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江和趙本山一樣是名優秀的小品演員,多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與蔡明合作,逗得全國人捧腹大笑。
他也帶來許多精彩的作品,深受觀眾喜愛。
然而潘長江到晚年口碑卻變了,開始參加綜藝,直播帶貨,賺快錢。
這樣的潘長江影響在觀眾心中的印象,並且直播帶貨為了人氣,經常胡吹亂嗙,導致自己晚節不保。
父親沒落,那潘長江親手捧的女兒潘陽有沒有受影響?她嫁給10億富豪生活怎麼樣?
1980年,潘長江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喜歡上藝術,年紀輕輕就輟學開始走藝術道路,然而前期是非常困難的。
潘長江經常要去鄉下演出賺得還不是很多,而他相信有朝一日自己會成功,特別努力。
可是他還沒有穩定的事業,就迎來美好的愛情。
那是在一個下午,潘長江跟劇團來到鄉下演出,一早就來到這個地方彩排,殊不知村子裡已經有很多人來看熱鬧。
其中,有一個俊俏女子在旁邊遠遠看著,潘長江一眼就注意到她,並且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
而女子也注意到潘長江,倆人眼神交錯,互相笑了笑。
表演結束後,潘長江和楊雲說話,倆人就這樣認識了,旁邊人還開玩笑讓倆在一起。
不過潘長江矮挫窮,楊雲年輕漂亮根本配不上他。沒想到楊雲卻鍾情於他。
楊雲是喜歡潘長江的,喜歡他的作品,覺得他很幽默,為生活中帶來許多歡樂。
原本楊雲的父母還想讓她再考慮,但她就認準了潘長江。
而潘長江也沒辜負楊雲,為了讓她過上好日子,一直努力地演出,並且會照顧她的生活,潘長江是很好的男人。
潘長江不到一年時間,就拿下楊雲的父母,岳父岳母看到他的真誠同意這段感情。
戀愛一年後,潘長江和楊雲步入婚姻殿堂,雖然沒有錢但也精心準備結婚,風風光光把她娶回家。
都說潘長江撿到寶了,好好對人家楊雲,殊不知其實是楊雲撿到寶了。
婚後,潘長江更努力賺錢,而楊雲也想要為他分擔壓力,不過潘長江讓她好好在家待著,自己一個人可以。
不久後,楊雲懷孕了,潘長江更捨不得她做些體力活。
楊雲懷孕,潘長江非常開心,要有自己的孩子了。而他也為孩子擔心,將來可能無法長得像他,不管男孩或女孩都要像媽媽。
潘長江和楊雲經常幻想著有孩子的生活,哄得楊雲每天都非常開心。
整個孕期,在潘長江的陪伴下,楊雲過得輕鬆愉快,女兒順利出生。
看著小小的女兒,潘長江感慨萬千,給孩子取名“潘陽”,主要是為了紀念他和妻子楊雲的感情。
孩子出生後,楊雲和潘長江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楊雲負責照顧孩子和這個家,而潘長江則繼續演出賺錢。與之前不同的是,他一個人要養活整個家,壓力非常大。
楊雲理解潘長江,會安慰他,陪著他,照顧他,好讓他有更多心力創作。
正是這樣的家庭,潘長江很快就在劇團中脫穎而出,調到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開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潘長江的才華被更多人看到,妻子楊雲為他感到開心和驕傲,會更好地照顧好這個大家庭,不讓他操心。
只是潘長江的工作越來越忙,都沒有時間照顧女兒,無法陪女兒成長,不過他在家會將照顧女兒的事攬到自己身上。
妻子楊雲能休息,潘長江也能和女兒培養父女感情。
自從潘陽出生後,潘長江對女兒非常疼愛,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女兒。只要女兒想要的東西,二話不說就能弄來。
不過潘長江並沒有慣著女兒,會教育女兒好好學習。
潘長江也送潘陽學習興趣嗜好,讓女兒變得越來越優秀。
潘長江這麼努力賺錢,只為女兒未來的生活,做父母努力點,女兒日子就會好一點。
在父母包圍的愛長大,潘陽無憂無慮,擁有快樂美好的童年。
到了上學的年紀,潘長江讓女兒上最好的學習,不過潘陽學會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目標。
雖然她從小就住在富裕家庭,但她也想要努力,不要靠父母,就想自己找點事情看。
受父親影響,潘陽喜歡上藝術,也想跟父親一樣在舞台上逗觀眾笑。
潘長江知道後非常生氣,直接拒絕走女兒這條路,並告訴女兒:你不用擁有多好的事業,父親賺得錢都能養你一輩子。
潘陽偏不聽,執意學習藝術,無奈之下潘長江打算送女兒出國留學。而她根本不願意,不然離自己的夢想更遠。
潘陽就向父親保證,一定會做出成就,不然就聽父親的安排。
潘陽考取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音樂,打算將來當優秀的歌手。
其實,潘長江不是不相信女兒,在父親心中孩子是最優秀的,只是他知道走這條路多麼艱辛,娛樂圈水有多深。
為了女兒放棄這個想法,潘長江只能賺更多錢,穩固在演藝圈的地位。
潘長江跟趙本山合作過後,走到觀眾視野,後來開始單幹,不僅演小品,還進入演藝圈。
潘長江憑藉著電影《明天我愛你》,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讓更多人看到他的實力,雖然長相不咋地,但是寶藏演員。
之後,潘長江經常出現在各大電台,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隨著時間推移,他在娛樂圈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賺得盆滿缽滿。
想不到那個矮礬窮的潘長江,翻身成功一線明星,沒有辜負楊雲當初的選擇,全家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但即便這樣,潘陽也沒有放棄進入演藝圈的想法,畢業後就打算做自己的音樂。
潘長江慌了趕緊想辦法讓女兒放棄,直接說你將來開店也能賺錢,但她太執著。潘長江就生氣了,不會幫你進圈。
潘陽就自己想辦法,自己做音樂投到唱片公司,很快就被發掘,演唱一部電影的片尾曲,並且取得不錯的效果。
這讓她更堅定地走這條路,開始做自己喜歡的音樂,然而效果並不理想,與自己的預期差很多。
潘陽一直在鼓勵自己,沒想到還是失敗了。
潘長江也心疼女兒,從小沒吃過苦,進圈這兩年吃了許多苦,他打算幫女兒在圈內發展,前提是有條件。
潘陽老大不小,該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這幾年專注於音樂沒想到過這件事情,父親就著急了。
2012年,潘陽聽從父親安排去參加相親聚會。
原本她是抗拒的,卻不能辜負父親一片心意,就打算裝模作樣,沒成想遇到心愛的人。
石磊是江南石肆會所總裁,身價高達10億,只是跟朋友去參加相親聚會。
然而石磊一眼就相中潘陽,覺得她是陪自己共度一生的那個人,主動上前去搭訕。潘陽表現非常冷淡,讓他更有興趣。
石磊還是賴在潘陽身邊不走,並且主動跟她要聯絡方式,為了解脫她只能先給,沒想到他常常發訊息關心。
石磊還主動約潘陽吃飯,每次都拒絕,在他堅持下潘陽才同意。
然而這次見面,石磊給潘陽留下好印象,不僅提早來到餐廳,還精心準備禮物,讓她非常驚喜。
久而久之,潘陽被石磊打動走到一起,潘長江對這個女婿也非常滿意,催促著二人趕緊定下來。
石磊向潘陽求婚了,單膝下跪感動潘陽。婚禮儀式兩家人都非常重視,事先規劃好,潘長江的明星朋友還去參加。
那天,潘陽是最幸福的新娘,石磊還表白潘陽:我從見你第一面就確定你是我妻子,以後你是家裡的老大。
婚後不就,潘陽和石磊迎來好消息,潘長江要當爺爺了。
在石磊精心照顧下,潘陽順利子,全家都開心了,尤其是潘長江格外的疼愛這個外孫子。
不過潘長江因為還要工作,有時候會與外孫子分開幾天,後來他就放棄小品,就有大把時間,可惜口碑崩了。
2016年,潘長江忙完央視春晚就不怎麼在演藝圈出現,更多時間是陪伴家人。錯過女兒的成長,不能錯過外孫子的成長。
不過潘長江也捨不得放棄在演藝圈賺錢,雖然女兒嫁個好人家,但誰會嫌棄錢多。
只要有不錯的工作還是會參加,大部分的工作不會離家太久。
彼時,潘長江的口碑還是不錯,上綜藝節目很會調節氣氛,帶來許多笑點,演技也沒有下降。
只不過娛樂圈風向變了,來了許多偶像,潘長江並不全認識,做優秀的時候,沒有說出他們的名字,就會被他們的粉絲噴。
這時候開始,潘長江口碑開始下滑,以至於他在綜藝節目沒有那麼放開,甚至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潘長江忙碌半生,在家自己也是閒不住的人,就學著年輕人玩起短視頻,沒想到還擁有了超多粉絲。
後來,有公司上門合作問潘長江要不要直播帶貨,原本他是想讓自己休息,奈何利益太高,比拍戲還賺錢。
潘長江心動了,並且買的都是高價產品,自己提點比較多,剛開始粉絲衝著他的口碑不錯還會買,帶貨是非常真誠。
然而這個市場競爭壓力非常大,潘長江只好用手段,開始在直播間說大話,還打臉自己。
更重要的是買假貨,讓粉絲王忍無可忍,沒想到潘長江用前半生維持的口碑,只要一場直播帶貨就敗光了。
潘長江都不敢露面,那些不好的聲音完全剝脫不掉,給他造成很大的印象,幸運的是沒有影響他的家人,女兒和女婿日子依然很幸福。
結婚時,石磊保證潘陽掌握財政大權,而他說到做到,潘陽就有了個綽號「潘十億」。
石磊要用錢就會跟妻子要,因為賺到錢的錢全部上繳。
不過潘陽並沒有一直花老公的錢,會自己賺錢,潘長江剛開始還幫忙,甚至自導自演作品讓女兒拍戲。
潘長江涼了之後,潘陽也就沒有戲拍攝。其實,石磊也不希望妻子拍戲,因為這樣好幾個月見不到,雖然會去劇組探望在身邊才安全。
潘長江直播帶貨的時候,也讓女兒潘陽自己幹,也是下有成就。
剛開始潘陽直播帶貨人氣不高,也沒有人買,而石磊是她忠實的觀眾,為妻子加油打氣,還有潘長江的支持,逐漸有了人氣。
潘長江現在已經不行,潘陽要完全靠自己,人氣中規中矩。
其實石磊根本不希望潘陽工作,在家照顧孩子,根本不缺錢花,誰讓她堅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妻子只能自己寵著。
不僅如此,石磊對潘長江和楊雲也非常好,雖然是岳父岳母,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如同親生的。
有事沒事,石磊和潘陽就會帶孩子回家小住一段時間,因為長期不見面兩位老人也是會想念他們。
尤其是現在潘長江也不怎麼工作,更需要人在身邊陪伴,孩子放假就帶他回家,他們一家五口在一起生活很好,沒有任何影響。
任何時候,石磊都愛著潘陽。
如今潘陽與富豪老公石磊結婚10年,婚後孕育一子,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幸福美滿。
見女兒有穩定的婚姻,潘長江也就放心了。
石磊並沒有因為潘長江的沒落,改變對潘陽和潘長江的態度,他們的親情是非常身後的。
甚至石磊心疼潘長江,家裡又不缺錢,不需要那麼賣力工作,女兒和女婿是能養得起這一家人的。
不得不說,潘長江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自己「作」沒的。
潘長江是非常努力的演員,一步步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有辛酸有淚水有壓力,而他都挺過來,才擁有高成就,是老戲骨。
可惜人到晚年,潘長江想要更多,並且看別人是清醒的,到自己卻糊塗了,導致自己晚節不保,所以從潘叔變成潘子。
不過在家裡,潘長江還是老大,地位沒變。
有時候想要的東西太多,會讓自己失去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