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驚悚簡介介紹作品(看展覽|從藝術家丁驚悚的“社交攝影”,看他的民國朋友圈)

2023-01-23丁悚

丁驚悚(1891—1969)是民國時期上海視覺文化發生與發展的重要推手,是國際大都會上海商業文化的先驅與實踐者,也是多元的上海都市文化的領導者。

2023年1月1日,「慕琴生涯-丁驚悚誕辰一百三十週年文獻藝術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展覽展示了丁穎一生中多元的藝術創作。在藝術上,丁穎是個多面手。他少小先習洋畫,再攻水墨,後又投身商業美術,畫技名震滬上。舉凡民國時代的各種視覺表達與傳達樣式,他無不與事。攝影也是其中之一。當早年民國的新興城市中產階級流行攝影時,丁驚悚早已是攝影的行家手了。因痴迷攝影,丁雷加入由郎靜山、陳萬裡等創辦的中華攝影學社,推動了中國現代攝影的發展。

康有為。攝於1921年

祁佛青和夫人。攝於1920年代

晏摩氏女校學生。攝於1926年

左竹修(辛酉劇社社員)。攝於1929年

丁一英(丁驚悚之女)。攝於1920年代

丁一英(丁驚悚之女)。刊於《文華》,1930年第6期

丁情與孫子孫女外孫女的合照。攝於1962年

本次展覽中的一個獨立展廳,所有展品均由照片構成,呈現出丁驚悚豐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交生活,他所拍攝的一些肖像照片讓我們得以一窺他的民國朋友圈。 1930年代,丁穎愛上歌舞表演和流行樂曲,與黎錦暉、王人美、週璇、薛玲仙、嚴華等明月社諸子往來密切。熱衷攝影的丁情總是隨身攜帶相機,為友人拍照留影。而朋友們也常以照片饋贈,這些珍貴照片被丁情悉數納入相冊珍藏。這些照片主要拍攝於10年代至30年代。她們大方得體,輕盈放鬆,展現了民國時期人們的服飾、氣質與精神面貌。 「爺爺大概有13本相冊被保留下來,照片裡的人的故事大多已經被遺忘,僅有的資料多為後人查資料所得。」丁驚悚的孫子丁夏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道。

潘雪艷。刊於《紫羅蘭》,1928年[第3卷 第16期 第4頁]

名伶潘雪艷。攝於1928年

名伶潘雪艷。攝於1928年

雪艷琴。刊於《金剛鑽》,1930年11月15日

丁驚悚去世的時候,丁夏只有7歲。儘管對於爺爺的記憶已經很淡了,但丁夏看到照片依然憶起了一些事。 「爺爺的朋友特別多,他們以前會去半淞園,康腦脫路(今康定路)上的徐園,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還有上方花園(常熟路華亭路)拍照,他在月份牌取景的時候拍了不少照片。 ,丁穎一直在順昌路居住。你看到許多農田為背景的都是在'郊區'拍的。

陸蘊玉女士(嚴獨鶴夫人)

陸蘊玉女士(嚴獨鶴夫人)。攝於1928年

盛守白女士(美專學生,粱中銘夫人)

盛守白色(左)、雪豔琴。刊於《時事新畫》1930年11月15日

舞女媛媛,攝於1936年

舞女媛媛,攝於1936年

蔡致和女士。攝於1929年,刊於《紅玫瑰》1929年第5卷第32期

「爺爺的照片都是自己放自己印的,我自己也拍照,發現自己拍的影調和他的照片不能比。他拍的照片清晰度細膩度都很好。一點不輸如今的圖像質量。可能與相機有關。根據畫面構圖和人物大小,以及透視關係,丁驚悚應是使用了適合拍攝人像的中焦距段鏡頭,焦外虛化與人物表現十分迷人,有一種電影鏡頭的感覺。時光過去了100年過去了,一個輪迴,這恰恰是這十多年來攝影人愈發追求的“空氣感”,焦外“迷離感”。其次,他的許多照片都是在散射光的天氣下拍攝完成,對於人的膚質,衣服質地,光比控制相對容易控制。

鄭十雲女士(陳定山夫人)

鄭十雲女士(陳定山夫人)。攝於1937年

潘雪艷。刊於《上海漫畫》雜誌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潘雪艷。刊於《上海漫畫》雜誌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除了相機鏡頭的使用和拍攝時間的選擇,丁情也對某些照片人物的擺姿進行了設計。從照片裡,我們不難看出攝影師丁驚悚的真誠以及他與被攝對象之間的某種默契,她們的打扮、姿勢、面部的表情,乃至自我表現,或自然流露出的舉止,無不透露出一種互相信任的關係和親密感。這也是照片迷人的關鍵。

丁富的才華使得他在上海美專初創時期就應劉海粟之邀在美專任教,任教時期也相當的長,還曾一度出任美專教務長。作為攝影師的丁穎創作手法全面、創作觀念新穎,他的攝影作品常散見於當時的各種報刊,其中既有藝術攝影(包括人體攝影和畫意攝影),也有屬於報道性質的時裝攝影和社交攝影(名人名媛的肖像照片)。本展覽策展人顧錚先生認為,他的「社交攝影」對於今天了解當時一些活躍於社交場合人物的辨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也是一種視覺文獻。

《畫室裡的春光》的人體攝影,1934年第5期的《青青電影》中發表

由於工作上與上海美專的關係,丁驚悚攝影的創作面向也很開闊,其中涉及與人體繪畫有關的人體攝影。在1934年第5期的《青青電影》中丁驚悚發表了題為《畫室裡的春光》的人體攝影作品。 “這張照片也許可以和《上海畫報》報頭的美專寫生聯繫起來考慮”,顧錚就此分析,“我們無法確認這張照片是何時、在什麼情景下拍攝,但是照片中模特背後的幕布、她腳邊的筆筒以及畫筆,包括《畫室裡的春光》這個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和美專人體寫生課是不是有聯繫?

滄海一粟,本文選取丁驚悚若干張攝影作品,一窺他的攝影藝術與視覺文獻性。展覽現場透過五個單元767件作品和文獻,還原作為教育家、藝術家和都市文化引領者-丁富的極為豐富的藝術人生,依此學界將對海派文化的發生和發展獲得更多資源,觀眾也將一窺二十世紀早期上海城市海派文化發展的盛況。

展覽:「慕琴生涯-丁驚悚誕辰一百三十週年文獻藝術展」

展覽地址:瀏海粟美術館一、二號展廳及序廳(延安西路1609號)

展出時間: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5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