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個人資料簡介: 明星孫儷背後也有心酸的原生家庭,但她最終選擇和父親和解

2023-10-04孫儷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如果原生家庭父母婚姻不幸福的話,那麼子女長大之後大概率婚姻也很難幸福。

那為何會這樣呢?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講,子女對父母是非常忠誠的,父母婚姻不好,或者很貧窮,過得不好,那麼子女在無意識中也會忠誠於父母,因為一旦自己比父母過得好,這意味著是對父母的一種背叛,心裡就會產生內疚,自責,所以父母過不好,自己也要跟父母一樣。

但今天要講的這位明星確是個例外,她是誰呢?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明星──孫儷。

孫儷的原生家庭

1982年9月26日,孫儷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家裡條件並不好,父親當時是工廠的普通工人,母親則是一名售貨員。孫儷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原本應該得到父母的千萬寵愛,但是由於父母倆性格不合,在加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就經常爭吵。

在她的印像中,父母是經常爭吵的,每次看到父母倆歇斯底里地爭吵的時候,她又害怕,又無助,她就在心底暗暗的告訴自己:長大之後再也不要結婚了!

吵吵鬧鬧的日子,終於在孫儷12歲的那年結束了。父親出軌了,當時她父親留下僅僅2000塊錢,轉身就離開了這個家,跟另外一個女人,也就是孫儷的繼母生活在一起,從此對孫儷娘倆不管不顧。

孫儷回憶當年自己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心裡有特別多的感慨,她說當時媽媽為了維持生計,要做兩份工,白天當售貨員,晚上再去當清潔員,儘管非常累,但是依然只有微薄的收入。

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孫儷到了青春期,上中學了,都沒有一件合適體面的衣服,因為自己本身學藝術花費更大,曾經一度兩年都捨不得吃排骨,母女倆的日子可謂真的十分清苦。

但是儘管過得如此辛苦,父親也沒有支助過母女倆,他反而組建了新的家庭,並且生下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孫艷。

孫儷同父異母的妹妹

孫儷同父異母的妹妹比她小19歲,之前在戲裡扮演房似錦少女時期的演員,就是她戲外真實的妹妹-孫艷。當然除此之外,孫艷還在《甄嬛傳》裡演過幼年的甄玉嬈,甄嬛的妹妹。

雖然是繼母所生,但孫儷其實非常愛這個妹妹。她曾經也一度非常恨父親,為何會丟下自己和母親,對母女倆不管不顧。

但隨著她自己結婚成家,之後成為了一個母親,她就真的和自己和解了,也開始要告訴自己要去原諒父親,尤其是當孫儷看到父親頭髮斑白經營自己的小雜貨舖的那一瞬間她突然對父親恨不起來了,也許隨著自己結婚成家,她能夠理解,如果是互相傷害的婚姻還不如分開,就像她當年的父母一樣。

孫儷除了帶妹妹客串電視之外,在生活方面也是無微不至的關心,之前被拍到孫儷帶著妹妹去逛街,逛迪士尼,姐妹倆一路有說有笑,特別有默契。

曾經有網友議論妹妹,因為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姊妹,孫儷馬上出來維護妹妹,明確表示自己的父母離異不是因為第三者,而是因為性格方面的原因,而且還說到繼母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他們相處也不錯,孫儷說她非常珍惜現在的緣分,有這樣的一個妹妹非常開心。言語之間毫不掩飾對自己這個妹妹的喜歡。

孫儷的婚姻

因為從小看慣了,父母的爭吵,讓年幼的孫儷很小的時候就對婚姻有了恐懼的感覺,她無數次告訴自己,以後不要結婚了就陪著媽媽就好了,她知道自己必須得好好努力才有可能減輕媽媽的負擔讓她過上好日子。

當時19歲的孫儷,參加了新加坡才華橫溢新秀大賽,憑藉紮實的舞蹈功底拿到了獎,並且被當時擔任評委的劉德華看中,回國後去參加了電視劇的試鏡。

最後出演《玉觀音》的女主角,也正是因為這部戲讓孫儷一炮而紅,拿到了豐厚的片酬,因為經濟條件好轉了,孫儷很快就讓媽媽辭掉了工作,在媽媽46歲生日那天,她在豪華遊輪上為媽媽舉辦了一場生日宴會,為了表達這麼多年母親對自己的辛苦付出。

這麼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終於看到希望了。

然而,一向不打算結婚的孫儷,因為2005年拍攝《幸福像花兒一樣》時,與男主角鄧超搭戲,而且兩人劇中也是夫妻,因此倆人相識,最後慢慢兩人都有了不一樣的感覺,當然也正是鄧超的出現,破除了孫儷「不結婚」的信念。

要知道當年,孫儷憑藉《玉觀音》這部戲拿下了金鷹獎,但這個時候的孫儷對婚姻還是恐懼的,她說自己是一個不婚主義者,永遠也不會結婚。 “在媽媽離婚的那一天,我告訴她我以後肯定不結婚,要和她一起生活一輩子。”

可能也是緣分,緣分來了擋不住,孫儷最後還是被鄧超這位紳士有趣的男人敲開了心門。

戀愛五年後,在2010年的2月8日,鄧超生日那天,孫儷送上了一份“大禮”,那就是兩人的結婚證明。

第二年的6月7日,孫儷和鄧超在上海完婚,當時孫儷已經有了身孕,身著雪白婚紗的孫儷露出幸福的笑臉,她在昭告自己終於找到了幸福。

在鄧超為孫儷戴上戒指的那一瞬間,她哽咽著說:「你要對我好點兒,我現在站在這裡已經是兩個人了。」只見鄧超認真地回答說,「我會的!祝福「娘娘」永遠幸福。

終於和父親和解

曾經的孫儷是怨恨父親的,甚至還幻想等自己有一天成功了會去報復自己的父親,因此想讓父親悔恨終生,以洩當年被拋棄的恨。

她曾經幻想中,等她有錢了開著跑車,在等紅綠燈時看見路邊街頭的落魄的父親,這時父親也剛好看到他。但等到綠燈亮了後,她開著跑車揚長而去,看都不看一眼父親,最後只剩下父親暗淡的眼神。

但等到孫儷真正成名後,她的心境早已發生了變化,她不再總想去報復父親,反而對父親有了一些牽掛和想念。真正讓孫儷對父親產生另外一種看法的是,有一次媒體去採訪孫儷的父親,想從他父親這裡挖一些“料”

面對這些記者的意圖,孫儷的父親也心知肚明,可能護女心切,在鏡頭前他極力維護女兒:「她(孫儷)很不容易,對這個女兒我沒有盡過父親的責任,她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和她媽媽的培養。

孫儷聽到父親的這番話之後 ,對父親多年的恨似乎就在一瞬間瓦解了,她開始逐漸試著去和父親和解,試著去看到父母當年的婚姻不易。

當然,她最終放下了對父親的恨,她看到了當年父親的不易,離開有時候並不是不愛, 而且迫不得已,也許就是因為當年艱苦的歲月,讓孫儷練就了一副不怕吃苦,誓死向上,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性格,也就是這樣積極向上的性格,奠定了她日後在演藝生涯中的輝煌成就。

後記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或多或少都有原生家庭的創傷,有疼愛,也有傷害,有關愛,也有忽視,有幸福,也有虐待,有讚美,也有打擊…

但如果我們只停留於,揭露原生家庭的創傷時,那麼我們的眼光就過於片面,任何一件事情有兩面性,可能我們的原生家庭都不幸福,但是正是因為這種童年不幸福,讓你有動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當一個人盲目地對原生家庭進行全盤否定時,非但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覺醒,還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創傷,會讓自己一直在一個受害者的角色裡,不願意自己去成長,不願意承擔自己那部分的責任,這是一種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的做法。

原生家庭給了我們成長和覺察的禮物,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不改變,無法改變的藉口,要知道父母只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通道,不是我們命運的主宰者,因此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孫儷的成長經驗也告訴我們:原生家庭不好的,也可以活得幸福!所以不要有原生家庭宿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