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綾簡介(盧綏是劉邦的鐵哥們兒,還被封為燕王,為何卻叛逃匈奴?)

2022-11-28盧綾

當年劉邦還在沛縣做泗水亭長的時候,他身邊就有一群關係很好的哥們兒,比如樊嘩、蕭何、曹參、夏侯嬰等人。後來這些人跟著劉邦起兵反秦,建立西漢王朝,成為開國功臣。在劉邦的這些哥們兒中,與他關係最好的當屬盧綾,簡直比親兄弟還要親。然而,盧綾卻背叛劉邦,率軍向匈奴投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盧綾

一、劉邦的發小

盧綾親與劉邦是鄰居,兩家是世交,關係非常好,「盧綾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邦、盧綏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當時,鄉裡主動出面,「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複賀兩家羊酒」。劉邦、盧綾自幼就在一起玩耍,然後一起求學,因此兩人感情就更好了,「及高祖、盧綾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劉邦家中兄弟四人,當時大哥劉伯早逝,二哥劉仲每日務農,小弟劉表年齡尚幼,而劉邦放蕩不羈,引起家里人反感,因此與自家兄弟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好。盧綾就不一樣了,他始終跟著劉邦。當時,劉邦犯了官司被迫逃亡,盧綾不避險危,「常隨出入上下」。因此可以說,劉邦、盧綾之間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要親。

盧綾

二、漢朝的燕王

後來盧綾跟隨劉邦起兵,雖然他沒什麼能耐,也沒有什麼戰功,但一直忠心耿耿,深得劉邦的信任。在與項羽交戰的過程中,盧羈官至太尉,也被封為長安侯。當時,劉邦的已經是帝王級的人物,連重臣都很難進入他的寢室,唯獨盧綏可以,「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綾」。也就是說,劉邦給盧綾的待遇,連蕭何、曹參都無法與之相比。

漢五年九月,劉邦率軍平定了燕王臧荼的叛亂,他下詔要群臣推舉新任燕王人選,「擇群臣有功者以為燕王」。在此之前,劉邦已經做出暗示,他打算冊封盧綾為王,但盧綾的功勞根本無法與蕭何、曹參這些人相比,才搞了這麼一招。群臣明白劉邦心思,一致推舉盧綾,“太尉長安侯盧綾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盧綾

三、匈奴的東胡盧王

六年後,西漢王朝發生一起叛亂,陳豨「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當時,叛軍、盧綏同時向匈奴派出使者,想讓匈奴別幫助對方。不過,盧綏的使者張勝被臧茶的兒子臧衍忽悠,「乃私令匈奴助豨等擊燕」。張勝回到燕國後,又把盧綾給忽悠了。盧綾居然暗中與叛軍聯絡,「使範齊通計謀於豨所」。劉邦得知後很生氣,派人去徵召盧綏,同時調查相關情節。

盧綾更害怕了,「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後計。今上病,屬任呂後。呂後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因此稱病不往。劉邦派軍徵討。盧綾帶著家人跑到長城附近躲避,「幸上病癒,自入謝」。但劉邦卻病死了,盧羈知道自己歸漢無望,被迫投靠匈奴,被封為東胡盧王。沒多久,盧綾鬱鬱而終。

參考資料:1.《史記》;2.《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