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女,現在好像真的有點氾濫,無論是不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總之會出現很多。但說起古代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這四人必定赫赫有名。但你知道這四個美女的結局到底如何?她們真的是紅顏薄命嗎?
沉魚西施的歸宿
人們都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但實際上,越王是一個不貪享樂,勤勉治國的人,同時為了復仇,還做了許多削弱吳國國力的事情,而西施,就是其中的一枚棋子。
西施之所以會被選中,正是因為她的美名。傳說,她和母親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魚兒見到了西施的容顏,都因羞愧,沉到江底,而此事,也被周圍人們看到,就口口相傳,以沉魚來形容西施的美麗。
後來她被送往吳國,果然一切都如越王所料,從這之後,吳國國王便沉溺美色,不理國事。
最後越國戰勝了吳國,吳王最終自殺,這不僅讓勾踐得以快意恩仇,也讓越國擺脫了吳國的壓榨,但這一切,並沒有給西施帶來好運,關於西施的結局,並無確論,但大多傾向於不好。
有人認為西施雖然遵命報了國仇,卻也感恩於夫差的寵愛,所以自殺謝吳王。也有人說西施死於沉江,而做這件事的除了是吳國人,也可能是越王或者他的夫人,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她太美了,亡了吳國之後也可能亡越國,為了把這種不確定因素早點扼殺掉,西施就成為了權力下的犧牲品。
也許世人不想看著一代佳人落地如此下場,便保留了一個美好的說法,那就是和范蠡相攜歸隱,過上了與世無爭的日子。
落雁王昭君 回不去的故國
四大美女的王昭君,自年少離開故土,至死再也未回來。而王昭君之所以被稱為落雁,就是在她遠嫁匈奴,不忍離別,卻為了家國,只能踏上這未知的道路,將自己一腔孤寂寄情琵琶。
而這樂聲驚動了大雁,忘了扇動翅膀的本能,結果紛紛掉了下來,人們看見這樣奇怪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落雁的故事也流傳到了現在。
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後,開始還好,丈夫雖然年老,但對她極好,但好景不長,丈夫死後,王昭君面臨中原女子最難接受的事實,那就是她將作為前一代單於的遺產被繼承給新的單於,如果這只是權力的更替可能無可厚非,但新一代單於卻是王昭君的繼子,也就是她前夫的大兒子,這事放到中原,就是亂倫,會被大家笑話的,但在匈奴卻是理所當然的事。
被中原文化薰陶長大的王昭君,自然不願接受這個命運,所以她給大漢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回到大漢,但大漢卻把她當成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僅拒絕了她的要求,還要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遵循胡俗。
娘家人不撐腰,王昭君沒有辦法,而且皇帝的命令不容違抗,王昭君只得服從,嫁給了新單於。
但這樣無奈的事情,在她身上,還會發生一次,就在九年後,這個做了單於的大兒子也死了,次子繼承了單於位,於是,同樣不能為中原女子忍受的事情,又在王昭君身上發生了一次。
過了兩年,也許是因為內心長久的折磨,才三十多歲的王昭君過世了,她的墳頭朝向大漢,永遠的述說著身為遊子的委屈和悲傷。
羞花楊玉環的悲劇結局
在四大美女中,楊玉環是藝術修養最好的一個,是一個集舞蹈,歌唱大成的藝術家,她與唐明皇的愛情和大多數的君妃不同,是有著共同愛好作為基礎的。但這樣的一段美好的愛情,也沒有為楊玉環帶來一個好結局。
楊玉環的容貌有羞花之說,是因為她有一天在花園遊玩,有一株含羞草看見她就把葉子捲起來,同行的人看見,就說這草是因為看見楊玉環太美,害羞了。這自然現像被當時的人傳得到處都是,但楊玉環的美貌的確是真的,否則人們也不會往那方面想。
而楊玉環死於兵亂,當時為了躲避安史之亂,她和唐明皇倉皇逃命,到了一個叫馬嵬坡的地方,禁衛軍利用非常時期,要求清君側,殺了她的哥哥楊國忠,連她也要殺,不然軍隊不會前進。唐明皇無奈,只得把她賜死,一代紅顏,就此殞命。白居易也曾經因為這個寫成了《長恨歌》,說唐明皇在以後的歲月日日懺悔,這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四大美女其中三個無一例外,沒有人活到暮年,所以說紅顏薄命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那剩下的貂蟬,會不會例外呢?
貂蟬其實是虛構的人物,但就是這樣,在其作品中也沒有得到好的下場,她在成功離間了呂布和董卓之後,就完成了政治使命,最後,有傳言說她被關羽所殺,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四大美女為什麼如此薄命,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她們都是當時時代下,權力角逐的犧牲品,她們的美貌才華也成為了一把雙刃劍,當需要的時候,便是一枚極好用的棋子,但不需要時候,隨時可以拋棄。可憐她們卻連自保的力量也沒有,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悲哀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