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來了兒童文學大咖沈石溪簡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

2022-11-11沈石溪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見面會現場

沈爺爺,您寫了幾年?

您寫了那麼多年,那知道蜥蜴蛋有多大?

您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哪部?是什麼促使您一直寫下去?

6月12日下午一點,「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做客嘉興書展,一到見面會現場,就有小朋友自發性鼓起了掌。

這是沈石溪第二次來嘉興書展了。書店工作人員說,上一次他來書展,簽書就簽了三個小時。

被譽為「動物小說大王」的沈石溪,從事動物小說創作到今年已經有42年,寫了600多萬字的動物小說。在他的筆下,有驚心動魄的斑羚飛渡,波瀾迭起的狼王之爭,蕩氣迴腸的天鵝之歌,躍然紙上的戰象世界,動物們既充滿野性的力量,亦富有人類的情感。

在見面會現場,沈石溪以最近全民關注的雲南亞洲象遷移為頭,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歷與趣事,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與寫作心得。

「我從小就喜歡動物,養過很多小動物」。在雲南西雙版納多年的知青生涯,讓他更有機會和動物接觸。這是沈石溪開啟動物小說創作的緣起。

對現場的小朋友來說,沈石溪和他的作品,或許都是他們的老朋友了。沈石溪的作品多次被選入教材,《最後一頭戰象》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斑羚飛渡》被選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他的動物小說,承載了許多年輕讀者的童年記憶。

沈石溪,兒童文學作家,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小朋友要從小親手養一種動物,養了動物以後,他會直觀地知道什麼是生命」

問:聽到一些家長為孩子選讀什麼書而苦惱,您對兒童閱讀及選書有何建議?你覺得什麼是好的兒童文學。

沈石溪:要選孩子喜歡讀的書。成年人總是喜歡把人生的經驗傳遞給孩子,所以會帶著引導、指導(的心態),希望孩子少找彎路,讀最有價值、最好的書。

我不否認,這種推薦是效果的,但也有一個副作用,有些孩子的閱讀程度是參差不齊的,你推薦的書,有的孩子讀得進去,有些孩子就是讀不進去。所以我想,閱讀最重要的還是要能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真正能讀得進去。

時代不一樣了,家長小時候讀過的好書,現在的孩子未必讀得進去。或者經過父母老師的介入以後,孩子的閱讀興趣會打折扣,一旦產生逆反心理,那就不好了。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一方面社會機構推薦(書目),一方面孩子自己選擇,閱讀他們最感興趣的書。

問:來說說動物的話題,孩子那麼喜歡讀你的動物小說。

沈石溪:這和人類進入小康社會有關係。有這樣一種認定標準,解決了溫飽,進入小康,人類才有這樣的興趣這樣的財力這樣的精神境界,去關注人類以外的另類世界。

關注動物也是時代進步的象徵。城市裡的小孩從小生活在水泥森林裡,他跟大自然和野生動物接觸比較少。人是動物進化而來,人本身特別是孩子,天生就對動物有一種親近感和濃厚的興趣。我覺得這樣是很好的,小朋友應該從小就親手養一種動物,養了動物以後,他會直觀地知道什麼是生命,有效地培養他的愛心、責任感。如果沒有愛心和責任感,什麼動物都養不好,連金魚也會養死。

簽名現場

問:看到你的微博,你也在關注雲南亞洲象的遷移話題。

沈石溪:嗯嗯,亞洲象跑出來。我寫的第一本小說就是《象群遷移的時候》,寫了一群野象受到人類放炮炸山驚嚇,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們境內的野像要跑到境外去了。現在這些野象跑出來,有些人認為是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少了,人像爭林。野象的棲息地比原來肯定是少了,人類不斷侵害了它們的家園。但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現在保護得越來越好。要想一個妥善的辦法,要提供一些它們愛吃的東西,(例如)定點投放,國外就有這樣。

問:很多小讀者都感到好奇,沈石溪老師是如何寫出那麼多精彩的動物小說的?你對動物的感情是不是很深?

沈石溪:當然,我在西雙版納生活了18年,在雲南36年,我是比較喜歡野生動物的。 (你寫過狼,寫過大象,最喜歡什麼動物?)動物裡面,我最喜歡馬,我親手養過幾匹馬。 (如果拿動物做比方,你覺得自己最像哪種動物)我希望自己最接近馬,馬對主人的感情很深,它忠貞、誠實,它是力量型的。過去有騎兵部隊,我們去騎兵部隊參觀,你問每一個騎兵戰士,他要離開部隊,他最捨不得是他的戰馬。

沈石溪部分作品

「我把寫作比喻成一隻鳥,要有兩根翅膀」

問:我想也是因為閱讀影響你走上寫作之路,那麼什麼書影響了你?

沈石溪:我喜歡看動物行為學的書,有一位勞倫茲,他是個動物學家,是動物行為學的創始人,他寫的書很有散文筆調,非常優美,我最喜歡看他的《雁鵝》;也喜歡看莫里斯的作品,他寫過很多作品,把人和動物平行關照。

動物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出人類的許多東西。人潛藏在底下的東西,在動物面前,也是可以照出來。我們透過研究動物,從動物身上看到人類的善良,看到愛情、友情,也可以在動物這面鏡子上,看到人類的缺點,例如殘忍、自私自利。

問:高考也剛過去,關注閱讀,很多人特別是做父母的,會聯想到如何透過閱讀寫好作文。

沈石溪:家長都是「急功近利」的,這也很能理解,他們希望孩子閱讀,最好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作文成績。雖然我們現在進入了大語文時代,但語文不像數理化,它是個慢慢累積的過程,閱讀太急功近利,對孩子會適得其反。

有些家長對孩子說,你要買這本書可以,但買了以後,讀完要寫篇讀後感,孩子立刻閱讀興趣就沒有了。家長可以捫心自問,如果你看電視劇,看完要你寫篇觀後感,那誰來看電視劇?

問:但大家也希望孩子讀完書,有所收穫。

沈石溪:有所收穫,可以有不同方法,例如親子閱讀,進行一些討論。我自己認為閱讀肯定是(寫作)的基礎,讀了多了以後,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很多寫作知識。

問:對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有何建議?

沈石溪:我把寫作比喻成一隻鳥,要有兩根翅膀,一隻鳥再強壯,一隻翅膀扇動是飛不起來的,寫作也是這樣,要兩根翅膀。第一,生活的積累,要有生活的原型,二,想像力,如果缺少想像力,那也寫不出來。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