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琳簡介(百度火速回應!維權重大突破也來了,特斯拉稱將提供事故前半小時數據)

2022-11-22陶琳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裴健如 盧祥勇

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仍在發酵。 21日深夜,國家市場監理總局和中消協相繼發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近日,上海車展上特斯拉車主維權引發廣泛關注,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強調企業要實際履行品質安全主體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與服務。

中消協也表示對此高度重視。中消協認為,企業經營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費者。面對消費者的投訴,企業要認真傾聽,真誠協商,給消費者合理的解釋和有效解決方案。身為汽車生產者,企業掌握相關數據,應利用專業知識嚴格自查,技術優勢不應成為解決問題的阻礙。

同時,21日晚間23時52分,特斯拉透過官方微博再次表示,「懇請鄭州市監局指定權威的、有資格的第三方檢測鑑定機構,開展檢測鑑定工作,早日還原真相。我們承擔鑑定產生的全部費用。

另外,作為事件最初特斯拉方面的強硬代表,昨夜特斯拉副總裁陶琳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有自媒體稱百度百科百度疑似為特斯拉陶琳連夜改簡歷。對此,百度百科火速回應否認,並貼出了詳細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最近一段時間負面消息纏身,但特斯拉的股價卻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週三特斯拉收漲3.5%,市值飆升241億美元,目前總市值7142億美元。

特斯拉將提供事故前半小時數據

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車展開幕當天,在特斯拉汽車展台,有兩名女子身穿印有「煞車失靈」和特斯拉標誌的T卹,引發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據央視新聞,4月21日,針對特斯拉車主上海車展維權一事,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3月7日下午,該局曾接到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分轉的張女士關於特斯拉汽車消費糾紛投訴件,投訴人反映購買的特斯拉汽車剎車失靈導致交通事故,與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場監管局介入協調處理退車並合理賠償損失事宜。經初步審查後該局於3月8日受理該投訴。

3月9日,「上海車展維權」當事人張女士曾在特斯拉鄭州店門口,坐在特斯拉車頂維權。

影片截圖

因雙方分歧較大,加上「純電動轎車在使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行車資料是否屬消費者知情權」這一問題沒有明確法律規定,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於4月2日向上級部門請示。

目前,上級部門已明確批復,這一問題屬於消費者知情權範疇,4月21日,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無條件向張女士提供該車發生事故前半小時完整行車資料。

根據河南電視台大像新聞報道,特斯拉體驗中心中原福塔店內一名售後負責人趙博亮表示,(4月21日)下午6點多公司已經收到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知。該售後負責人表示,特斯拉體驗中心中原福塔店會全力配合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調查,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車輛事故發生前半小時的完整行車數據。 “我們同時也會配合車主,給客戶、大眾、也給媒體一個滿意的交代。”

在特斯拉體驗中心中原福塔店門口,張女士的事故車輛仍停在旁邊。工作人員表示,“因為車主不允許,我們未碰過該車輛。”

21日晚間23時52分,特斯拉再次透過官方微博回應,這已經是三天來的第四次微博回應。回應中表示:

今天(21日)下午,我們已主動與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繫並報告相關情況,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我們願意全力配合,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資料給第三方鑑定機構或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管部門或消費者本人。

同時懇請鄭州市監局指定權威的、有資格的第三方檢測鑑定機構,進行檢測鑑定工作,早日還原真相。

我們承擔鑑定產生的全部費用。同時我們承諾,無論檢測結果如何,我們都接受。

女車主:特斯拉深夜道歉後尚未聯絡我

「我們一開始只想去展台問一下特斯拉車輛出現『煞車失靈』的原因,好讓大家知道這件事。」4月21日,在2021上海車展開幕當天於特斯拉展台維權的女車主李彥(化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作為兩次「煞車失靈」事件的親歷者,深感後怕。

據每經記者了解,此次一同身穿「煞車失靈」字樣T卹參與維權的特斯拉車主有三人。其中,站在車頂高喊「特斯拉煞車失靈」的是女車主張靚(化名),她也是今年3月「河南女子坐在特斯拉車頂維權」影片中的當事人。而李彥是來自西安的車主,是一名孕婦。三名維權車主因維權行為過激,被相關工作人員帶離現場。同時,上海警方介入調查。

4月20日,上海警方發布通告稱,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另一名女子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我們不是去鬧事的,會站車頂也是情急之下的舉動。」李彥說,她們借上海車展這個機會過去,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特斯拉車輛存在「煞車失靈」問題,希望特斯拉能對此進行說明。但是,當時特斯拉工作人員不僅拿傘擋住群眾圍觀,還上前去抓張靚,她情急之下就上了車頂。

4月20日,特斯拉車展維權中的另一個當事人(@安保佳)在其微博上為不理性維權行為道歉,並表示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進行維權。

不過,李彥表示,“方式會變,維權不會變,真相必須大白於天下。”

對於上述三位車主的維權,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4月1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們沒有辦法妥協,這是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還強調“自己的調查顯示,90%的客戶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不僅如此,特斯拉官方於當日晚間也透過微博發千字長文回應:「如果是特斯拉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

對於特斯拉方面的回應,維權車主也表示「絕不妥協」。 「我們敢引起注意,就敢提供證據。」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不過,相較於先前「不妥協」的表態,4月20日夜,特斯拉微博長文口風大變。特斯拉表示,就未能及時解決車主的問題表示歉意,並宣布成立專門處理小組進行專事專辦,盡全力滿足車主訴求。

截至記者發稿,尚沒有特斯拉相關工作人員聯絡李彥。 「我只希望特斯拉能盡快認識到這個問題,給大眾一個說法,而不是採取『甩鍋』的方式,不聞不問。」李彥認為,「煞車失靈」是威脅公眾生命安全的大事,造成嚴重後果後,任何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承受不了。

「不建議大家買特斯拉」

據李彥回憶,她在去年3月19日取車,正好趕上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上市。彼時,她認為,車企漲價屬市場行為,就算被割「韭菜」也只能認栽。

但讓李彥不能接受的是,提車後她的車輛問題不斷。第一次是取車不到一個月,在行車過程中,車輛的後備廂鎖以及車鎖突然同時打開,無法控制。然後,今年3月,李彥就遭遇了兩次「煞車失靈」事件,所幸都有驚無險,未造成車禍。 「我反正是不敢再開特斯拉的車了,也不建議大家買特斯拉。」李彥對記者表示。

「『煞車失靈』的事情,我跟特斯拉售後人員回饋過,對方一再推脫,最後只回覆『車輛沒問題』。3月19日,我的車輛就與另一輛機動車發生碰撞,但安全氣囊並未彈出​​。

一連串遭遇,加上特斯拉拖沓和迴避的態度,讓李彥決定向特斯拉討要說法。

目前,李彥的車輛依舊停在西安特斯拉體驗店門口,且貼有「煞車失靈、氣囊不彈要人命」的醒目字樣。

而此次站在車頂維權的張靚在遭遇「煞車失靈」事件後,也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在針對此事的回應中,特斯拉方面表示,後台數據顯示車輛在踩下煞車踏板前的時速為118.5公里,煞車期間ABS正常運作,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煞車功能啟動並發揮了作用,未見車輛煞車系統異常,並稱車主拒絕第三人鑑定。

4月20日,張靚的家屬就不做第三方鑑定、超速,巨額賠償等情況進行回應,稱不做第三方鑑定,是因為他們目前對特斯拉委託的第三方鑑定真實性、公正性產生懷疑,怕自己掉進「委託第三者鑑定機構」精心設計好的「陷阱」。

而針對陶琳對外稱車主索要了巨額賠償一說,上述家屬表示,從事發到現在,從未提出過巨額賠償。 「我們只要求特斯拉退款退車,但特斯拉要我們修好後賣給別人。」上述家屬稱。

此外,李彥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始至終,我們就沒有向特斯拉索要過高額賠償。而是針對問題車輛,提出退車需求。車展現場,特斯拉工作人員問過我們的訴求是什麼,我們只說需要一個說法,讓特斯拉拿出車輛'剎車失靈'的數據。

安保佳在其上述回復中也提到,“我們訴求最多的就是要特斯拉解釋車輛的問題,提供車輛數據。”

截至發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同樣遭遇「車輛失控」、「煞車失靈」事件的許多車主,未能拿到特斯拉的偵測數據。

「煞車失靈」仍在發生

事實上,與李彥和張靚有同樣遭遇的特斯拉車主不在少數。從去年6月開始,特斯拉類似的車輛「失控」事故就頻繁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6月~12月,因特斯拉車輛突然「失控」發生的事故有近十起。而在今年1月,又有4起特斯拉車輛「失控」事故發生,涉及Model 3、Model X和Model S等車型。

據新華社報道,4月17日22時,廣州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行駛中撞上水泥隔離牆和其他車輛,後發生自燃,事故導致車上一人死亡。

廣州公安局增城區分局21日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經初步調查,事發時左某駕駛小汽車搭載一名男乘客途經上述路段,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牆及王某駕駛的小汽車發生碰撞,致左某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隨後左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燃燒。

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具體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4月21日,網路又流傳出一段特斯拉「煞車失靈」導致事故的案例,影片顯示江蘇溧陽一輛特斯拉在變換車道時亮起煞車燈,但是車輛沒有絲毫的減速,3秒後高速追撞前方綠色小貨車,造成嚴重事故。

4月21日,去年8月曾遭遇特斯拉Model 3「失控」事件的浙江溫州車主陳瀚(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他們能聯絡上的類似遭遇的車主有40多人。 「大家都有維權需求,只是苦於沒有拿到核心數據,無法維權,只能繼續觀望。」陳瀚表示。

4月21日,網名為「上海灘十里洋場」的特斯拉二手車車主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寄來了一封投訴信。訴求是「鑑於特斯拉官方二手車不負責任行為,給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要求特斯拉公司退車,並按'退一賠三'的標準給予我賠償。 」

該車主講述稱,今年2月7日,他在特斯拉石家莊直營店全款購買特斯拉官方認證二手車Model 3,於3月24日發生交通事故。但至今特斯拉方面對此並無說法。

根據特斯拉相關負責人介紹,先前發生的多起事故中,有一部分官方結果已經明確,但因涉及客戶隱私,不方便直接對外發布。

其中,浙江溫州特斯拉Model 3「失控」事件已結案。 「根據第三方鑑定機構鑑定的結果,保險公司對車主進行了理賠。」上述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但陳瀚表示,選擇接受這項結果實在無奈之舉。在上述事故中,由於接連撞到了10餘輛車,涉及的賠償已超過40萬元。 「案件不結,保險公司就不能給到賠償。」陳瀚告訴記者,事後三個多月時間內,被撞車輛的車主們幾乎天天上門要賠償,最後他只能自認倒霉,把事故原因攬到自己身上。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律師杜滿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特斯拉車輛因剎車失靈給車主造成了損失,就符合《民法典》中「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定。

不過,對於此次車展中特斯拉車主的維權行為,杜滿清並不認可。 “車主作為消費者在車展中站上車頂上維權,並不理智,雖然可能引起車企與社會公眾的注意,但也導致了車主自己被行政處罰。”

杜滿清建議,車主可以就違約責任或產品責任擇一,考慮對特斯拉公司提起民事訴訟。同時,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三十二條,“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發生爭議的,可以依法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等有關行政部門申訴進行處理。”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公益律師廖建勳則建議,車主在沒有關鍵證據維權時,可以聯合起來向相關部門申請介入調查,由相關部門委派專家進行調查鑑定車輛是否存在問題,最終的檢測鑑定可作為車主最後起訴維權的重要依據。

對於國內頻繁的特斯拉車輛「失控」事件,廖建勳建議,相關行政主管機關應主動介入調查。若經調查發現相關型號車輛確實有重大安全隱患,可能對社會公共安全造成影響,有關監管部門可命令生產商召回。

事實上,今年2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緊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等問題共同約談過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隨後,特斯拉官方也回應稱,深刻反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並全面加強自檢自查。但到目前為止,特斯拉方面未就上述五部門約談內容發布調查結果。

插曲:陶琳簡歷連夜被改?

百度百科回應:「不存在隱藏什麼」

昨日,有自媒體撰文稱,其發現陶琳在百度百科上的簡歷在車展事件當天(4月19日)晚上被連夜修改,除特斯拉之外的經歷被刪得一干二淨!該文作者稱,“我明確記得她百科是有央視、百度和人人相關工作經歷的!修改者疑似百度內部人士!恰恰在這個敏感時間點,不讓吃瓜群眾聯想都不行了!”

對此,4月21日22:58,百度百科在新浪微博發布針對個別自媒體對百度百科「陶琳」詞條近期修改情況的不實闡述聲明。

百度百科是開放平台,每個人都可以編輯。經查,「陶琳」詞條近期有兩次編輯,編輯帳號系百科平台用戶,並非百度內部員工。

該詞條近期的兩次編輯,內容均為正常的新聞事件補全和錯誤內容修正,不存在該自媒體所述的“隱藏什麼”、“內部幫忙改簡歷”等情況。

百度百科歡迎大家隨時監督,也請不要傳謠信謠。

附:詞條「陶琳」相關歷史版本狀況

近期共被修改兩次,修改通過時間分別是4月19日19:17以及4月21日16:29(截圖中顯示的修改時間為使用者提交時間)。

①透過百度百科歷史版本功能查看,4月19日的修改增加了詞條人物近期針對車展維權事件的回應內容;

②4月21日的修正則將原本詞條中「斯拉」補充為「特斯拉」。

百科詞條「陶琳」共存在10個歷史版本,經排查,所有歷史版本中均沒有該自媒體所描述的其在央視、百度、人人網的工作經歷等內容。

百度百科詞條的每一次修改都會留存歷史版本,並採用區塊鏈技術存證,該「存證資訊」後期無法人為修改。百科等級為4級、通過率85%以上的百科達人團用戶,以及百科等級為6級、通過率85%以上的專業用戶,均可使用歷史版本對比功能查看詞條的所有歷史版本。

記者|李星編輯|裴健如 盧祥勇 王嘉琦 杜恆峰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文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