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漢朝的開國皇后—呂後,大家並不陌生。 呂後,全名呂雉,字娥姁,碭郡單父縣人。提起呂後,很多人會認為她是個心狠手辣、殘忍至極的人,她做出了許多不仁不義之舉,例如殺功臣、誅劉氏子孫,尤其最為殘忍的是虐殺戚夫人。但是,呂後真的是這樣一個生性殘忍、冷酷無情的人嗎?
其實並不是。 一個人的性格,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而是千千萬萬個日日夜夜所見所聞累積的爆發。呂雉原來也是一位本性溫良的傳統婦女。如果可以,她也會當一個安守本分的傳統婦女,踏實地過一輩子,只是造化弄人,現實把她一步步逼到心狠手辣才能活下去。
當年,年輕貌美的富家女呂雉嫁給了中年時期的劉邦。 呂雉嫁到劉家侍奉公婆、生兒育女、下地種田,家務應有盡有,全是她做。她在原生家庭從來沒受過這樣的苦,呂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呂公和縣令關係很好,又認識許多有地位的朋友,至少不用親自下地種田。婚後的劉邦依然不改本性,整日浪蕩,把家裡一切事物都甩給了妻子。呂雉作為妻子是盡責,任勞任怨,有妻如此,真是劉邦的福氣。後來劉邦起義,反秦之初,是呂雉伴他度過了艱難的歲月,當劉邦落草為寇時,呂雉為他送衣送飯。後來劉邦半路放走徒役,呂雉作為妻子承擔了後果,她被捕入獄,期間遭受了怎樣的虐待可想而知。當劉邦和項羽爭霸時,呂雉成為人質,生命安全隨時受到威脅,這一切的苦難,都是她身為劉邦妻子這個身分帶來的。她默默地承受了,對劉邦不離不棄,從這裡可以看出,她本來是個個性情溫良的婦人。倘若沒有後來的磨難和變化,她或許就像千千萬萬古代的母親一樣,偉大而平凡。
然而當呂雉結束了兩年四個月的囚徒生涯,回到劉邦身邊時,卻發現劉邦的龍椅旁早就有美人相伴,就是戚夫人。與絕世傾城的戚夫人相比,遭受苦難和欺辱的呂雉,早已不復當年的青春美貌,如今已是面容枯槁,一想到自己為丈夫犧牲了那麼多,他卻從來沒有慰問過自己,哪個女人能夠平衡呢?然而,就算心裡有諸多的不願,也得嚥下啊!只要戚夫人沒有威脅到自己和孩子就行了。常言:女性本弱,為母則剛。 徹底改變她的是廢太子事件。
西元前205年,呂雉的兒子劉盈終於立為太子,可是不久,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出生了。戚夫人憑藉著劉邦對她的寵愛,不斷地給劉邦吹枕頭風,要求改立太子,更關鍵的是,劉邦不是很喜歡仁慈軟弱的劉盈,認為劉如意更像自己。終於,讓呂後膽戰心驚的那一天還是來了,劉邦在朝廷之上公然提出要廢掉太子劉盈的位子,幸運的是,那些遵循古代禮制的讀書人堅決反對,認為這樣廢長立幼的事萬萬不可,劉邦也認為這個事有些草率了,就退了朝,可是呂後卻是心有餘悸,她知道劉邦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她該怎麼辦呢?呂雉想到自己的兒子太子之位一旦被廢,那皇后之位也岌岌可危,沒了皇后之位,她如何保護自己的兩個孩子呢?一路陪著劉邦打江山的她,面對自己要成為被拋棄的糟糠之妻,一雙兒女的前途也要被葬送,她不得不緊緊握著現有的權力,在生死危機中,她努力保持冷靜。此時誰能幫她呢?她腦海中出現各種人物,對,張良。呂雉立刻托哥哥呂澤找到張良問該怎麼辦? 張良雖然不問政事,卻始終關注著朝堂。 他給呂後出了個主意,皇上有請不來的四個賢人,這四人年紀很高又有聲望,如果請他們作為太子的老師,太子就可以無憂了。結果,有一天在朝堂上,劉邦見到太子周圍有四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一問才知道是商山四皓,劉邦這才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經此一事,呂雉明白了,只有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能改變「人為刀俁,我為魚肉」的情況。
她利用外戚的勢力,籠絡人心,在朝廷之上,積極發現自己的一股勢力,以至於後來,就連劉邦也無法撼動。西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經過千錘百煉的呂後,走上了歷史的前台,開始了她長達15年的女主角執政生涯。漢惠帝劉盈懦弱,那些開國功臣和劉姓諸王在伺機而動,向著母子倆磨刀霍霍。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呂後必須先行一步,才能奪得主動權。為了穩固江山,呂雉毒殺趙王如意,積極撮合呂家和劉家聯姻,甚至將外孫女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呂後對敵人心狠手辣,但對黎民百姓是絕對的寬厚仁慈。她年輕時也下地種過田,深知農民不易,她將“十稅一”改為“十五稅一”,也就是農民只需將一年收成中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除此之外,她還廢除了秦朝的「挾書令」、「妖言令」等嚴苛峻法,允許藏書、言論自由,這使得長期冰封的文化藝術在漢家王朝再次綻放。更難得的是,她還特別節儉,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在她的以身作則下,朝野上下養成了節儉的好風氣。
一個歷史時期的繁榮,必有前代為其做下充足的準備。在呂雉之後,僅僅幾年時間,西漢就迎來了國力昌盛、百姓安樂的文景之治,可見,呂後執政的15年,對於文景之治就是一塊最好的鋪路石。當年臨終時的劉邦,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呂後真而主矣。」司馬遷也稱讚呂後說:「執政15年,天下太平,刑罰罕用,罪人稀少,百姓安居樂業,吃飽穿暖。 」
呂後不是生來就是冷酷無情的,如果可以,她又何嘗不想做一個賢妻良母安心過一輩子呢?是劉邦的薄情讓她寒心,是戚夫人的逼迫和兒子的軟弱讓她一步步走向了殺伐果斷、冷酷無情,在大漢王朝四百多年的歷史篇中,呂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父權至上的時代,她憑藉著才能,不僅打敗對手,扭轉自己和孩子的命運,順利地讓兒子當上皇帝,自己更一度成為最高權力的擁有者長達15年時間,開啟了女性和外戚專權的歷史長河,這是一位奇女子,我們不應該只是津津樂道她的殘忍,也不該選擇性地遺忘她對歷史的諸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