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是希伯來文的譯音,基督教中指稱魔鬼者。他是反叛上帝耶和華的墮天使,曾經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負責在人間放置誘惑,後來他墮落成為魔鬼,被看作與光明力量相對的邪惡、黑暗之源。文藝作品中常作為惡徒的稱呼,可見撒旦不僅限於《聖經》。
撒旦的誘惑對肉身人類而言很難抵禦,因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深愛夏娃的亞當也吃下了夏娃拿回來的果實,他們因而被逐出伊甸園,從此開啟了人類的顛沛流離失所的生存模式。伊甸園中的人類具有神性,能直接與上帝對話。而被逐後的人類逐漸遠離神性,開始具有人性的特點,善良、真誠、公平、堅強,但同時兇惡、狡詐、蠻橫、軟弱。
《聖經·舊約》中就曾記載人類冥頑不靈、腐化墮落,被上帝燒死、淹死。人類飽經磨難,卻無法徹底擺脫黑暗,撒旦無所不在。就算是摩西驚現神蹟,分開紅海,即使諾亞製造方舟,拯救人類,人類依然無法與暴戾、自大、貪婪決裂。上帝耶和華只好差派聖子耶穌下凡去拯救人類。耶穌以凡人之軀投胎到木匠約瑟和瑪利亞的家庭。雖然耶穌是聖子,但幼年的耶穌與常人無異,並不是選民們期盼了千年之久的世俗君王。故而耶穌傳道極為艱辛,他成年後雖然顯示神蹟,但肉身的他也曾受到撒旦的蠱惑。
第一次蠱惑是耶穌禁食時,撒旦對耶穌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雖然耶穌四十天未曾進食,但他淡然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說的一切話」。撒旦羞赧而逃。
第二次蠱惑是耶穌來到峭壁時,撒旦企圖捧殺耶穌,就慫恿耶穌跳下去一定沒事,但耶穌回擊道:“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
第三次撒旦則壓上所有賭注,他對耶穌說,你只要在我面前下拜,天下萬國的權柄與人世繁華的享樂都賜給你。但耶穌仍然不屑一顧地回答:“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
耶穌以其堅定的信仰與堅韌的意志完全挫敗了撒旦的陰謀。殊不知,在此之前,多少君王因失德而晚節不保,諾亞醉酒赤身露體失去廉恥受到詛咒、摩西兩次怒擊磐石對上帝不恭敬被禁止進入聖地迦南、智慧王所羅門信仰不堅定拋棄上帝家遭禍。這些君王功業顯赫,德行昭彰,無奈晚年遭受撒旦誘惑,名節有虧。由此可知慎始敬終有多難。
塵世艱辛,是因為如撒旦這樣的黑暗力量無所不在,讓脆弱的人性無處遁形。雖然我們惋惜聖徒一著不慎,遺憾九泉。但正因為人的脆弱而能不斷堅強,不肯屈從,才能彰顯人的偉大。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聶赫留朵夫身為貴族青年,自私墮落。他誘姦了莊園侍女瑪絲洛娃,導致瑪絲洛娃淪為妓女,意外捲入謀殺案。聶赫留朵夫在法庭陪審席見證了瑪絲洛娃的悲劇,良心甦醒。他於獄中探望瑪絲洛娃,積極奔走。最後瑪絲洛娃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他也一同跟隨,獲得了瑪絲洛娃的理解與諒解。這兩位年輕人,都曾經善良過、真誠過,也都曾放縱過、墮落過。他們一度處在撒旦的黑暗世界裡無法自拔,人生一片荒蕪。但慶幸的是他們都精神復活,重獲新生。
古人雲: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格言也在闡述一個事實,就是墜入黑暗,生命黯淡無光,沒有理想,失去信仰,缺失良知,這不是十惡不赦的魔鬼。只要及時醒悟,戰勝自己,即是碾碎撒旦,靠近上帝。 《犬夜叉》中的黑暗勢力奈落,因嫉妒拆散了桔梗與犬夜叉,因慾望篡奪了四魂之玉,因卑鄙殺死了分身神樂、神無,但最終還是死在了巫女桔梗的光裡。冷酷冰冷的奈落臨死前竟然說自己的心感到了溫暖,這溫暖就是五十年前的肉身桔梗留下的。有時很感嘆,為了這份嫉妒,奈落不惜讓一眾妖怪吃掉自己的肉身,將自己的靈魂出賣。他不講道義,不憫生靈,四處樹敵,終身為撒旦支配,失去自我。直到死之將至方才顯示鬼蜘蛛肉身的一點善念,令人可恨可悲又可嘆可憫。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塵世前行,難免睏苦。一時的猶豫、退縮、迷惘、絕望,一時的貪婪、殘暴、自私、蠻橫,都不過是心靈陰暗的偶爾乍現,它們並非生命的全部,也不可能是人生的扉頁。我們無法像聖徒如耶穌、釋迦摩尼一樣仙風仙骨,但我們可以活出自己的光,照亮周圍的陰暗,讓人世間的撒旦永遠墮入地獄,這才是凡夫俗子的我們最真實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