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觀眾給的建議就是,“算呆子”帥嘉謨只是“軸”,就是比較認死理,並不是刻意直勾眼神呆滯的那種傻。
反倒是戚薇的演技可圈可點,被網友們按讚。
備受期待的張若昀+馬伯庸組合劇終於《顯微鏡下的大明》開播了,結果剛開播僅四集,就遭遇觀眾差評。
要說這部《顯微鏡下的大明》,確實挺讓人期待的,畢竟張若昀+馬伯庸的組合,還是非常少見的。
張若昀,作為國內新生代演員的代表,明星婚姻好丈夫的代言人,無論是演技還是做人,張若昀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
馬伯庸,作為國內推理小說的集大成者,其作品早已在華語圈內形成了風潮。
馬伯庸筆下的這些人物各具特色,每一部作品的主角也會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
例如《風氣洛陽》中的高秉燭,這個人的沈穩幹練就被黃軒表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王一博扮演的百里弘毅,也很出色的體現了角色的隱忍堅毅。
還有《風起隴西》中陳坤扮演的陳恭,就把一個諜報人員那種張揚、左右逢迎又扮豬吃虎的勁頭表現到了極致。
其實按照馬伯庸筆下的角色性格來講,《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的這個「算呆子」帥嘉謨,還真是挺適合張若昀的。
至少在天然呆這一點上,張若昀就佔了很大的優勢,尤其是他在《雪中悍刀行》中扮演的徐鳳年,幾乎可以說是天然呆的典型代表了。
其實在《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算呆子」只是個認死理,凡事愛較真的「軸」人。
再加上他對於算數的痴迷跟天賦,所以「算呆子」帥嘉謨就成了很平常又很不普通的市井青年。
而不是像張若昀一開始用直勾勾呆若木雞的方式表演的那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此人智力上有缺陷。
帥嘉謨一開始是要報考徽州殲縣管錢糧小吏這個職位的,結果在查閱相關資料過程中,卻無意中發現了徽州府每年的納稅項目上有很大的疏漏和虧空,這才引發了帥嘉謨的好奇心,決定把此事一」算成「到底。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還真嚇一跳。
原來在帥嘉謨清算的過程中,發現本應由徽州府下轄六縣共同承擔的絲絹稅,實際上都是殲縣一縣在承擔,而且一交就是兩百年的,你說冤不冤?
於是「算呆子」帥嘉謨出於天性使然,就開始排除重重阻力進行糾察。
當然調查肯定是不那麼容易,因為這裡面涉及了背後龐大的利益糾葛,而各個利益集團之間也是視「算呆子」帥嘉謨為眼中釘肉中刺。
看到這裡不知道小夥伴們發現沒有,其實本劇中的這個「算呆子」帥嘉謨跟《狂飆》中的安欣是非常相似的。
「算呆子」帥嘉謨調查的是利益團體的違法亂象,安欣調查的也是利益團體的違法亂象。
而且他倆還都犯“軸”,都是愛較真的人設。
本劇就是透過帥嘉謨的軸心」和較真,以這個天才少年為代表,最終達到最底層平民與當權家族益抗爭。
本劇首播四集之後,執著追劇的小夥伴紛紛進行點評,許多小夥伴給了好評,當然也有很多小夥伴給了差評。
而本劇男主張若昀也就成了大家吐槽的眾矢之的。
這些負評主要就是集中在第一集中幾場戲的表現上,小夥伴們都覺得張若昀在第一集中的表現有點用力過猛。
尤其是幾次表情呆滯、眼睛直勾勾的表演,硬是把本該屬於天才的「算呆子」帥嘉謨生生演成了智力有缺陷的弱智少年。
這也難怪,原本《顯微鏡下的大明》這部原著就已經廣為人知,書中的各個角色更是為觀眾所熟悉。
可以說人物的形象早已進入觀眾心裡。
而張若昀這種誇大式的表演自然就會引來觀眾的不滿。
對比張若昀在本劇的表現,反倒是飾演姊姊的戚薇和飾演訟棍的王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很多小夥伴覺得戚薇飾演的姐姐豐碧玉完全表現出了市井潑婦的姿態,尤其是橫眉立目的表情,以及滿臉滿胳膊的的橫肉,更是充分體現了一個女屠戶的霸氣。
還有就是王陽飾演的訟棍程仁清,一出場就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全身透著精明又伶牙俐齒、巧言令色的人物。
特別是第一集中,訟棍程仁清在朝堂大殿上為賭坊打官司的一場戲,網友評論說“簡直就是還原了周星馳《算死草》中陳夢吉的精髓。”
所以來說,張若昀在第一集中的表現確實有點用力過大了,希望在後面的劇集中能把演技往回收一收,真正表現出“算呆子”帥嘉謨的軸,而不是智力上有缺陷的非正常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