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是誰的字誰寫的(東吳第四代都督,火燒連營的陸遜)

2024-07-25陸遜

他是三國裡東吳後期當之無愧的頂樑柱,也是和呂蒙一起堅定主張從關羽手下奪取荊州的大將,他就是東吳第四任都督-陸遜。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在歷史上他的功績可以說是三國中頂尖的存在,先是破荊州擒關羽,而後在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中更是憑藉著自己的謀略率領東吳諸位將領打敗了蜀漢,讓劉備不得不退回白帝城,可以說是一生功名赫赫,但是最後卻因為宮中的皇位之爭生生被孫權逼死也不得不讓人感慨。

陸遜

陸遜其實說起來和孫家的關係很微妙,在三國時期陸姓是江東大族,陸氏家族在江東地區有著足夠大的勢力,但是身處於漢末亂世群雄並起就算是名門大族也不能高枕無憂,很快圖謀江東的袁術就和盤踞江東的陸氏家族結了仇,袁術派當時的孫策去攻打廬江城,廬江城的太守是陸遜的祖父陸康,兩家的緣分就從這裡開始了。陸康在孫策的攻打下硬扛了兩年多,在這段期間陸家的許多族人都因為戰亂和飢荒而死,而陸康眼看著廬江城守不住就將陸遜和其他族人送到了吳郡,從這裡看陸家和孫家是有仇的。

陸遜

陸遜年幼喪父,從小一直和自己的祖父也就是陸康在一起,而陸康也在孫策攻下廬江城後病逝,可能也是因此陸遜在孫策活著的時候才沒有投奔東吳。而後孫策在徐貢門下三門客的刺殺下身死,孫權上位廣招賢才陸遜才入了孫權的帳下任幕僚,這時的他已經二十一歲。在加入孫權勢力後陸遜迅速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先是救災而後在境內平反剿賊,很快就受到了孫權的青睞將其引為近臣,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陸遜,也就是孫策的女兒,不得不說古代的關係之亂。

陸遜

在這之後陸遜就深得孫權的看重,經常與其一同討論國事,很快時間就到了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這時的關羽如日中天,威震三國,但是已經病重的但呂蒙已經在暗中謀劃奪取荊州,而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就是陸遜,最後兩人正式開始了計劃,果然利用了關羽的驕縱成功攻破了荊州,生擒了關羽最後斬下了首級,二爺一世之英明最後卻死在了他最瞧不起的江東鼠輩手上。還有後來的夷陵之戰中也是他率領東吳將蜀漢擊敗,這個都沒什麼好說的,最值得說的就是陸遜最後的身死。

陸遜

陸遜幹掉關羽後在東吳可謂是位高權重,孫權在稱帝後將玉璽都放在了陸遜的住所中,讓其直接負責和蜀漢的溝通,甚至於自己給蜀漢的文書都讓陸遜看一眼有沒有修改的地方,可見對陸遜的重視。但是最後陸遜的死才是真正的讓人唏噓,陸遜是一個明哲保身的人,從不參與皇子之間的鬥爭,但是孫權晚年的時候曾在私下和人說想要換太子,這場談話被躲在孫權床下的太子近侍聽到了,而後太子讓自己的親信陸胤告訴了陸遜,陸遜上京和孫權勸諫長幼嫡庶之理,但是這番話是太子的人偷聽到的,孫權越聽陸遜說越奇怪,最後勃然大怒自己私下說的話怎麼會被人知道,最後一干人都被孫權處罰,陸遜也被譴責打聽宮中機密。陸遜最後含怒而終,可以說是被自己的後輩和太子孫和給坑死了。

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