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是誰(宋太祖趙匡胤:撿漏王、發明家、大渣男,你不知道的北宋開國皇帝)

2022-12-14趙匡胤

趙匡胤

(燭影斧聲)

開寶九年,西元976年。

北宋都城開封下了一場很大的雪。

雪花飄飄,寒風瑟瑟。

午夜時分,宋太祖趙匡胤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他突然感覺到氣血上湧,嗓子一甜,居然嘔出一口血來。

他並不驚恐,也不慌亂,只是拾起身邊的手帕拭乾嘴邊的血跡,然後長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乾脆披上衣衫,走到門口,叫值夜的小太監去傳喚自己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前來議事。

不多時,趙光義風塵僕僕地披著長袍趕來,

兄弟二人合門而坐,屋內亮著微弱的燭火,門口侍奉的小太監只能看到二人的影子映在窗櫺之上。

趙匡胤一會起身,一會坐下,而普王趙光義身形躲閃,似乎有些畏懼。

一會,又能瞧見趙匡胤手執斧鉞,發出鑿擊地面的聲音,口中高喊了兩句,好為之。

第二日雪停,趙匡胤就駕崩了。

關於趙匡胤的死,在《宋史》上只有短短幾句的記載。

「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趙匡胤究竟是怎麼死的?

他又是如何成為北宋帝國的開國皇帝的?

想要了解趙匡胤,從很久以前的一段歲月開始。

唐朝滅亡,就是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可以說是中國史上最亂的朝代,群雄林立,烏煙瘴氣。

十五個割據政權就像京劇舞台上的角色一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它們各自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但很快湮滅,消失不見。

到五代十國末期的時候,北方的後週政權做強做大,基本上就把中原大地統一得差不多了。

之所以後週能從亂世中脫穎而出,除了天時地利,更因為有個好皇帝。

這位皇帝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趙匡胤

(週世宗柴榮 畫像)

柴哥可以說是五代十國第一狠人,狠到什麼程度?中原大地橫著走,看誰不服就收拾誰。

當時各地割據的群雄們那也都是混世魔王等級的,但是照樣都被柴榮按在地上一頓錘。

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柴榮在這些皇帝中,可以排進前十名。

但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人們往往只記得唐宗宋祖,秦皇漢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柴榮這麼一號。

這麼牛的一位皇帝,為什麼如此默默無聞?

原因很簡單,就是天公不作美,柴榮命不長。

身為一個異常優秀的帝王,他完全有能力平定其它所有的割據政權,統一華夏,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但奈何柴榮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年僅三十九歲,就領了便當。

壯志難酬,嗚呼哀哉。

柴榮一死,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趙匡胤的機會就來了。

趙匡胤,祖籍河南洛陽,據說趙哥出生的時候,滿屋子冒紅光,漫天花香,久而不散。

出生後,全身金色,三天才褪去。

很小就會騎馬,曾經騎著烈馬狂奔,結果馬兒失蹄,一下子就把他甩飛了。

趙匡胤在空中來了個三百六十度湯瑪斯轉體,嘩當一聲,頭就撞在了柱子上。

正常來講,人受到這樣的撞擊,不死即殘,沒想到趙匡胤拍拍身上的灰土,啥事沒有,騎上馬又走了。

長大之後他又曾和朋友在屋裡下棋,倆人看到窗外有麻雀打架,就跑出來看麻雀,結果剛一出屋,房子就塌了。

這些內容聽起來很扯淡,但都出自《宋史》,雖然《宋史》是官修正史,但我估計,以上事蹟,應該都是胡說八道。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如果後來當了皇帝,必然要在小時候的經歷裡添加一些非常神奇的故事,以表示這人生來就是龍種。

我們偉的大陳勝老師曾經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所以沒有人生來尊貴,大家都是一樣的,趙匡胤也不例外。

但此時的他,的確可以說是時來運作了。

因為即位的新皇帝柴宗訓只是個乳臭未幹的小朋友,根本無力承擔起龐大帝國的運作。

而身為後週皇宮保安隊大隊長(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很快發動兵變,控制禁軍勢力,脅迫小皇帝退位,自己黃袍加身,當了皇帝。 (即宋太祖)

老趙同志是篡位登基的,所以後週這個國號肯定是不能沿用了,他思來想去,改國號為「宋」(北宋),由此,開始了319年的兩宋時代。

趙匡胤

(趙匡胤 畫像)

當上皇帝的趙匡胤心情並不是很好。

一方面,國內尚未統一,許多割據政權仍敢跟自己叫板,所以情況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這段時期武將篡逆成風,今天你當皇帝,明天我就篡位,明天我當皇帝,後天他又篡位。

何況趙匡胤就是靠著篡位才登基的,這也導致他非常擔心自己手底下這群將領們生出不臣之心。

他越是這樣想,心裡越是擔心,這回好了,吃飯也吃不香了。睡也睡不好了,天天擔心有人背後給他捅刀子。

老趙實在受不了了,於是召集群臣,在皇宮請大家吃了一頓飯。

領導請你吃飯,你不去大不了丟工作,可皇帝請你吃飯,你不去搞不好就會掉腦袋。

所以但凡在朝廷裡有點地位的官員,尤其是武將,基本上都到場了。

皇宮燈火通明,通宵達旦,酒足飯飽之後,趙匡臆直接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卿等何不釋去兵權……上下相安,不亦樂乎。

趙匡胤表示,這頓飯不能白吃,吃完了你就把手裡的兵權撂在桌子上,這樣我也放心,你也省心。

大臣們不是傻子,皇帝都張嘴了,自己再拿著兵權不放,今天晚上就別想走出皇宮大門了。

不久,重臣武將紛紛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退休的退休,辭職的辭職,朝政大權基本上全都回到了趙匡胤的手裡。

而趙匡胤這一番神奇操作在今天看來其實是有利有弊的。

有利,是因為趙匡胤透過收攏權力,大大加強了中央集團,天子的權威重新變大,朝野的權力結構重新洗牌,皇帝在真正意義上成了一個帝國的一把手。

只要皇帝說的算,國家就不算太亂。

什麼宦官亂政、外戚幹權、權臣謀逆、武將謀反基本上也就不存在了、

有弊,則是因為趙匡胤收攏兵權的行為,大大削弱了北宋的軍事實力,奠定了北宋政府武弱文強的底色。

你想啊,這群有能力能打仗的將領們,要么被趙匡胤辭退,要么被開除,和平年代還好,少兩個武將不是啥大事兒,但戰爭一來,滿朝盡是讀書人(文臣) ,連個帶兵打仗的都沒有,基本上就只有挨打的份兒了。

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

收拾完武將,趙匡胤又開始收拾文臣。

原因是因為趙匡胤發現官員結黨營私,拉幫結伙的情況非常嚴重。

上朝的時候,自己在上邊開大會,官員們就在底下嘰嘰喳喳,交頭接耳開小會。

這種情況屢禁不止,導致早朝的辦事效率和品質都大打折扣。

發明家趙匡胤同志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把宋朝官員上朝時戴的帽子的帽簷延長成長長的細條,這就導致上朝時大臣們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離得太近,就會互相碰到對方的帽子,如果交頭接耳,就難免把對方的帽子掀翻了。

誰都不想掉帽子,因為掉帽子就代表丟工作。

誰也不想丟工作,因為丟工作就代表不幹了。

所以大家都開始保持距離,開小會這種行為就被徹底杜絕了。

處理完朝堂上的事情,趙匡胤還必須把後宮裡的一件事解決了。

趙匡胤身為皇帝,不愛紅顏,不愛美人,偏偏愛上了宮裡的一位宮女。

這宮女似乎是有著無窮的魅力,把趙匡胤迷得死死的。

老趙這回算是徹底淪陷了,早上和宮女一起散步,中午和宮女一起遊園,晚上和宮女一起就寢。

不思進取,朝野荒廢,妥妥的往無道昏君的方向發展。

可趙哥就是趙哥,他很快就發現自己行為是不合理的。

北宋才剛建立,百廢待興,怎麼能整天泡在後宮裡?

但接下來的操作,卻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趙匡胤為了不讓自己沉迷女色,居然直接把這位宮女弄死了。

渣男,妥妥的渣男。

他究竟殺沒殺過宮女,其實有待商榷,因為宋代的史書好像天書,對很多事情的記載都不詳實。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身為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一生無疑是精彩的。

從五代十國的戰亂中發家,在黃袍加身的兵變中奪權,在杯酒釋兵權的謀略中發展,老趙可以說是個很有能力的帝王。

趙匡胤

(一統天下)

他擁有許多優秀帝王的品質。

節儉、勤儉、高瞻遠矚。

文治、武功、雄才大略。

無數的史學家對他歌功頌德,無數的歷史愛好者對他豎起大拇指。

但我們仍然要明白的一個道理是,再偉大的光輝之下,也有陰影存在,而再優秀的帝王身後,也有無法洗刷的污點。

本質上來說,篡位登基的趙匡臷是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

回到故事的最初,開封城漫天飛雪,在斧聲燭影的雪夜,趙匡胤撒手人寰,死因不明,成為了千古的未解之謎。

而他身後的北宋帝國,就像這飄落的雪花一樣,前途未知,生死未卜。

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即將展開,一段新的傳奇故事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