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的兒子有哪些(唐代宗李豫的21個兒子生平簡介)

2024-07-25李豫

唐代宗李豫有後妃9人,育有兒子21人(《新唐書》記載20人)其中17人生母不詳,第三子召王李偲過繼父親唐肅宗李亨為子,所以李豫和李偲既是父子又是兄弟,可謂有史以來一大奇葩之事。

李豫長子李適[kuò](742-805)唐朝第九位皇帝,生母為睿真皇后沈氏。天寶元年,封奉節郡王;寶應元年,擔任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雍王,統軍平定安史之亂(名義上)次年拜尚書令;廣德二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曆十四年,李適即位為帝;李適在位23年,在位前期注重改革,發動削藩戰爭;執政後期,重用宦官,姑息藩鎮;聯合南詔、回紇,成功扭轉了對吐蕃的局勢;為元和中興打下了基礎。貞元二十一年,李適於會寧殿駕崩,時年64歲,諫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於崇陵。

次子李邈(746-773)生母為崔貴妃。上元二年,以皇孫,冊封利州益昌郡王;寶應元年,冊封鄭王;永泰元年,遙領平盧淄青節度使,累授天下兵馬元帥;大曆八年,去世,享年28歲,追贈昭靖太子,葬於細柳原。

三子李偲[cāi](747—806)生母崔貴妃。至德二年,封召王,元和元年,去世,享年60歲。 被爺爺唐肅宗李亨收為第十一子。

四子李遐,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貞元八年追封皆王

五子李述(?-791)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睦王,領嶺南節度使;建中初年,拜奉迎太后使;貞元七年去世。

六子李逾(?-820)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郴王、領渭北鄜坊節度使;建中四年,徙封丹王;元和十五年,去世。

李豫七子李連(?-817)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恩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元和十二年,去世。

八子李迥[jiǒng](760-796)母為貞懿皇后獨孤氏。上元二年,以皇孫,冊封延慶郡王;寶應元年,進封韓王;大曆十年,遙領宣武節度使;貞元十二年,去世,享年37歲,陪葬於元陵。

九子李遘[gòu](?-80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始封鄜王;大曆十年,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寶應元年,徙封簡王;元和四年,去世。

十子李乃(?-805)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四年,封為益王;當年去世。

十一子李迅(?-784)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封為隋王;興元元年,去世。

十二子李選,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早夭。建中二年追封荊王

李豫十三子李溯(?-784)原名李遂,又稱李優,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歷十四年,封為蜀王;建中二年,改名李溯;建中四年,在涇原兵變中遇害。

十四子李造(?-811)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忻王,領昭義節度觀察大使;元和六年,去世。

十五子李暹[xiān](?-796)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韶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貞元十二年,去世。

十六子李運(?-801)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嘉王,沒有領節度使;貞元十七年,去世。

十七子李遇(?-791)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端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貞元七年,去世。

李豫十八子李遹[yù](?-77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循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大曆十四年,去世。

十九子李通(?-77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歷十年,封為恭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大曆十四年,去世。

二十子李逵(?-832)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歷十年,封為原王,並開府儀同三司,未就藩;大和六年,去世。

二十一子李逸(?-79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大曆十年,封為雅王。貞元十五年,去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