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聖指的是誰? 顏真卿被稱為書法“亞聖”,但他這件作品,格調已不輸《蘭亭序》

2024-08-03顏真卿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是響噹噹的第一號人物,他的作品被後世廣為推崇,甚至可以說,凡是會書法的人,都曾臨摹過他的作品。有“至聖”就會有“亞聖”,顏真卿、趙孟頫都是有力競爭者,不過現在學界普遍認為“亞聖”指的是顏真卿。

顏真卿

顏真卿厲害之處在於他打破了唐初書壇「二王」風格壟斷的局面。以堅實飽滿的骨力,創造出雄健豪強的書風。他的書法受褚遂良影響,並進而臨習北碑。清代文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魯公書,自魏晉及唐諸家皆歸隱括……魯公正書,或謂出於此碑《高植墓誌》及穆子容所書《太公呂望表》。

顏真卿

顏真卿眾體皆能,楷書方面創造出“四大楷體”之一的“顏體”,以用筆沉著剛毅、骨力豐沛著稱,筆畫飽滿凝實;結體端莊深穩、方正肅整。 「顏楷」剛健但仍不是美觀,是顏真卿一大創舉。

行草書方面,顏真卿為後世留下“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大義凜然之作《爭座位帖》等,尤其是《祭侄文稿》,可謂“天下第一氣節之書”,此作充滿家國大義的格調,甚至超過王羲之最著名的《蘭亭序》!

顏真卿

《祭侄文稿》乍看之下美觀與雅緻似乎根本無法與《蘭亭序》一比高低,但這也是其字字泣血的創作狀態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此帖完成於唐乾元元年(758年),是顏真卿為追憶率孤軍抵抗,被俘後大罵叛賊,因此飽受酷刑、壯烈殉國的兄弟顏杲卿、侄子顏季明而作!

《祭侄文稿》之所以墨色狼藉不均,是因為寫完全文300字,顏真卿只沾了7次墨。此帖行筆蒼勁恣肆,不計工拙,並摻雜篆籀筆意,行筆至卷末則越發疏狂凌亂,滿紙飛白,但卻絲毫沒有虛飄,「看似虛如輕煙,實凝如巨山。

顏真卿

《祭侄文稿》因字賦形,字態跌宕多姿,脫離常法,痛快淋漓,處處直抒胸臆。與兄弟子侄命運相似,唐興元元年(784年)顏真卿毅然決然走進了叛將李希烈的軍營,最終壯烈就義,時年七十六歲。

顏真卿

《祭侄文稿》自完成後便備受推崇,元代書法家鮮於樞曾言:「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餘家法書第一。」此作現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前幾年還曾在島國日本展出,引來一片罵聲,批評台當局拿著「第一氣節之書」做獻媚之舉。

顏真卿這一卷行書在情懷與格調上超過王羲之《蘭亭序》,而在筆法、結字上是否能勝過王羲之就見仁見智了。

顏真卿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