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人,民國初年著名軍閥,統治山西將近四十年。閻錫山有很重的鄉土情結,在執政山西期間,曾多次回鄉省親。還留下了一條堅守了38年的規矩!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率領山西新軍響應革命,推翻了山西巡撫陸忠琪的統治。當時年僅28歲的閻錫山被選為山西都督。這一年的春節閻錫山提出,要回老家五台縣河邊村,探望父母陪他們一起過年。
部下知道後,立刻開始準備閻長官的回鄉安排,部下分析這是閻錫山登上總督寶座後的第一次回鄉,也算是衣錦還鄉,一定要有大排場,顯示出督軍府的氣魄。
沒過幾天,閻錫山回鄉的安排事宜就列好清單,送到了他的辦公室。只見清單上,光大小車輛就有30多輛;隨從僕人、保衛軍隊更是不計其數;還有各種禮品物件,裝滿一車又一車!閻錫山迷縫著眼看了一會,拿筆畫了兩下後,交還給了屬下。
屬下官員一看,非常吃驚,原來,閻錫山要了一輛陳舊的美式吉普和兩名年輕單身的軍官和一名司機,其它都不需要。
就這樣,閻錫山一行四人踏上了回鄉的道路,也沒有通知各級地方政府。當車子開到河邊村西頭時,閻錫山就讓司機將車停了下來。閻錫山拿出了外祖母為他做的衣服,十分認真地穿好。然後,步行著進村去,一路上有村民認出他來,他也跟人拉兩句家常。就這樣,閻錫山一行四人,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省親會太原的路上,隨行士官問閻長官為什麼要這樣?閻錫山說:「孫先生(孫中山)常說,民為本,我為僕。我豈能以嚴威懾於父老鄉親;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謙恭,有德於百姓,則伯川可少過矣! 」。
從1911年閻錫山當上山西都督的第一次回鄉之後,凡是閻錫山有返鄉探親,屬下都會按照這個規矩去安排:一輛普通車,一身家鄉服,幾樣簡單禮品,幾個隨從人員。而且司機要到河邊村口停車,下車步行進村。這條規矩,從1911年一直到1949年閻錫山離開大陸,足足堅持了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