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二維碼 一鍵購買☟
1. 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鷯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
2. 一方面由於時代的艱苦,使人對於日常生活的瑣事予以太大的重視,另一方面,現實上最高的興趣,卻在於努力奮鬥首先去復興並拯救國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個局勢。 這些工作佔據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階層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們精神上的內心生活不能贏得寧靜。
3.一般講來,精神的力量在時間裡已有瞭如此廣大的效力:即凡現時尚能保存的東西,可以說只是理念和符合理念的東西,並且凡能有效力的東西必然可以在識見和思想的前面獲得證明。
4.由此足見教育和科學所開的花本身就是國家生活中一個主要的環節。我們這個大學既是大學的中心,對於一切精神教育,一切科學和真理的中心,哲學,必須尊重其地位,優予培植。
5. 放棄對真理的知識,自古就被當作最可輕視的、最無價值的事情,卻被我們的時代推崇為精神上最高的勝利。
6.真理的王國是哲學所最熟習的領域,也是哲學所創造的,透過哲學的研究,我們是可以分享的。凡生活中真實的偉大的神聖的事物,其所以真實、偉大、神聖,均由於理念。哲學的目的在於掌握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形相。
7.自然界是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 舉凡一切維繫人類生活的,有價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 而精神世界只有透過對真理和正義的意識,透過對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實際存在。
8.追求真理的勇氣,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學研究的第一條件。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精神的偉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視的。那隱藏著的宇宙本質本身並沒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氣。對於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開它的秘密,將它的財富和奧妙公開給他,讓他享受。
9.哲學的開端就是一個假設。
10.哲學可以定義為對事物的思維著的考察。
11.人的意識,對於對象總是先形成表象,後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透過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靈才進而達到對於事物的思維的認識和把握。
12.在辯證的階段,這些有限的規定揚棄它們自身,並且過渡到它們的反面。
13.辯證法卻是一種內在的超越。
14.凡有限之物莫不揚棄其自身。
15.如果說,無是這種自身等同的直接性,那麼反過來說,有正是同樣的東西。因此,「有」與「無」的真理,就是兩者的統一。這種統一就是變易。
16.我們仍然必須說,人不外是他的一連串行為所構成的。
(以上摘自《小邏輯》,商務印書館出版)
黑格爾(1770~1831),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哲學的集大成者,徹底的客觀唯心主義者。
黑格爾的《小邏輯》是構成他的《哲學全書》的一個主要環節,原本是印發給學生的講義性質。是黑格爾於最後十餘年內的心血。
它的好處在於把握住全系統的輪廓和重點,材料分配均勻,文字簡奧緊湊,而義蘊深厚。初看似頗難解,及細加咀嚼,愈覺意味無窮,啟發人深思。他的學生在他過世後編取全集時,再附加以學生筆記作為附釋,於是使得這書又有了明白曉暢、親切感人的特點。尤其是關於思想對客觀性的三種態度及概念的推論等,都是《大邏輯》所沒有或極少見的,特別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