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簡介及生平事蹟(漢朝名將衛青,從私生子到大將軍的傳奇一生)

2023-01-15衛青

作者:揚正


導讀

夢想能夠突破卑賤的身份,在西漢王朝的璀璨星空中,有一個奴隸出身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了一個光芒萬丈的巔峰。或許他的心中隱藏著一個不屈不撓的靈魂,這個強大的靈魂讓衛青的夢想顯得那麼耀眼!在奴隸生涯中,服侍著漢帝國的皇親國戚,忙碌的身影中總是有他的腳步,這個人叫做衛青。

岳飛說:“衛青,霍去病將之典範,吾當效之。”

曾國藩說:“不宜復以資地限之。衛青人奴,拜將封侯,身尚貴主。此何等時,又可以尋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

衛青

衛青粉絲更是直接稱為「衛帥」,還有人表示想嫁給他!

衛青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才引得後人對他讚不絕口?

衛青的出身不算光彩,他是個私生子,父親鄭季是平陽侯府的小吏,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奴婢,兩個人都是下人,如果男未婚女未嫁,又兩廂情願,這也能算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惜這兩個人已經結婚了,兩個人搞婚外情,生了衛青這個私生子,他出生以後只能和母親姓。

在他長得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便被送到了他的生父鄭季的家中。雖然他的生父是個縣吏,但由於他是私生子,並不受後媽的待見,本該上學讀書的衛青卻做起了放羊娃。每天不僅起早貪黑,在外面風吹雨打。回來到家後還會遭受打罵。他的快樂似乎只有那些牧童一起放牧的時光。當然這種冷漠艱苦的環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勞,頑強不屈的品性。

衛青

在他長大後他不願再忍受那種萬般凌辱的生活,於是他又回到了自己親生母親的身邊,爹不疼娘又無法給他好生活,所以他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做了平陽侯府的童騎,尊嚴掃地。奴僕的身份,並沒有磨平他的稜角,他還是那麼與眾不同。

雖然依然是奴僕,到底體會了一些來自母親、姊姊和兄弟的關愛。如果衛青的一生繼續下去他或許會成為一個不愁吃穿的公主府雜役,可命運之神向他招手了

西元前139年的某天,劉徹前往平陽公主家中赴宴,在公主府上見到了美麗動人的的衛子夫,血氣方剛的劉徹被年輕貌美的衛子夫迷住了,劉徹便將她帶入了宮中。

衛青

後來衛青也被召入宮中當差,由於皇后陳阿嬌一直沒有懷過兒子。當她得知衛子夫懷孕之時,由於害怕失寵,便常在她的母親大長公主面前哭訴。而大長公主也知道其中的情況,於是她便找了藉口,要加害衛青,衛青被捕入獄後,幸得他曾經的好朋友公孫敖帶人將他解救出來。後來漢武帝也知道了這件事,他便冊立衛子夫為夫人。衛青也被賜封為太中大夫,你就相當於是個皇帝的顧問。

自西元前133年,漢朝的」馬邑之謀「敗露後,漢朝與匈奴便開始關係決裂,長期處於交戰的狀態。漢武帝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這個道理,他便開始選用一些最有年輕的氣息的將領。當然在這眾多的人選當中,他首先想到了衛青。

衛青

衛青,開啟了大漢吊打匈奴的時代。 如果沒有這段歷史,後世對漢武的評價,不會超過隋煬。

衛青之前,漢匈之間也有戰鬥,你給我幾下面目全非腳,我回你一套還我漂漂拳,小打小鬧,互有勝負,總體上漢朝應該吃虧大點兒。

這段時期,漢朝比較有名的將領有郅都、程不識、韓安國等,當然,還有那位傳唱千古的飛將軍李廣,基本上是被動防守。然而,與匈奴的對決,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能夠讓後人談起來揚眉吐氣的第一人,竟然是家奴出身的衛青。

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河北省懷來縣),殺害搶掠官吏百姓。

劉徹決定返擊,四路大軍同時出動。騎將軍公孫敖從代國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郡(內蒙古托克託縣)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出兵,車騎將軍衛青從上谷郡出兵,各自率領一萬名騎兵。

這是衛青第一次領兵出征,他從上谷出發,率領著一萬多人,打出長城而深入了匈奴的腹地,直達龍城(也就是匈奴單於用於祭天和首領聚會的地方) ,斬殺了700多人才凱旋而歸。

衛青

雖然第一次獨立帶兵,卻是這四路人馬中唯一有收穫的。 龍城,是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 因此,儘管斬首、俘獲的人不多,但在漢匈戰爭中,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

衛青得勝歸來過後,漢武帝便立刻封他為關內候。這年冬天,匈奴又派兵攻打上谷,漁陽等地。到了第二年,匈奴騎兵又大舉南下,他們殺死了遼西太守,從遼西打到了漁陽,將漁陽的守將韓安國擊敗後又乘勢進入雁門一帶。邊關告急的文書像雪片一樣飛來,引得京師震動。

就在這時候,衛青再次臨危受命,他認為匈奴是遠道而來,士卒疲憊不堪。而漢軍則是士氣高昂,因此這場戰爭宜在速戰速決。他馬上帶領著 3萬精銳直撲前線,最後兩軍經過了一場殊死的搏殺,匈奴最終被打敗而落荒逃走。同是在這一年,衛子夫也在宮中產下了一子,而被封為了皇后。

到了西元前127年,漢武帝為了收復富饒的河南一帶,發動了著名的河南戰役。仍然由衛青奉命出征。他帶領軍隊孤軍深入,轉戰千里,擊殺了匈奴二千三百多人,並俘虜了幾千人,收穫了一百多萬頭牛羊。衛青班師回朝後,漢武帝便封他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衛青

西元前119年春,大將軍衛青以及驃騎將軍霍去病,各自帶領5萬騎兵分東西兩路,遠徵漠北。衛青的軍隊在行進一千多里之後,驀然發現單於的軍隊早已嚴陣以待,他隨即沉著地命令部隊用武剛車環繞為營,又派出5000人馬去主動迎擊匈奴。正在兩軍酣殺之時,衛青又命令後續部隊分左右兩翼夾攻匈奴,這場戰役又是大獲全勝。衛青一生曾七次率兵出擊匈奴,他的軍紀嚴明而又敢於冒險,自己也常常身先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在《漢書》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唐太宗時鎮國將軍李靖評價衛青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奇兼善者如孫武、衛青、諸葛亮廖廖數人耳。「宋時,岳飛評價其說:”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由此可見其軍事才能、戰略戰術之高明。

衛青徵戰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但他從不展現自己的戰功,為人謙遜無比。當時衛青官拜大將軍後,漢武帝要求文武百官對衛青行大禮,但文官汲黯卻只對衛青行簡單禮數,當時的文武百官都勸汲黯跪拜大將軍,衛青不僅不生氣,而且對汲黯更加敬重。

衛青

衛青的人生經歷十分傳奇,他起於外戚,後憑藉自身才能封侯,功高蓋主卻善始善終,生榮死哀,難得一見的是他沒有驕縱自大,童年不幸並沒有讓他選擇報復社會,對待同僚能夠犯而不校,這點遠比那些一時上位後卻得意洋洋的暴發戶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元封五年,衛青去世,諡號只有一個字」「取功績累累的意思。漢武帝命人在自己的陵寢旁為衛青修築了一座墳塚,使衛青死後也能伴在他左右。歷史上為人臣子在功勞過大蓋過皇帝後一般沒有好下場,但衛青一生赫赫戰功,但終得善終,這與他的低調謙遜是離不開的。


歷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