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愛簡介(作家蔣鑫愛:身邊所有人事物都是我的「菜」)

2023-01-23蔣鑫愛

近日,湘陰縣水利系統一名副局長逛新華書店的時候,意外發現新書推薦榜上的散文集《輕拾歲月的陽光》的作者名字似曾相識。他好奇地翻開書,看了看內容,還真是水利系統的員工──蔣鑫愛。他感嘆道:“誰說水利人是泥腿子,水利人同樣有筆桿子。”

其實,蔣鑫愛早已在《中國文藝家》《作家天地》報刊等發表文章200多萬字,並擔任了紅網專欄作家,很多文章在網上點擊率高達10萬人次以上,甚至單篇文章閱讀量50萬人次。為此,她被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湖南省作家協會等正式吸收為會員,與曹阿娣、湛鶴霞、蕭蕭、李娃、田寧、杜華、徐敏、郭丹一起,被譽為為「文藝岳家軍」中的「湘陰九大文學女神」。

作家蔣鑫愛,網名「馨嵐」。

坐解放牌貨車出嫁,不後悔嫁到沒有包子賣的地方

蔣鑫愛出身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一名教師,畢業於長沙市明德中學,當過《湖南日報》通訊員,是農村少有的知識分子。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歡讀書看報。可惜鄉裡條件有限,家裡五個哥哥、一個妹妹,一家人吃飽穿暖都難以保障,哪裡有錢訂閱書報。父女倆閱讀的書報,多是商店裡用來包裝副食品的舊報紙。父親走親訪友時常問:「我不抽煙喝酒,你們家有舊書或報紙嗎?找來給我看看就行。」有時候出門在外,看到地上有別人丟棄的廢報紙,父親也會視若珍寶地撿起來,用手指彈掉上面的塵土,拿回家跟子女們分享閱讀的樂趣。

在父親的言教下,蔣鑫愛從小就迷上了寫作。光是她寫的日記,就有10多本。 17歲那年,她開始投稿。從《洞庭之聲》報「一句話劇評」起步,到1994年正式在《今日女報》發表第一篇散文,她終於在熟人面前博得了「才女」的美譽。

一家有女百家求。農村人結婚早,很多媒婆找上門來,搶著給才貌雙全的蔣鑫愛介紹對象。但她誰都不愛,堅定不移地要嫁給湘陰縣農村的帥哥。因為他兩個都是彼此的初戀,而不是別人介紹的對象。那時候,她父親的工作關係已經從農村調到了長煉這邊,家境也改善了不少,親朋好友都反對這門親事。但蔣鑫愛不顧一切地堅持要嫁給愛情。親戚朋友只能順從她的意願,成全了這對年輕人。送親隊伍16人從岳陽搭綠皮火車到白水火車站,再搭乘接親的解放牌貨車到臨資口,開車上擺渡輪船到南陽渡,然後集體下車,乘坐小筏過江,來到四面環水的新郎家-西鄉圍子裡的泥巴茅草屋。

在紅網論壇發表作品《坐解放牌貨車嫁湘陰的新娘》。

兩家相距150公里,送親隊伍上午七點多出發,多次變換交通工具,下午三點半才抵達目的地。一名陪同過來的閨蜜暈船,吐得一塌糊塗,上岸後發誓這輩子再不來這個窮地方。 7歲的小姪女童言無忌,說:“姑姑,這個地方連包子都沒得買,你要嫁也該嫁一個有包子賣的地方呀!”

寫下身邊熟悉的人和事,靠著真情實感打動讀者

蔣鑫愛連文章都會寫,當包子當然難不倒她。她和大多數農村青年一樣,婚後第二年就完成了生孩子的重任。這時候,她才真正感受到人生的艱難:老公忙著上班,女兒既沒有奶吃,也沒有奶奶照顧,外婆家又離得遠,她力不從心。

有一次,蔣鑫愛左手抱著女兒,右手泡著牛奶,一不留神,奶瓶落在地上,女兒嚇得號啕大哭。她抱著女兒直奔門外,哄不住,勸不聽,也急得跟著哭。有位路過的好心人開導她:“你看這孩子哭得這麼厲害,你抱起來送給她媽媽呀!”她抹著眼淚打著哭腔回答:“送什麼送,我就是她的媽媽。”

如果光是帶孩子,倒也不算什麼,問題是住在四周環水的圍子裡還有生命危險。 1998年洪水肆虐,她和其他村民一起,被湘陰救災辦安置在臨時避難的帳篷裡。白天青壯年去搶稻子,用手扶拖拉機或板車將稻穀運到大堤上堆放,晚上男女老少擠在帳篷裡,天氣炎熱,蚊子又多,簡直度日如年。抗洪救災兩個月,鄉親們總算保住了各自的家園。

有人說“一孕傻三年”,蔣鑫愛卻是個例外。每天在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她都寫到日記中;聽到別人隨口說的有趣的句子,她也隨時記錄下來。久而久之,這些都成了她寫作的素材。但她還是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她突然想起父親的教導:“吃稀飯都有師父,先從上面吃,不容易被燙到……”

出席岳陽市作家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與部分到會嘉賓代表合照。

拜師!蔣鑫愛打定主意後,先後報名參加了《故事會》文學創作課程、《岳陽晚報》文學創作班。名師指導,文友交流,果然很有收成。她以身邊熟悉的人事物為素材,寫了一篇又一篇。可是,寫著寫著,她又遇到了新問題:這些文章投給報社後,鮮少被發表。透過跟文友交流,她逐漸摸到了投稿的門道。幾年下來,竟然在《海南日報》《山東散文》《江河文學》《鴨綠江》《西南文學》《唐山文學》等發表散文100多篇,甚至有不少散文、詩歌在全國各種徵文大賽中獲獎。

笑對人生的磨難,輕拾歲月的陽光

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把文章發到網路上,更有利於與讀者交流。看到讀者的留言評論,她能及時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對不滿意的文章重新修改後上傳。由於她寫的文章真實、生動,許多讀者鼓勵她及時更新。隨後,騰訊論壇邀請她當版主,紅網邀請她擔任專欄作家,她十年磨一劍,終於成了小有名氣的網路作家。

然而,生活給了她更大的考驗。短短幾年裡,蔣鑫愛先後失去了父親和大哥。親人的離去令她痛徹心扉,而她減輕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寫作。每天晚上,輔導完女兒做作業,她就挑燈夜戰,在文學的海洋裡遨遊。丈夫對她的寫作事業很支持,有空也幫她分擔一些家務,一家人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2017年元月的某一天,噩耗從天而降,令蔣鑫愛猝不及防-她先生在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對方全責,導致脾臟破裂,肝、脾、肺內出血,胸椎、脊椎骨折數根,必須從湘陰縣人民醫院轉院到長沙湘雅醫院搶救,否則就有性命之憂。她坐在120急救車上,看到昏迷不醒的丈夫,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壞了。一路上,她撕心裂肺,淚如雨下。

經過27天生死博弈,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蔣鑫愛終於把丈夫從鬼門關拉回來了。丈夫傷勢基本穩定,從長沙湘雅醫院轉回湘陰人民醫院繼續治療。

蔣鑫愛散文集《輕拾歲月的陽光》出版。

這段揪心的經歷,被蔣鑫愛寫成散文,發表後入選《湖南報告文學》2019年年度選本。她剝開自己結痂的傷口,只為告訴人們:當你遇到拉響了警報的120急救車時,請一定要想辦法讓行。你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許能夠挽救一個生死攸關的生命。同時,她也呼籲所有的司機朋友一定要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這篇散文的成功,使蔣鑫愛找準了未來的寫作方向:在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時,加入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透過小愛寫大愛,更能令人產生共鳴。開竅後,她發表文章的數量和頻率大幅提升,得獎次數也越來越多。 2019年,她的散文《坐解放碑貨車嫁湘陰的新娘》獲紅網論壇「我與祖國」徵文二等獎;2020年,她寫的散文《春天的痛》獲得了2020年岳陽市抗疫徵文一等獎;2021年,她的散文《此間曾著星星火》獲岳陽市文聯慶祝建黨100週年徵文優秀獎…

《輕拾歲月的陽光》目錄。

2022年,蔣鑫愛散文集《輕拾歲月的陽光》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艷評論說:「女作家蔣鑫愛的散文寫的全是真事,,的都是真情,就像她的人一樣,待人除了真誠,就不會再有其他。

文/鄒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