他的鐵粉。
一九六六年蔣介石親自主持發起了規模宏大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南懷瑾擅長佛學,禪宗密宗,儀軌故事,甚至百家故事,諸子古籍,他也有所涉及,因此成為了這場運動的實力幹將。
1971年南懷瑾創辦了《人文世界》雜誌,這個雜誌暢銷於海內外,在海內外都收割了一批鐵粉,他的南師之名也在這個時候是打了出去。
1976年,南懷瑾出版演講記錄《論語別裁》,這本書很快就風靡了華人文化圈,他也被稱為文化界的一代宗師,很多人對他的作品趨之若鶓。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堅定的傳播者,南懷瑾可謂是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他的大師之名也由此傳了出去,畢竟一個通曉儒釋道三家的學者實在不多見。
他曾經在峨眉山削發為僧,一入空門三年,靠雨水和雪水為食,研究《大藏經》1669部,7168卷的內容,僅憑這樣的毅力和堅持,他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大師。
「騙子」的聲名
南懷瑾於是從零做起,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就像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的狼狽,在一片文化荒漠上想要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難度可想而知。
可是南懷瑾一個三年內靠著雪水和雨水為食的人,怎麼會怕這樣的困難,他有足夠的毅力堅持,最開始的時候他甚至走上街頭找人搭訕:「我跟你講講四書吧。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被人當做瘋子,這個後來受到萬眾追捧的大師,曾經如同瘋子一樣遊蕩在街頭給人講學,但是沒有人會知道,為了教學,他甚至欠下了1000多萬的新台幣。
1969年秋天,南懷瑾受邀前往日本進行文化訪問,結果他被日本的君子之道所深深打動,感慨道:「這些原本都是中華的文化,卻叫外國人給學去了,中國的年輕人反倒沒有自己的文化了。
為了傳播文化,他借錢講學,後來逐漸有了聲名,受到各大學的邀請,門客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台灣政壇文化和財政界要人。
都說人紅是非多,南懷瑾名字家喻戶曉的同時,很多非議也因此而來,學者李敖曾經在書中直接開罵:「南懷瑾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個騙子。」理由也很簡單,他的書中有許多學術錯誤。
他是國學佛學甚至於道學都精通的大佬,他的書到底該不該讀?有人說他是騙子,有人說他是大師,他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個無法歸類的曠世奇人,還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騙子?
請允許「大師」有錯誤
南懷瑾確實是個無可爭議的大師,雖然他的觀點有時偏頗,有些書中也會有錯漏,可能被聖賢孰能無過,他在精通那麼多學問的時候,難免會有些不精通的遺漏之處,但這並不能成為否定他對國學領域做出貢獻的理由。
他是個大師,但他最重要的是宣傳傳統文化,也就是說他在對普通人講學講題,在普通人的心中種下一顆關於文化的種子,「白衣講經」通俗易懂,遠遠比嚴謹更重要。
北大教授曾說:南懷瑾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難聽,其實也不算是錯誤,因為南懷瑾的受眾是普通人,並不是所謂的專家學者,他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傳播傳統文化,而不是在學術領域上走得更遠。
在普通人的眼中,他是武術高手,是國學大師,是佛教上師,是道家修習學生,也是旁門左道的大師,他龐大的知識儲備夠得上普通人仰望,因此普通人也情願追捧他,讚美他。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學者,因此難免會被所謂的學術派學者質疑,這並沒有什麼錯,從世俗的眼光看,他確實很“江湖”,可江湖有他的傳說,有他的故事,而這點故事就是傳統文化生根發芽的種子,這也是南懷瑾先生一直堅持的。
小結:
學術方面難免會有很多爭議,有爭議才能進步,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有人說南懷瑾是大師,也有人說,南懷瑾只是個騙子。但是不管怎麼樣,他的名聲打出去了,他所做出的那些貢獻被人所知道了,他在普通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顆文化的種子,這就已經夠了。
正統又如何?不正統又怎樣?只要學的夠好,學的夠認真,有一顆熱情的赤誠的心,便也不害怕外界的任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