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簡介(宋清輝承認自己為“大學學歷”,清暉智庫未註冊)

2022-11-10宋清輝

「別人說我是自封的(經濟學家),我也沒意見。」6月15日晚,備受質疑的「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說。針對時下網友熱議的話題以及部分質疑,宋清輝進行了回應。而在宋清輝發來的一篇發表於騰訊平台的自述文​​章中,他稱自己「沒有造假」。

質疑一:「經濟學家」的名頭到底是怎麼來的?

坊間對於宋清輝最大的質疑來自於其在各平台上的頭銜-「經濟學家」、「著名經濟學家」等。在許多網友看來,宋清輝的履歷與成為「經濟學家」之間沒有內在關聯。

宋清輝稱,在其看來,經濟學家是一個職位,他做經濟學研究,出了書籍,並被多家媒體採訪,就是市場對其匹配這個職位的認可。

據宋清輝自述,他一開始是以經濟學者的身份,於2007年開始在網路上寫一些財經稿件,並刊登在報紙上。靠這種積累,大概十多年後,「大家認可我是經濟學家,我就在媒體上寫了」。

宋清輝進一步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確認,「經濟學家」這個頭銜是自己加上去的。 “所以別人說我是自封的(經濟學家),我也沒什麼意見。”

在他看來,自己是「經濟學家」已經通過了市場的認可。而這項“認可”,在他看來是其在多家媒體上撰寫的1000多篇文章、著有四本書籍以及這一自稱在過去若干年間均未有人提出異議來體現的。不過是隨著網路的發展,一些不知道他原本經歷的年輕網友看到他的一些言論,開始對其提出質疑。對此,宋清輝表示,這是網友年齡與其不對等導致的。他認為認可自己觀點的粉絲大多是40歲左右,但這些人在網路上很少發聲,導致他遭到網友一邊倒的質疑聲。

耐人尋味的是,在其所寫的《床頭經濟學》一書中,宋清輝曾這樣寫道:「我個人認為,(經濟學家)是那些擁有自由之思想、願意接受不同觀點的人,他們即使沒有名牌大學學位及傲人的學習經歷,也可以加入經濟學家的行列中。街頭的人、找不到人生目標的人,或是學識淵博的人。

質疑二:學歷和從業經驗到底如何?

對於自己的學歷,宋清輝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稱,自己並不是什麼博士碩士,而是「大學學歷」。同時,他所學也並非經濟學專業,「我是一個『三無』經濟學家」。對於具體是什麼樣的大學學歷,宋清輝稱考慮到「網暴」問題不能透露太多。對於記者提出的要看學歷證明一事,他表示由於不想透露詳細信息,因此不能出示證明文件。

本來不是經濟學專業的他為何要從事經濟學的研究?宋清輝稱,他是在一次受友人邀約,參加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儀式,在現場聽到了厲以寧教授的演講後,開始決定走經濟學的道路的。不過,他選擇的道路與其他人不同,並沒有直接去進修經濟學相關學科。他表示,自己直接進入了市場,從事資本市場和IPO的研究。在他看來,比爾蓋茲也沒有從大學畢業,照樣創立了微軟,創辦成功之後也沒有去進修學歷,自己也是如此。據他介紹,在資本市場方面,他有「2萬多小時學習、研究的經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換算了一下,這個時間大約是14年間國內股市開市時間的累積。

宋清輝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強調自己獨立經濟學家身份,稱其不屬於任何機構和大學,也沒有經過政府相關機關的認證。而剛開始撰寫財經稿件時,是靠家裡資助,慢慢有了名氣以後,才開始在部分媒體以及社群媒體進行撰稿和評論。

在宋清輝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發來的一份發佈於騰訊平台的自述文​​章中,他表示:「對於網友質疑學歷,以及有記者問我為什麼造假,我說我沒有造假,我為什麼要造假呢?個非官方獨立經濟學家,一不參與政策制定,純個人學術研究,二不需要去評職稱,因為我不依附於任何組織機構,與他們也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觀點保持客觀中立,我造假的動力是什麼呢?但是常識告訴記者,「經濟學家」的身份並非人人可用。

質疑三:到底有何學術研究?

而當被問到身為經濟學家應該有學術貢獻一事,宋清輝坦言,自己目前在經濟學領域還沒有突破性的案例,如果有,早就獲得諾貝爾獎了。

據他回憶,目前僅有「閨蜜經濟」、「孤獨經濟」這兩個概念是其首創。

而其提供給媒體的稿件和評論內容也主要以緊接著當下時事熱點的為主。在這一點上,宋清輝認可其身份更像「熱點時事經濟評論員」。至於其從事的證券和IPO方面的研究,並未提供給任何的券商和分析機構,大多靠書體現。目前,宋清輝稱其研究的內容非常細碎,還沒有出現可以提煉的共性的觀點,「也許到我著作等身的時候,我的研究能有個結論」。

質疑四:清暉智庫為何查不到資訊?

對於清暉智庫,宋清輝承認,截至目前該機構暫未建立起來,因此沒有註冊。 “以後可能會建立起來,因為一個人的精力確實有限,經營我也不擅長。”

「目前(清暉智庫)只有我一個人,我主要做一些數據的統計整理分析,因此需要一個平台。但是我從沒有用清暉智庫進行牟利,也沒有對外進行商業運作。”

對於網傳河南商丘的某公司是清暉智庫所在地,宋清輝表示否認,並稱其在深圳已經生活十餘年。

對於在部分平台的「經濟學家」認證是否來自於其在清暉智庫的首席經濟學家身份,宋清輝也表示否認。他稱,因為清暉智庫沒有公章,因此認證並非來源於此,主要靠平時在媒體上撰稿時使用的稱謂。

質疑五:為何微博千萬粉絲,轉評讚寥寥?

對於微博1000餘萬粉絲,卻少有轉評讚突破兩位數的問題,宋清輝稱自己從來沒有「維繫」過粉絲群,「從來不看也不回粉絲評論」。

而對於其千萬粉絲的由來,宋清輝自稱是第一批使用新浪微博的人,當時微博「贈送」了部分粉絲。而在近一兩年,微博都會每月發幾萬元給他,但是這部分資金無法取出,只能在微博平台,用以推廣博文或購買粉絲。但是,上述說法暫未獲得新浪微博的認可。

對於自己到底擁有多少“殭屍粉”,宋清輝稱,自己主要靠“研究經濟學、出版書籍”獲得收入,微博不給其“發工資”,因此他對粉絲多少並不關注。此前,他曾經一夜掉粉幾萬,他也不在意,「我都是發完微博就走了」。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