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巴甲個人資料:在神聖的表演中尋找最優自我

2023-12-13蒲巴甲

自《加油!好男兒》出道,蒲巴甲在將近15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偶像向演員的轉身,電視劇《阿壩一家人》收穫人民日海外版點贊,蟬聯收視排行榜第一,藏族青年楊耀州讓更多人看到了屬於基層幹部的成長和蛻變,隨後折射出屬於演員蒲巴甲的成長和蛻變。

出演楊耀州,讓蒲巴甲從一名阿壩州的經歷者和見證者,轉化為一名最適合的講述者;擔綱《藏風美少年》導師,則讓他明確了作為藏族人的責任和使命,挑選更多藏族自己的藝人是他出演這檔綜藝節目的初​​衷。

隨著《阿壩一家人》熱播,蒲巴甲再度進入大眾視野,幾乎同時期開播的綜藝《藏風美少年》裡他完成了導師首秀,這個選秀出道,極具辨識度的面孔吸粉無數的康巴漢子,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所有人眼裡現象級的少數民族美少年。

選秀光環出道之後,蒲巴甲在音樂和表演之間進行了選擇,最終選擇就讀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在他看來還是出於一個藏族少年的民族榮耀:「藏族有很多好的歌手,但是演員乃至優秀的演員卻不多,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專業演員,無論是小螢幕還是大銀幕都讓觀眾們看到專業的藏族演員。

《阿壩一家人》證明,他做到了。

{不}1{/否}

15年磨演技,怎麼樣?

作為少數民族主題的影視劇,《阿壩一家人》取得了不俗的播出成​​績和口碑,索福瑞收視排行榜蟬聯第一,#阿壩一家人開播#登抖音娛樂榜第一,劇集抖音相關播放量11.0億次,衛視話題播放量4.3億次,抖音合輯播放量1.3億次。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讚其拍攝品質和所傳達的少數民族正向精神,男主角蒲巴甲坦言自己透過飾演楊耀州獲取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觀眾看來,「阿壩人演阿壩故事」是順理成章的事,而蒲巴甲本人則表示飾演楊耀州讓他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不過,即便同樣作為從阿壩州走出的漢子,他坦言自己演好楊耀州著實做了很多功課,也下了不少苦功。

《阿壩一家人》裡的楊耀州原本抱著考研出國的夢想,作為有學歷有想法的新一代青年,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乃至海外在他們看來是實現理想的終極所在。被父親強行留在阿壩工作的他在兩年羌寨基層工作中,經歷了汶川地震,參與了天保和退耕還林工作…

最終,他從一個認定「走出家門」才能幹一番大事業、證明自我價值的年輕人,成長為羌寨旅遊產業鏈,協助九寨溝成功申請國家5A級景區,設計出阿壩州全局旅遊環線的基層好幹部。真實的阿壩地區風貌和演員真情實感的演繹讓許多觀眾一旦開追便停不下來,日常「催更」成了出現在《阿壩一家人》話題裡的高頻詞。

演好楊耀州是蒲巴甲拿到劇本之後內心的“頭等大事”,一方面因為這是一部要展現藏族和自己家鄉風貌的電視劇,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演繹讓所有人感受到潛藏在一個普通基層幹部「成長史」背後的阿壩羌寨變遷史。

然而,即便回歸自己最熟悉的家鄉,藏族基層幹部對於蒲巴甲來說依舊是很大的挑戰,蒲巴甲說:「對他們工作的內容和生活狀況零了解是我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所以我在進組前進行了大量的素材蒐集工作,然後透過我哥哥的關係實際去接觸和了解當地的一些基層幹部,花大量時間和他們聊天、相處,觀察真實生活裡的藏族繼承幹部是什麼樣子。 」

這些素材累積和功課最終透過蒲巴甲的演繹,變成了劇中鮮活動人的楊耀州。有些觀眾在評價楊耀州的飾演者真實自然的同時,並沒有認出其背後的扮演者蒲巴甲,正如有粉絲在追劇時所說“看過《阿壩一家人》裡的楊耀州,你很難把他和之前的偶像蒲巴甲連結在一起。

如果曾經憑藉《喜馬拉雅王子》中飾演拉摩洛丹斬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殊榮是他顏值和表演的雙重加持,那麼《阿壩一家人》裡的楊耀州則讓觀眾看到了演員蒲巴甲對於角色的雕琢和用心。

透過大量素材累積和人物觀察,只是蒲巴甲順利「成為」楊耀州的第一步。展現人物從20出頭到40歲的年齡跨度是貫穿整部劇集的表演主題。

為此,蒲巴甲根據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加入了一些形體、神態、眼神等細節變化,包括不同年齡層講台詞的語速。於是,劇中楊耀州所展現出的年齡變化,除了透過化妝和造型之外,人物本身流露出的年齡層次也能夠讓觀眾產生極強的代入感。

年輕時的楊耀州,眼神裡透露著桀騁和對未來的憧憬,被留在阿壩工作之初,他身上年輕的桀騁裡摻雜了少許叛逆和抵觸,而隨著進入不同環節工作、真實了解家鄉現狀,他的神情中開始多出幾分對工作的責任感和希望透過努力改變現狀的堅定。

對於人物不同時期進行解讀和掌握,最終透過表演傳達給觀眾,這段期間有蒲巴甲作為演員的職業訴求,更多的是他作為「藏族兒子」的情感訴求。毋庸置疑,楊耀州是經由這兩種訴求碰撞而出的精彩「火花」。 15年磨演技,楊耀州為蒲巴甲證明:他行。

{不}2{/否}

你好,我是演員蒲巴甲

當年《加油!好男兒》中極具辨識度突顯重圍的康巴漢子蒲巴甲,高顏值,透著藏區水土養育出的純粹與獨特。蒲巴甲一開始就主動站上舞台展示自己,他希望更多人看到屬於藏族美少年的吸睛之處。唱歌、演戲、上綜藝,在當時流量正盛的他來說是都要嘗試的事,是全部可以用來汲取養分的存在。不過,在外界看來要“全能全棲”的他有自己的“主意”,報考上海戲劇學院、專攻演員是這個少數民族青年站在命運十字路口處做出的選擇。

其實,極具辨識度的面孔一方面讓他在人群中可以快速脫穎而出受到關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的角色可能性,《喜馬拉雅王子》的成功有一部分會依賴於他與角色契合度很高的外形條件,而此後的一系列作品則讓他不斷磨礪自己的表演技巧,電影《大唐玄奘》裡玄奘的徒弟石磐陀,抗戰劇《鍛刀》中的江小刀,《擒狼》中的黃一飛,《上陽賦》中英俊威猛的子律……似乎對年代劇中偏好的他在《阿壩一家人》裡嘗試了一把寫實題材,成為了讓觀眾共情感十足的基層幹部楊耀州。

出演《阿壩一家人》看似還是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運用他熟悉的天時地利人和,然而“基層幹部”是他想要挑戰的角色,現實主義題材是他希望嘗試的領域,他希望能夠透過一些角色讓觀眾認識真正的“演員蒲巴甲”,不是頂著選秀偶像的標籤,不是靠顏值走流量,不是通過某種話題熱度,而是透過角色和作品,哪怕有人說“完全沒想到那是蒲巴甲啊!

因為,出道15年後,他越發覺得表演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他要一直帶著敬畏之心去做去鑽去「死磕」的終身事業。現在,他還可以透過表演讓更多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家鄉,那個希望讓觀眾看到出色藏族演員的夢,他正在實現。

他喜歡《阿壩一家人》裡父親的一句台詞,「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家鄉沒有情感的時候,不管他走的再遠再高,他也是孤獨的。」骨子裡還是康巴漢子的他,把導師首秀交給《藏風美少年》也是希望挖掘更多優秀的藏族歌手和藝術家,同樣選秀出身的他在15年後以導師身份再次回到綜藝場,將自己過往經驗和情感凝練成對選手的客觀評價和循循教導,同時將刻在自己骨子里三十幾年的藏族精神傳達給更多人看。這和演好楊耀州一樣,是「非常重要的事」。

在蒲巴甲看來,出道15年後,從流量藝人到現在的演員蒲巴甲,每一次機會每一個角色在他眼中都視若珍寶,如他一直銘記和實踐的代表阿壩人的犛牛精神。在明確了自己做個好演員的目標和方向後,首先「靜下來」的是他的心,認定演員這條路,之後堅定的走到底是他之後的計畫。至於未來要和怎樣的角色交手呢?他希望「他」先行打動自己。

在和楊耀州告別的長信裡,他說:“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我是演員蒲巴甲,下一程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