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周朝的分封制度,只有周天子稱王,其他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秦國出身低微,部落初為週天子養馬有功受到封賞。週平王東遷時,秦國出兵護衛,被封為諸侯。
嬴駟的父親就是任用商鞅改革變法的秦孝公。秦國在孝公的手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新法的治理下,秦孝公對全國的統治不斷鞏固,百姓積極生產,士兵英勇作戰,秦國國力強盛。
秦孝公病逝後,年十九歲的太子嬴駟即位。不想嬴駟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車裂了主持變法,為秦國建有大功的商鞅。究其原因,在於商鞅變法過程中,嚴重傷害了秦國世家貴族的利益,孝公死後,守舊派貴族們開始反攻倒算。此外,商鞅在秦國聲望日盛,嬴駟也怕難以駕馭,對自己產生威脅。
為安撫世家貴族,也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嬴馿以謀反的罪名殺了商鞅。但他也知道,秦國是因新法而富強,所以商鞅死後,新法保留了下來。嬴駟在即位三年後,隨著秦國實力的不斷增強,而廢公稱王,史稱「秦惠文王」。他是秦國的第一位國王,顯示出了秦國的強大與他的自信和意圖統一天下的雄心。
秦惠文王當政期間,任用張儀遊說列國,拆散了六國的合縱,六國紛紛與秦結盟,稱為「連橫」。同時,秦惠文王命公孫衍、司馬錯的將領,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秦國的統治區域進一步擴大,實力進一步增強,為秦最終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西元前311年,嬴驛去世,享年四十六歲,諡號為“惠文”,葬於公陵。王子嬴蕩即位,為秦武王,僅四年就因舉鼎傷重而死。以後秦國又經歷了四位秦王,至秦惠文王玄孫嬴政時,終於滅六國一統天下,嬴政稱始皇帝。