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世界的獨行俠-姜文個人資料

2024-05-11薑文

光是預告海報就能點燃整個影視圈,古今中外受得起這份期待的導演寥寥無幾,姜文是個。

姜文是影視圈裡的傳奇,以演員的身份拿過影帝,塑造了許多著名角色,從華夏第一個統治者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也扮演過皇帝的小太監,演過警察也演過騙子。又以導演的身份橫掃國內外知名大獎,在國際影壇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電影既不是純粹的藝術片,也不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商業片,電影風格個人色彩濃厚,多以亂世為背景,政治隱喻貫穿其中,而他的紅色情結來自於他的童年時代

出身軍人家庭,身為隨軍家屬,姜文從小輾轉多地,十歲以後隨父親入住北京軍隊家屬大院,那時受父母薰陶,看了許多革命樣板戲和戰爭影片,自此埋下了紅色情結的種子。

那時候的薑文,就已經展現出表演天賦。姜文和英達當時是班級的文藝骨幹,聯歡會上,他倆表演《拔牙》,英達演醫生,姜文演患者。高考那年,英達如願考上北大,姜文卻落榜了,在英達的建議下,姜文複讀一年後順利考取中央戲曲學院的表演系。在學期間,姜文不願意照本宣科,對於角色的塑造很有自己的想法,指導過他的老師都認為姜文日後必成大器。

畢業後,他獲得了出演《末代皇后》中的溥儀的機會,為了演好這個小配角,他查閱了許多溥儀的歷史資料,親自拜訪溥儀的弟弟溥傑,憑藉這次銀屏處女秀,姜文一炮而紅。

隔年謝晉敲定姜文擔任新劇《芙蓉鎮》的男主角,和當紅女藝人劉曉慶對戲,他並沒有因為和大明星對戲而怯場,一如既往地交上了滿分的答卷,《芙蓉鎮》當之無愧地成為那個年代最經典的電影之一。姜文聲名鵲起,一舉贏得百花獎影帝,登上電影生涯的第一座高峰。

真正讓姜文首次享譽國際的,當屬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當年張藝謀初出茅廬,姜文對角色和劇情有許多自己的想法,經常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議,兩人邊拍邊改,邊改邊吵,最後吵出轟動世界的大作。這部電影橫掃國內大獎,並摘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獲得頭等大獎,書寫了中國影史新的篇章。

後來,姜文主演了謝飛導演的《本命年》,電影拍攝時,姜文一如既往地提出了許多自己的見解,忍無可忍地謝飛回了他:「你可真夠挑的,老這麼提意見,將來自己導戲得了。

「生活沒招,才去假裝一個世界。」

1991年底,王碩把《動物兇猛》交給姜文,姜文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小說,失眠一宿後當即決定要改拍成電影。但王碩拒絕了擔任編劇的邀請,姜文只能親自筆將這部六萬字小說改成九萬字的劇本,改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

本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群紅衛兵小青年的成長故事,姜文首次執導技驚四座,用25萬尺膠片的影片創下了1995年中國最高票房紀錄,影片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攬獲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剛從演員身分切換為導演身分的薑文,只跨了一小步,便邁上影壇的高峰。

時隔七年,姜文再次自導自演第二部電影,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鬼子來了》,該片在國際影壇上榮獲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電影節Netpac獎等多一項國際榮譽,但國內官方以不尊重歷史為由將其禁播,而姜文作為導演的身份也被封鎖了。

電影被禁後,姜文數次告訴外國記者說,這就是個生活模仿了藝術的例子:坎城大獎就像電影裡的囚犯一樣,是一件只能帶來麻煩的東西。

五年後,姜文的導演身分終於獲釋,執導了第三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再度入圍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

2010年姜文執導的第四部作品《讓子彈飛》上映,一舉成為華語電影史內地票房冠軍,至此,姜文被大眾推上神壇。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邪不勝正》歷經24年,姜文僅有6部作品面世,且飽受爭議。姜文稱自己拍攝電影的周期實際上並不漫長,真正花時間的其實是在劇本的籌備上,他不願意隨大流拍大家都拍的題材,更傾向於探尋敏感話題。

「我所有的電影可能都在探討到底真相在哪個方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