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人在天涯是誰寫的詩(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

2024-07-25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是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

該詩共28個字,前三句是九種景物連綴在一起,組成一幅凝練的水墨畫,當然是一幅清冷的水墨畫;後一句直腸胸臆——斷腸人在天涯,將孤苦悲涼之感體現得淋漓盡致──茫茫天涯路,一個心碎斷腸甚至絕望的人,不知何處是歸程。

馬致遠

全曲總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無一「秋」字,用簡單白描的手法,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象呈現在讀者面前,一曲晚秋悲歌,以景托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雖然無一「秋」字,但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小令的前四句皆寫景色,“枯”“老”“昏”“瘦”讓淒涼的“秋”躍然紙上,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懸浮在讀者眼前,一種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充斥讀者心田。

馬致遠

馬致遠不愧為“秋思之祖”,四字“夕陽西下”承上啟下,把九種景象置身在一個大環境大背景之下,把看似分散孤立的九個意象統一在“夕陽”、統一在“西下”,把“悲秋”步步演繹並推向深入,最後進入“斷腸人在天涯”的悲痛欲絕。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曲到高潮、人到傷心處,把「旅人淒苦的心境」表達到極致——如泣如訴。

馬致遠

一曲小令,讓人漫遊在「老樹懸藤掛、落日映殘霞」的黃昏下古道,趁著西風騎著瘦馬,走過溪水流淌的小橋邊人家......悄然把人們帶入冷落、蕭瑟、淒暗的悲秋之中,給人以生理上的淒寒之感,又引發人心之中固有的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